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成长了为什么还痛苦? ” 也许你误解了心理学

教育   2025-01-07 17:03   北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联盟”,记得加★星标★

来源:周小宽

很多人学习心理学,或者来到咨询关系里,确实都是因为感觉太痛苦了,受不了了。

心理的成长一定程度能帮助你从这样极度的痛苦中走出来,或者缓解,但是无论一个人的内心多么的成熟,人格多么的完整,都仍然不可能完全逃避掉人生的苦。
人格的成熟,内心的成长和强大,是帮助我们面对人生之苦的“神器”。有了它,我们就不会完全被痛苦和情绪淹没,我们就不会在被挫败后怀疑自我、攻击他人,或者陷入恨意的深渊。
人生的苦,是一种存在,不管你多么想要摆脱,它都在那里。
求而不得、不断的离别、常有的丧失、自恋的受伤、你所在意的无法控制,你所珍爱的最终失去,生命走向衰老和终结,未完成的事情也许永远无法完成。这一切的苦,不可能因为人格的强大、内心的成长,我们就体验不到。
我的来访曾经在咨询中问我 「周老师你在生活中会不会生气,我完全无法想象你生气或者急躁的样子?」
我回答她 「当然会生气。也会急躁。」
在生活中,我不是咨询师。在我自己的关系里,我也有我的课题。我的情绪。
只是如果你长期的学习心理学,如果你长期的观察自我,养成了觉察的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分出一个“我”,去观察那个情绪中的自己,那么你就能在生气和急躁之外,营造一个平静的更大更广的空间
在那个空间里,你知道自己在生气,也知道自己在急躁,你很快地理解了自己为什么生气,理解和抱持这个处于不舒服状态的自己,你可以安抚那个内在的孩子。
这就是长期的个人分析(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长期的学习、长期的对内在探索的成果。
所以,成长不是对痛苦的终结,不是回避。成长是一种和痛苦全然不同的相处方式。
假如你的心灵成长了,那么你会体验到这个全然不同的维度,在这个不同的维度里,痛苦虽然存在,体验却完全不同
体验被极大地丰富了,不是只有单一的痛。还会有无数领悟,会有你和多年前的自己共振的链接感……这也许是语言难以描述的。
其实,还挺神奇的。但这并不是魔法或者神话。

也许我可以打个比方。



如果把人生的痛苦比作大海的海浪,那么一个人处在人格非常不完整、内心充满创伤塑造的通路和惯性、对自己没有任何觉察的状态时,

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在海水里,被海浪不断袭击。
好不容易熬过一个浪头,下一个又来了,绝望、恐惧、疲劳、无意义感充斥着他,这样的生活他确实觉得太难熬。




他不可能对这样的生活满意,也不可能在关系中对他人满意。当然,他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不满意的。这一切的挫败,都在不断羞辱他。

而当这个人经历了漫长的成长,不断修通自己内在,尝试用各种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走向人格的分化,整合,去了解创伤,了解创伤如何局限了他,在生活中上百次上千次上万次的练习、观察、再练习再观察。观察海浪,分析海浪,观察被海浪拍打的自己,理解这个自己,理解自己内心的复杂和冲突,看到自己周围同样被海浪不断洗礼的其他人......然后......



有一天,他发现他成为了一个冲浪者。


他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大海。从咒骂海,到敬畏海的力量,从只想逃跑,到寻找渺小的自己在很多的缝隙中,和海浪过招的机会。

海浪不再完全是害他的敌人,可怕的猛兽,不再是坏的。


他看到,海浪就是一种存在


他接受了这个存在,内心好坏的绝对评判已经模糊。他并非全无痛苦,但他也深深地为自己感到骄傲。他为成为一个冲浪者,感到骄傲。





文章来源:周小宽心理。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从心成长。(ID:xiaokuanjoy)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gcocp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由华夏思源发起。「华夏思源成立于2009年,已累计培养心理学爱好者近百万学员」 联盟致力于为每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赋能;我们会提供:行业动态、心理知识、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好文及优质课程;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