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残酷真相:和谁结婚,都是跟自己过

教育   2025-02-03 17:04   北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联盟”,记得加★星标

作者:苏沫
来源:樊登读书

前不久,微博上一位网友分享的婚姻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当初从校服到婚纱,我们觉得婚姻应该如同恋爱一样合拍,好像吵架、离婚都是很遥远的事情。

婚后第二年,孩子出生后,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很快压垮了我们当初对婚姻的美好期待。

稍有不顺,我们就开始挑剔对方,沟通时也是带着情绪指责对方,婚姻成为了折磨彼此的枷锁。

当曾经的爱被消磨殆尽之后,身心疲惫的我们最终走向了离婚。

离婚后偶然的一次长谈,我们才明白:

“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结婚了只是童话的结束,那些之后未写的故事,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

年轻时,总以为爱是一腔热忱,走进“围城”后才发现,爱是一种技能。

如何收获一段稳定持续的亲密关系?

没有一段幸福关系是不需要磨合的,没有一段婚姻是不需要倾尽全力经营的。

懂得高情商经营,婚姻才能长久。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经济学

恋爱提供的是情绪价值,它可以风花雪月,无关人间烟火;

婚姻却是个“合资企业”,夫妻两人谁都躲不过柴米油盐的价值交换。

在任何关系里,只有一个人牺牲,那都是不公平。

而所有的不公平,都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回来。

《好的婚姻,既不攀附,也不将就》的作者凯紫,分享过一个让人窒息的故事:

有对夫妻结婚前非常恩爱,结婚后老公把女孩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会睡前给女孩贴心地泡脚,也会每天早上做爱心早餐。

女孩觉得找到了良人,每天在家打游戏、睡觉、追剧,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男人的照顾。

后来疫情的原因,丈夫的生意亏损,压力很大,女孩却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丈夫开始莫名其妙地会对女孩发脾气、说狠话,到最后竟然觉得她就是一个累赘。

女孩因为丈夫前后的区别对待,对婚姻失去了希望,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

这是一个越来越独立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也曾在《家庭论》中谈到过:

“婚姻其实是一个利益联盟体,丈夫和妻子遵循契约精神,通过各取所需和共同付出的效率互补,来保持最小经济单元体的利益最大化。”

婚姻的本质就像一项需要互利协作的经济投资,它是价值的合作,爱情只是附加值。

朋友筱筱就深谙婚姻里的价值交换,她开玩笑说:

“我和老公像战友一样明确分工,像盗窃团伙一样均匀分赃。”

她懂得幸福的婚姻,是在自己的利益和伴侣的利益中,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


就像罗曼罗兰说:

“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就是供求规律。”

我们只有在付出和获得中取得动态平衡,才能经营得越来越好。

否则,再美好的婚姻,都很难走到最后。

夫妻双方是婚姻的合伙人,而不是打工人。

如此,才能在婚姻里活得自信又独立。

正向的亲密关系,从有效的沟通开始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跟不同的人结婚,都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婚姻几乎是不存在的。”

能够携手一生的夫妻,生活中未必全是琴瑟和鸣,一定也经历了各种鸡毛蒜皮。

很多时候,夫妻遇到一点小事,因为不会沟通,吵着吵着就把矛盾升级了。

一段幸福的婚姻,往往从高效的沟通开始。

书中有一对夫妻婚后就出现了沟通的问题,妻子喜欢有话直说,丈夫却不善表达。

两人经常会因为小事激烈地争吵,吵完之后,只要妻子不主动,丈夫就不开口,经常冷战十天半个月。

两个人像是牢笼里的囚徒,因为不懂沟通,任性地彼此伤害。

妻子在这样恶性循环般的婚姻中忍了十年,对这段感情彻底失望了,丈夫却毫无察觉。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一肚子委屈就是说不出来,说出来每一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夫妻间日积月累的小事不仅会激化矛盾,还会让两个人的感情分崩离析。


初入婚姻时,我与先生遇到问题时,我总是自己生闷气,不是自责,就是攻击先生,所以经常会不欢而散。

先生推荐我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才也意识到自己沟通的弊端:

每当出现冲突时,我总是本能地想用对抗模式去保护自己。

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先安抚自己的内心,再和先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女儿刚刚会爬的时候,先生叮嘱我记得买床上的围栏,我有事耽搁就忘记了。
结果女儿从床上摔了下来,当时先生说了句:

“要是围栏买了,宝宝就不会摔了。”

我当时就提高了音量反驳回去:“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为什么不能买!”

先生没有纠结事情的对错,他先是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对,然后抱抱我让我去休息。

冷静之后,我主动找先生沟通:

“看到宝宝摔了,我知道你是着急,不是指责我,但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实是我导致的。”

有了这次经历,我和先生以后的沟通越来越顺畅,遇到再大的问题,我们都能以和谐愉悦的沟通方式解决。

凯紫老师曾说过:

“夫妻间很多矛盾都是源于沟通,一个只会抱怨,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一个只会逃避,不懂如何表达不满。”

错误的沟通,不仅会把伴侣推到自己的生活之外,还会伤害亲密关系。

有效的沟通,是婚姻的良药。

它能够化解矛盾,也是提升婚姻质量的秘方。

幸福的婚姻,需要共同成长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婚姻一直幸福?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让自己一直成长,一直有价值,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和视角去解读幸福婚姻。”

世上没有永久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长的夫妻。

这和书中的一句话不谋而合:

“你自己不够优秀,极大可能会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里撞得头破血流。

只有让自己成长起来,才能真正收获好的感情。”

好的婚姻是,你很好,我也不差。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中,盛江川和沈慧星是剧中最让人羡慕的一对夫妻。

他们俩都是金融界的高材生,不仅颜值高,还有能力。

后来沈慧星意外怀孕,为了能让丈夫全心工作,她放弃了事业,尽职尽责地做起了全职妈妈。

日子久了,丈夫盛江川竟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有意无意地打压沈慧星。
一旦要依靠别人,就有了弱点。

沈慧星决定重返职场,以出众的工作能力在职场中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两人如今又是棋逢对手,曾经的感情裂痕也慢慢地恢复。

我们总是无意识地对婚姻赋予了太过沉重的期待,仿佛无论怎么样,夫妻都该不离不弃。

其实真正的爱并不是相濡以沫,而是携手共进。


就像一位网友的总结:

“婚姻就像跑马拉松,两个人没有共同成长,总有一方会落下。跑着跑着发现爱人掉队了,即便你想坚持下去,却发现身边早已经是其他人。”

两个人的差距越大,婚姻就越容易亮红灯。

卑微从来乞讨不来爱情,势均力敌的感情才最持久。

好的婚姻,是两个人的共修。

只有两个人的步伐一致,朝着同一方向共同成长,才是婚姻长久的秘诀。

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用心经营的幸福。

1、有效付出,正向反馈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

无效的付出,给得再多,对方也不会感动。

站在对方的角度,用伴侣能够接受的方式去付出,比自我感动地付出要有效得多。

如果我们每一次的付出,都能得到伴侣的正向反馈,也会为婚姻的质量加分。

2、沟通的万能法则:只说要点

婚姻里,沟通方式很重要。

吵架、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发泄情绪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只要方法用对,就能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只说要点的原则,就能够避免很多无效的沟通,让沟通的效率更高。

3、共同参与,一起成长

亲密关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两个人既能彼此扶持,又能共同成长。

婚姻里,妻子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待值,在独处的时光里,让自己增值。

丈夫也应该参与到家庭的各种事物中,对妻子多一些关心,对家庭多一些责任感。

婚姻说到底就是真心换真心,如此才能白手不分离。

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相爱走到一起,但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爱你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即便亲如夫妻,也应该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生命个体。

爱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改变对方,让自己好好成长,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写在最后

《纸婚》里有这样一句话:

“决定嫁给一个人,只需要一时的勇气,守护一场婚姻,却需要一辈子的倾尽全力。”

走进婚姻之后,爱情仿佛在琐碎杂乱的生活中渐渐远去。

其实,一句温暖的关怀,一次争吵时的让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都能在日积月累中增加婚姻的质量,让爱情之花永不凋零。

只要你愿意,就算是平凡琐碎的日子也能收获一份岁月静好。

在这场只能自渡的修行中,懂得高情商经营,才能与爱的人相伴一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苏沫。来源:文章来源于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读书点亮生活。本文转载已获授权。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gcocp
【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由华夏思源发起。「华夏思源成立于2009年,已累计培养心理学爱好者近百万学员」 联盟致力于为每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赋能;我们会提供:行业动态、心理知识、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好文及优质课程;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