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国自然基金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通报了12所高校中14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其中包括2名评审专家,受到了相应的处分。这一举措再次彰显了国自然基金委对学术诚信的坚定维护和对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通报指出,这些不端行为主要包括请托、打招呼、抄袭、剽窃他人基金申请书、买卖论文、图片造假以及虚构作者等严重问题。例如,有申请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评审信息,与评审专家进行预定答辩问题,甚至在评审会议结束后泄露评审结果。还有部分人员存在数据篡改、重复发表、虚构项目标注以及图片使用混乱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针对这些行为,国自然基金委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包括撤销项目资格、追回资金、取消评审和申请资格等,处理期限从3年至5年不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报中涉及的基金项目类型繁多,涵盖了资助金额从300万到30万不等的项目,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涉事人员中,有7人拥有教授职称,约占总人数的50%,其中还包括1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1位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这些高层次人才的涉事,无疑给学术界敲响了警钟。国自然通报2024年第二批学术不端统计:
此外,从时间跨度来看,此次查处行动的时间覆盖范围广,最早的不端行为可追溯到2011年,而最近的则可追溯至2023年,总时间跨度长达12年。这显示出国自然基金委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上的持续性和决心。就不端行为发生的环节而言,本次查处的不端行为涉及到了申请、评审、执行、结题等项目完成的全过程。这凸显了在学术评审环节中不端行为存在的严重性和全方位性,也提醒广大科研人员要时刻警惕并坚守学术诚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次通报中首次公开了涉事评审专家的全名。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季节被曝出在2022年组织线上会议,搜集潜在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信息,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向多名潜在评审专家请托,试图获取他们的支持。而华北电力大学的杨立军则通过发送邮件等方式,向多位潜在评审专家请托,企图影响项目评审结果。这两起案例的曝光,无疑为学术界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请托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和评审规定,必须得到严肃处理和警惕防范。陕西某三所高校的刘建妮(西北大学)、全成(长安大学)和程海(西安交通大学,同时也是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因请托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刘建妮在2021年的重点项目通讯评审过程中,利用邮件等方式向多位潜在专家请托,违规获取并泄露了评审投票结果,同时在答辩前暗中打探评审专家信息并进行请托。此外,她还在同年面青地项目会议评审中泄露了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为项目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了评审信息。而全成和程海则接受了刘建妮的请托行为,泄露了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并与刘建妮事先约定了答辩时的提问内容,在会议评审结束后向刘建妮透露了会议评审结果。全成还额外透露了与会时见到的其他会议评审专家信息。
针对这些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评审规定的行为,基金委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刘建妮因不端行为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评审专家资格5年;全成和程海则分别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评审资格3年。同时,三人还需追回已拨款项,并受到通报批评的处分。这一系列惩处措施的公布,再次凸显了学术界对请托等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为广大从事学术评审工作的人士敲响了警钟。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评审专家被“打招呼”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国自然基金委还于2024年7月25日组织召开了评审专家调研座谈会。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集中保管评审专家通信工具、封闭式管理会议场所等,以营造良好的评审环境。同时,还提出要准确理解“打招呼”的内涵,明确定义行为范畴,使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基金委工作人员都清楚意识到“不可越界”的底线。综上所述,国自然基金委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和严厉的态度。通过严厉的惩戒措施和全方位的监管,国自然基金委旨在确保学术评审的公正和透明,共同维护科研领域的良好生态。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涉事人员的警示,更是对整个学术界的提醒和鞭策。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自觉坚守学术诚信,共同推动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