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学】郭安胤:封水(贺江)流域俚僚越地名汶塘考

文摘   2024-09-12 06:00   四川  

内容提要


在封水(贺江)流域学习考察中,发现仍留存很多俚僚越地名,其中今封开县汶塘一名也是,现向大家讨教。



一、封开县的汶塘


2024年5月17—19日,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组织学习考察小组到肇庆封开学习考察。在 17日下午组织了座谈会,在会议中,大家就封水、广信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碰撞出很多新的学术观点,拓宽了研究视野。期间,我向封开县地志办的老同志刘镇深先生问,封开是否有带文(汶)的地名,回答是肯定的,其中提到了汶塘,我特别感兴趣,决定去调查一下。18日在封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原局长李祖永、地志办刘镇深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封川古城、广信塔、封开县博物馆、贺江第一湾、河儿口镇莫宣卿衣冠墓、黄岩洞陈列馆、广信河大斑石、罗董镇杨池古村等。由于当时到南丰镇时,雨下得很大,我们虽然经过汶塘村附近,却没有前往参观。到了19日的上午,我们冒雨参观了南丰镇的汶塘古村和开建古城。从未维修过的开建古城沧桑尽显,但在汶塘面前,我们才更深入领悟俚僚越语言地名文化。

当封开县地志办的老同志刘镇深先生说有汶塘的地名时,我当即就说,这就是泉水流出的形成的池塘,故成为汶塘。汶、文、闻、门、万、蒙等字记音者,皆是泉水也。这个泉水俚僚越语言发音词,被《易经》“山水蒙卦”记录下来,《象》曰“山下出泉,蒙”[1]。俚僚越人是稻作族系,曾一度生活在中原地带,留下了俚僚越人的生活痕迹,在古人的典籍不经意被记载。汶、蒙、文、门、闻、万是泉水的意思,水蒙、徐闻、仕门、水文、水汶、十万、水门,是祖泉的意思。俚僚(越)人祖的发音可用徐、仕、水、十等记录,水尾(水美)、仕尾、徐尾是妈祖的意思。广西的大明山壮族语言就叫岜乜虽,或写成巴尾水,巴是山的意思,水尾是妈祖的意思,巴尾水即妈祖山。“妈祖”的“祖”,为古越语首领、王的意思。仕尾,有人理解为仕途末尾,但历史上这个仕尾村,却是五代俚僚大首领晋江王清源军节度使(治泉州,领漳州)留从效(公元906—962年)祖母的墓地[2]。又如古汉语里泛滥的“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先生《古桂林郡“林”字释义》说:古壮语的“水”( ram)一词在古汉字中写作“瀶”,也写作“林”[3]。“瀶”(水)大到无法控制就是泛滥。再如古汉语中的鸿是大的意思,俚僚(越)人语言大的意思可以用鸿、洪、冯、封、逢、风、孔等字记音,《湛江市地名志》115页中载:“调风”为古越语地名,意即“大坡”[4]。红河、红水河、封水(贺江)即是大水的河流,洪水也是大水的意思。封水(贺江)周边高山多,水源足,故为大水的河流。又由于流水平缓,故封水(贺江)为岭南地区最好的航道。

著名的古人类生活遗址大汶口遗址距今6400年至4600年,是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与封水(贺江)流域封开黄岩垌文遗址时间大体相当。1982年在封开县杏花镇奇龙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双肩大石铲、1984年在封开县杏花镇禄美村对面山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神兽人面纹玉琮等是最好的证明。汶塘作为自然景观,也是远古有之,与封水(贺江)流域的古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封开汶塘是个古村,据当地的老人说,在康熙皇帝的时候,开建县侯村的少年侯士佳(侯之瑜),经常来汶塘钓鱼,觉得此地好,便居住下来。汶塘村自侯士佳定居下来开始,300多年来已经发展为2000多人口的大村庄。古村保存古民居很多,都是镬耳屋,一律为青灰色,与珠三角的古民居相似,故被命名为广东省传统村落。在士佳书室的大门前,有联曰:“龙腾汶水,凤翥星山”,此汶却用“汾+土”字来写。由于汶塘泉水涌出四面分开,故用汾,由于泉水在古开建县大平原一角的小盆地的田垌中,故又用土,用汾和土合成“汾+土”字,显示汶塘村人的读书人底蕴,造字都很有很高水平。又因为汶塘的水被围成只有一个出水口的湖,环湖有水渠,所以汶塘今被称为汶塘湖。

用“汾+土”来代替汶,也显示汶塘村村民害怕泉水太多造成洪灾的心理。他们想起了大禹塞洪水的息壤,息壤即是坌土。据郭璞注《海内经》:“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5]。明代方以智《通雅》:“息壤,坌土也”[6]。不管“汾+土”还是“氵+坌”,这种造字,都是地方读书人的杰作,但无法改变汶塘的实质,汶塘,就是一个泉水形成的池塘。


二、岭南其他地方的汶塘

岭南地区汶、蒙、文、门、闻、万字地名不少,汶塘也不少,今摘录几个,供大家参考。

(一)怀集县汶朗镇汶塘村。

怀集汶塘是最接近封开汶塘的村庄。怀集县汶朗镇汶塘村以汶塘柚子而著名,据民国时期的《怀集县志》记载:“汶塘柚——城东三十里产汶塘柚其味清甜皮薄无渣达人奉之”。如今汶塘村以丰洞水库而著名。怀集方言顺口溜,汶塘风“后生吹成老坑公”。这个汶塘风就是从今丰洞水库吹出来的大风,从高吹到低,从窄吹到阔,一泻千里之势,而山里吹出来的风还有温差,后生人也抵挡不了。

(二)花都区梯面镇汶塘村。

花都区梯面的汶塘村是著名的人文景区,这里四面环山,村的正中间有一条河流穿过,河水湍急,河流呈S形把山村一分为二,看整个村庄形状像一个太极图。居住在梯面镇汶塘村的范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有《范氏族谱》,言是范仲淹之后人。

(三)廉江市石岭镇汶塘村。

廉江市石岭镇的汶塘村,黎姓居住。其始祖黎敬,于明万历十五(1587年)年定居廉江(古称石城)县。敬公之季子民铎于崇祯年间中式举人,隐居汶塘村,成为廉江黎氏集结中心,汶塘黎氏因此而得名。黎民铎著有 《易经信》、《怀古编》、《道存录》、《汶塘诗集》等书传世[7]。《易经旨意道存录》《汶塘诗集》入《重修石城县志》[8]。此地黎氏非常发达,如今族人遍布广东、广西109条村庄,39000余众。据统计,满清时期中式秀才93名,其中拔贡生46名,举人4名,进士1名。黎正,是清代石城县(今廉江市)唯一通过科举考试被录取的进士。

(四)广西藤县濛江镇、藤州镇汶塘村

1.广西藤县濛江镇汶塘村位于濛太公路边,距镇政府6公里。该村蓊郁葱茏,茂林修竹,生态透绿,风景如画,环境非常优美。一排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荔枝树在马江河边簇拥守望,格外显眼,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汶塘村2016年获广西“绿色村屯”称号。

2. 广西藤县藤州镇汶塘村漫山遍岭的玉桂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香气扑鼻。藤州镇汶塘村历来有种植玉桂的传统习惯,全村267户几乎户户种植玉桂,有着“肉桂之村”的称号。

(五)广西横州市校椅镇汶塘村

广西横州市校椅镇汶塘村位于中华茉莉园园区一望无际的茉莉花海边。汶塘村周边环境优美,有茂密的树林、原生态的湿地、清澈的池塘和一望无际的茉莉花海,交通方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具有独特茉莉风情的综合性示范村,先后荣获南宁市“文明村”、生态家园示范村、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广西“绿色村屯”等荣誉称号。

(六)江西奉新县宋埠镇汶塘村

江西奉新县宋埠镇汶塘村,每年的十五元宵节,都举行了“抬老爷”的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这个传统节日,近似粤西地区的年例。村民们在这个传统的喜庆节日里,用传统的方式喜迎元宵,祈福新年!

三、结语

汶塘是俚僚越人地名,相同的还有覃文、潭汶等地名。覃文镇在广东省吴川市覃巴镇,《湛江市地名志》载:“覃巴,古越语意为山塘”[9]。覃是俚僚(越)人语言池塘的意思,覃的发音还可用汉字坛、镡、檀、昙、榃、塘、潭、谭等记录,与氹也同。吴川塘缀镇莲荨(寻)的荨(寻),与覃巴话的覃同[10]。此覃就是塘,覃文是俚僚越人倒置言语,应作汶塘,即是泉水形成的池塘。

潭汶在阳春市石望镇,该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村东北边有一条小溪,溪中有个潭(塘),因长年有泉水流出,便取名潭汶村。在怀集县永固镇三宝山西北面半山腰还有一条潭汶村,是一个远离尘嚣、民风淳朴的小山村。站在潭汶村可远望桥头镇整个燕岩旅游风景区,潭汶村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水质清甜,景色独特,冬暖夏凉,无工业污染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森林覆盖率98%。环境更加优美。

由于封建王朝历来不重视岭南,用书籍记录的甚少,有些记载甚至是不真实,对我们研究岭南文化很不利。因此,从地名了解开始,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而从岭南根文化所在的封水(贺江)流域入手,将会收获更多。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古人,《易经》[M],第四卦,蒙卦。

[2]唐有伯,郭安胤,《古越文化与粤琼地名演变关系例考—兼论海南临高和广东吴川的关系》,《岭南师范学院学报》[J],第39卷,第4期,20188月。

[3]谢寿球,古桂林郡“林”字释义,《俚人文化》第二期,P30

[4] 陈钧,湛江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湛江市地名志》[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10月版,P115

[5]晋,郭璞注,《山海经》[M],海内经。

[6]明,方以智,《通雅》[M]。

[7]廉江汶塘,《黎氏族谱》[M],722页。

[8]民国,钟喜焯修,江珣纂,《重修石城县志》[M],1931年刊本,252页。

[9] 陈钧,湛江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湛江市地名志》[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10月版,P238

[10]郭安胤,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公众号,《俚人文化》,2022218日,第144期。




作者简介:

郭安胤,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湛江市哲学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湛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湛江开放大学广州湾与吴川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岭南师范学院吴川文化研究所成员、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员、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越族系文化、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南方各地方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