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婚姻家庭幸福的密码——浅评作家王庆松《恋爱婚姻实话录》

文摘   文化   2024-09-08 06:01   四川  
·品读·


成都的一位知名画家给我引荐了,安徽安庆人、原四川公安厅二级警监、金质奖章获得者;红旗飘飘书画院四川分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书法师;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酒器具收藏——四川第一人。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警察分会理事王庆松先生。

他先后在《人民公安报》《四川日报》《星星》《鸭绿江》《青年文学家》《四川诗歌》等报刊发表作品四百余篇。发表网络作品40万字。

图:二级警监、金质奖章获得者王庆松

前不久,我专程前往成都市有幸与作家、诗人、书法家王庆松先生相识。他热情赠送了《恋爱婚姻实话录》、《一个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王庆松诗歌、书法集》三本著作和他精心创作的两幅书法佳品给我,感到莫大荣幸。

在采访王庆松先生时,我问他:您是一名参加过对越南反击战的老兵、又是长期从事公安工作的人民警察,怎么转换角色成为了恋爱婚姻方面的情感专家呢?

王庆松先生严肃的用他颇有磁性的普通话说道:“我一直想写本很实在的书,很有用的书。因为年龄和所处单位环境,一直搁浅,后来具备了条件。特别是在当今离婚率居高不下,不想结婚又成为年轻时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我感到有一种社会责任。一个过来人,应该告诉更多的人恋爱婚姻的多种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包容彼此的不足、缺陷及个人的僻好。”

王先生动容地说:“真正让我动笔还是一位吴博士的婚姻。她因为结婚匆促,因为缺乏爱与理解,因为对婚姻太多的单纯与憧憬,因为事业,结婚生子还没来得及思索,就迈进了离婚群。一个女人带着小孩,还有繁重的工作,可以想象生活有多糟糕。更可怕的是,把本应享受快乐退休生活的母亲也全搭上了。”

每天目睹着生活中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再不写这本书,我就寝食难安!”王庆松情不自禁地说。于是他成为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无论是看书籍报刊、还是上网、看电视,他都留心观察恋爱婚姻逸闻趣事;并及时的保留有关资料和利用空余时间挑灯夜战,“爬格子”把它写下来。

为出书作准备,王先生博览群书,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收集整理,在网上搜索人们对爱情婚姻方面的各种观点、人生态度、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数据统计,用哲学家、心理学家、情感专家的思考、求真务实精神,用“军人”、“警察”的角色,进行全面理性分析、梳理归纳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诸多问题。他勤奋耕耘写出了有理有据、有知识性、可读性、启迪性、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他先以“玩童”笔名,在《豆瓣》、《小红书》网上,陆续发文,受到广大读者的亲睐,好评如潮。

人生百年,恋爱、婚姻、组建家庭、繁衍后代,是社会永恒的话题。我认真拜读了王庆松先生关于恋爱婚姻实话录》一书后,深感幸福的婚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不相同。王先生是恋爱婚姻的情感导师,他站在人生和社会的高峰俯阚,在互联网全球化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冲击下,各种观点和观念鱼目混珠的影响下,当今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恋观对老中青人有极大的影响。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王庆松先生深刻思考着人生和恋爱婚姻之现象,他如鲠在喉,奋笔疾书、大声疾呼、拨乱反正,用导师的胸怀,正确的“三观”去鼓励人们与时俱进、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去巩固家庭的基石,奔向美好的未来;使精神文明之花绽放,社会因家庭幸福、人们安居乐业而稳定,增强大众的幸福感!该书启迪人生、令人受益匪浅,是一本直击心灵大实话恋爱婚姻方面的好书,为之拍手叫好!

一、《恋爱婚姻实话录》简介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美籍德国犹太人,是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毕生致力研究和推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弗洛姆指出: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图:王庆松赠书给“战斗英雄”、大校孙国莉(右)

基于美好婚姻的理念,作家王庆松先生在该书中的扉页中深情的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有情人细品人生。《恋爱婚姻实话录》共分78个方面的小故事,不长不短的文章,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他是有责任感的作家。

‌作为军人和警察,王庆松先生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有正气、心怀家国、悲悯苍生、建言献策、淡泊荣辱、知性、自律、成熟,有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他有道德、有品行、有操守、有担当。‌他对社会负责,实事求是、秉笔直书,通过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价值观,影响读者的思考和行为。他期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为人民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他的专著具有深度思想和时代穿透力,对生活有深刻的认知,有生命的高度‌。

他有责任意识,努力写出真正有思想、有内涵、有价值、有分量的作品。‌正如成都的老宵顶女士为《恋爱婚姻实话录》(代序)一文中写道:“首先觉得他很真诚,很懂恋爱婚姻生活,很有恋爱婚姻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对婚恋歧途上的徬徨者既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和批评;也有作为过来人以恋爱婚姻的真知灼见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适婚者的迷茫所作的苦口婆心的劝导,指导和提醒。”

(网络图片)

(二)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一事一议。

王庆松先生说,“我就想对恋爱婚姻,用实话实说碎片形式,让一切浪漫电影、小说和传媒的夸大宣传,离我们现实远点。让恋爱婚姻去神秘化、接地气,让自认为是白天鹅的女性回归自然,让飘飘然感觉良好的白马王子男性知道面包离不开种麦子,或者反之,自卑而不自信的男女打起精神,让他们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王先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恋爱、婚姻家庭以及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等形形色色的内容,根据共性与个性的现象,用 “短平快”的方法,一事一议,文章有自我观点,通过实例,有针对性的有理有据阐述。比如实话录了:《男人女人与性》、《优秀女生嫁不出去》、《妈妈的爱太沉重了》等各种话题。

(网络图片)

老宵顶女士在(代序):《恋爱婚姻实话录》读后中写道:“对社会有益的问题和话题上,积极思考,提供良方良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更有追求,更有意义,更有活力,同时,也为解决婚姻家庭社会问题,建设精神文明社会作了一份自己的贡献。点赞!”

综合该书中的内容和主题表达思想,总结出幸福婚姻的三要素密码:

1、爱情,婚姻是否幸福,前提是情感基础,它包括心灵和肉体的相互吸引。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使得患难夫妻互相依靠和支持,真情实意关系着夫妻感情是否深厚的关键。

(网络图片)

2、信任,没有信任的婚姻关系将会因为误解导致婚姻瓦解。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互相支持和互相包容的基础上,将增加婚姻关系的强度,使之更加快乐和有意义。

3、理解,指的是夫妻双方能够在相处中达成共识,及时沟通、理解、交流,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争吵和矛盾冲突。

综上所述,爱情、信任和理解构成了幸福婚姻的核心,共同促进婚姻的和谐与幸福。其实两个人只要互相陪伴,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婚姻就很幸福。

二、该书的艺术特色

(一)封面设计独特。

当读者手捧该书时,进入眼帘的是封面底色翠绿给人视觉的美感。雕空的“心”图案,给人温馨。封面中间的白色圆圈恰似人的大眼,看见圆圈中,紫色底上女人站着、男人背靠着女人,暗示情人、夫妻在闹矛盾。白色黑体字“恋爱婚姻”横行着;下面写有英文字母。黑色黑体字竖着“实话录”犹如石柱顶着,保持家庭的平衡。此设计师把生活中有关恋爱婚姻的元素,巧妙的设计在了封面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二)文章富有哲理、方言运用灵活

1、文章富有哲理。王庆松先生读了大量有关人生、爱情、家庭、事业等方面的书,广收博取了书中精华。他从生活中提炼出了富有哲理而精彩的人生警句,通过形象的比喻,为文章主题的论述添文彩。比如:“女人如水,水不热没有温度,水沸则烫人。男人如火,火小难煮水热,火大则焚也。”书中像这样的精彩文字很多,读着这言简意赅、酣畅淋漓、颇有文彩的警句,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2、方言的灵活运用。

王庆松先生是安徽省安庆市人,他18岁参军入伍,离开老家久远,在四川成都生活了几十年,他对四川的方言了如指掌。方言是从当地人民群众口语中熔炼成的,不但读起来生动活泼,而且意味深长。王先生把四川的方言自然的应用在文章中,川语显现地方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感”、“亲切感”有活跃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不知从何时起,在恋爱中的人中,流行着“备胎”之说,顾名思义就是恋爱时担心被对方抛弃,而脚踏两只船,暗中又与他人谈情说爱,作为备用之“胎”。四川话中戏称的“鸡”和“猫”,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家禽母鸡和小花猫,而暗指“卖淫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图文并茂、活跃了版面

为了达到图文并茂的艺术效果,在该书文章结尾的空白处,都有线条勾画的小花朵;还有手挽手、亲吻拥抱、牵手献花的黑色男女剪影图,给该书增添了艺术特色。

(书中图片)

(网络图片)

正如老宵顶女士在(代序)高度赞誉道:“建立和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植于内心,融于血脉的不懈追求。所以,无论你是老年还是少年;无论你是已婚,还是未婚;无论你是二婚还是初婚;无论你是不婚还是婚姻门外的犹豫观望者……你都可以从王庆松这本《恋爱婚姻实话录》中,扩宽视野,增长你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知;学习恋人、夫妻、婆媳间的相处之道;帮助你提高婚恋问题上的个人修养及分辩良莠的能力……

借用老宵顶女士的一句话:提高你的爱的能力,得到一把开启幸福婚姻家庭之门的钥匙。一书在手,值得阅读,值得拥有。”

(网络图片)

(鸣谢:王庆松作家审核稿件;佚名摄影者提供的照片)



作者简介:  

刘志谋,原中国文化艺术开发研究院特约创作员、《发现》杂志特约记者。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