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休学1年,打骂收手机都没用!学会“预制返校法”后,成功返校3个月了

教育   2025-01-18 17:01   北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联盟”,记得加★星标


作者:千语妈妈

来源:千语育儿课堂



我快被儿子整抑郁了!

上初二后,儿子的状态很不对。

每天放学回家就各种转悠,要么就是找吃的,要么就以看作业或学英语的借口想要手机。

但我知道,只要手机交给他,他就不会专心做作业。

不是直接搜答案,就是做几道题掏出手机玩一会儿。

活生生把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拖到12点后,甚至早上5点才起来赶。

看着他糟糕的作息时间,我都愁死了。

担心他睡不好上课没精神,也担心影响身体。

所以三番四次提醒他,回家先把作业完成,争取在12点前睡觉。

但只要一说这些,他就发火“能不能闭嘴!我天天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12点,真的很烦!”

我其实挺理解,他学习确实挺累,刚想闭嘴,就听他火冒三丈地炮轰老师:
“XX老师烦死了,每天布置这么多作业,明天看不到他就好了!”

“不晓得学这些有啥用,以后工作又不用!浪费时间!”

……

对于他这些“歪门邪道”的腔调,我觉得必须好好教育:
“不可以不尊重老师!XX老师也是为你们好,她还不是希望你们能把知识掌握熟练,考个好成绩。”

“谁说这些知识重要了,虽然平时不用,但它锻炼你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我话还没说完,就听到“砰”的摔门声。

你看,好好跟他讲道理听不进去总用些歪理邪说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果然,思想上懈怠的结果就是行动力变差。

即便我把网断了,手机藏起来,他也不把心思花学习上。

最多的一周,他每天都被老师点名批评作业没完成。

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每次都能跌穿我的底线。

老师把我叫到学校沟通,说他再继续下去,考普高都危险。

我简直快被他搞崩溃了!

我很想解决问题,但他拒绝沟通,总用沉默对抗。

他爸长期在外地出差,为他的事情特地回来好几次,从开始的好好沟通,到后来抓狂发怒,不仅没扭转状态,反而把他逼急了直接闹休学!

老公气死了,留下一句“你想怎样就怎样,我没你这样的儿子”后,就再也不管了。

后来,儿子休学了。

到现在我都不敢回忆那段糟糕的时光。

他整天玩游戏,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出门,他抗拒跟我一起吃饭,都是我不在家,或者半夜起来吃。

我想尽各种办法,疯狂拍门逼他出门,在门口一边哭一边训斥他,甚至给他道歉都没用。

很想放弃,但又不甘心!

我开始到处咨询,并认真学习育儿知识。终于搞懂了儿子休学的原因,并通过改变教育方法,成功把儿子送回了学校。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孩子休学的本质,是受挫。

一般而言,孩子休学前普遍面临两大问题:

(1)学习受挫

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系数成倍增长,这让很多孩子倍感受挫。

记得初一上册,儿子各科都还好,学习状态也算积极。

但初一下期开始,他的几何就有点吃力,尤其是初二的证明题,想半天都没思路。

语文阅读也是,每道题都答不到关键词,每次考试后都信心满满,可一拿到试卷就傻眼。

连续的打击让他很沮丧,一开始他还试着改变,也同意上辅导班。

但行动上的颓势已经显露,做作业不再追求完美,只想两下把作业完成了事。有时状态来了想冲刺一下,但只要做几道题立马泄气。

就是那段时间,学习上频繁受挫让他丧失冲劲,开始厌学。

但即便这样他本也走不到休学的地步,可接下来我和老公的行为,彻底斩断了他最后一丝力气。

(2)不被理解接受

在学习上,父母让力争上游,再不济也得中等偏上。同时,在父母的认知里,成绩不理想肯定是因为不够努力。

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所以在儿子受挫沮丧时,又给了他一击。

每次儿子抱怨学习辛苦,不想写作业时,我都是火冒三丈,认为这都是他想偷懒的借口,还拼命说一堆“学习为自己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的论调。

这些道理没错,但我不在情绪上接纳,只会让孩子的痛苦无处释放,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开始自我内耗,最终得出“我不行”的结论。

自信心被摧毁,行动力消失,由此走向堕落的结局。

那么,如何帮助休学的孩子重建信心呢?

我的建议是采用“预制返校法”,预判阻碍孩子返校的核心问题,并针对性攻克。

比如儿子就是典型的受挫型休学。

要让他返校,我必须通过培养亲密关系帮助他释放压力情绪,同时通过行为设计让他重获学习动力并建立自信。

通过这种方式,我成功把儿子送回了学校。

下面是具体方案。



(1)把孩子的爱好变成优质陪伴的桥梁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把孩子的爱好当切入点,不仅可以快速破冰,还能建立优质陪伴。

我开始调整策略,用了“示弱沟通”,通过求帮助创造沟通机会破冰。

既然儿子喜欢玩游戏,我就用游戏创造接触机会。

我买了一套不错的手柄连在电视上,邀请儿子一起玩。但儿子没搭理我,我就自己在客厅玩。

玩了两天,我开始示弱:“这游戏也太难了!我打了三天都没过,可以帮我一下不?”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儿子一脸不情愿地从房间出来,看似很冷漠,实则耐心地帮我通关。

我赶紧抓住机会跟他套近乎:“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我想了好多办法都没搞定!”

我的吹捧打破尴尬,儿子也非常受用,结束后还简单给我分享了方法。

就这样,我们的关系成功破冰。

这是儿子休学后第一次跟我说话!我非常激动,内心也燃起动力。

从那以后,我时不时邀请儿子一起玩游戏,关系也变得亲密了。

我不断调整沟通方式,不聊学习做话题终结者,而是跟他聊我的工作等轻松话题,偶尔让他帮我出主意。

每当他提出不错的建议,我就竖起大拇指赞同,这让他很高兴。

也许是跟我相处轻松愉快,每次我回家,他就会出动跟我说话,有时我们在厨房一边做饭一边聊天,非常温暖和谐。

有天晚上儿子突然说:“妈,你最近变化好大啊!但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做这些是想我回校,其实我也想过继续上学,但我觉得做不到!

真不是我不努力,明明上课听懂了,一做作业都不会,瞬间就没有心情了。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

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反驳他,而是认真倾听,让他把痛苦全都发泄出来。

一顿吐槽后,儿子彻底敞开心扉。

(2)自信内推法重建学习自信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帮孩子重拾学业信心,孩子才有重新返校的信心。

了解到儿子有返校意愿,我开始鼓励儿子:

“哪怕先做到一天看10分钟书,都是进步!”

儿子觉得这太简单,把时间提高到每天学习20分钟还完成得很轻松,并由此获得了小小的信心。

我严格做到不限定质量,不做检查,让他在低压力环境下学习。

接下来的3周,儿子逐渐把每天学习时间调整到3小时。

我非常欣慰,但很快就遇到瓶颈。

超过3小时的学习他很难坚持。学着学着就想玩,拿起手机就放不下。

尤其是天黑了还没完成目标时,他就会非常沮丧。

一连几天的失利让他的行动力变差了。

要是以前,我肯定要批评他,要求他管住手机,合理安排时间。

但这次我换了个角度:

“你能在4周时间内,做到从完全不看书到每天能学习3小时,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如果在时间上不能突破,你可以调整学习计划,看看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这3小时,说不定效果更好!”

我暗戳戳的鼓励让儿子有了笑容,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也很了不起!”

他开始思考怎样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很快,他就做了一个计划,每天花2小时学物理英语,剩下的1小时学语文数学。

他解释道,物理英语是我的优势科目,学起来轻松,我把大量时间用在这两科上,就能把这两科的成绩尽量提高,然后再慢慢解决最讨厌的科目。

我惊讶于儿子的安排,连连竖大拇指赞叹“高,实在是高。”

压力减小了,儿子学习能静下心,有时学习进入状态了,超时了都没发现。

结果2周后再统计,平均学习时间都已经达到5小时了。

这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通过4个月的自学,儿子基本把学习时间调整到跟学校同步。

在休学即将满1年时,儿子终于返校。

更令人欣喜的是,返校时恰逢考试,他的物理英语真有进步,这让他兴奋不已,不停地跟我炫耀“你看我说得没错吧”。

然后学习更有动力了。

到现在,儿子返校已经3个月了。

他还是会经常抱怨“学习很累,还是躺平舒服”,但我已经能熟练运用学到的方法,快速帮他释放掉负能量,帮他重新燃起斗志。

经此一事,我的观念被完全颠覆。

以前,我认为教育要靠经验,只要把成功的方法告诉孩子,他按照要求做就一定会学好。

但现在我明白,孩子不是机器,我们也不应该把他培养成听话的机器。

父母要做的,是静下心来,不断学习,探索方法,改变自己。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思考,帮助他成长,这样,他才能长成他,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来源:千语育儿课堂。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gcocp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由华夏思源发起。「华夏思源成立于2009年,已累计培养心理学爱好者近百万学员」 联盟致力于为每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赋能;我们会提供:行业动态、心理知识、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好文及优质课程;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