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主席复信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格罗布勒等非洲学者。习近平在回信中说,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中非双方领导人再次齐聚一堂,共商中非合作大计,将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期待你们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基础上,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和南南合作的研究探索,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这是2024年8月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标识。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亦称《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是中非深化发展理念交流的重要成果,表达了“全球南方”的共同心声。当前,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以“全球南方”力量为主要驱动和引领的“新全球化”正在到来,人类社会更加需要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在知识与思想领域,创造更多智慧,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中非智库论坛孕育“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
2024年3月8日,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海滨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举行。本次会议形成重大会议成果,中非50个国家百位智库学者在前期充分酝酿,广泛征集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发布“共识”。来自中国、南苏丹、塞内加尔、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的五位学者代表分别用汉语、英语、法语、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五种语言联合宣读“共识”文本。
图片来源: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共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本质上是中非思想界、智库界关于推进中非现代化进程、促进“全球南方”发展的知识产品,呼吁全球社会自主发展、公平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文明发展,涵盖国际关系民主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科技产业引领、改革发展稳定整体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等多领域。
“共识”提到,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挑战,更孕育希望。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肩负发展振兴、造福人民、繁荣世界的历史使命,应积极践行三大全球倡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力量,在知识与思想领域,创造更多智慧与共识。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具有非凡时代意义
“共识”提出的理念得到非洲国家政要的高度认可,为中非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指明了合作方向。
坦桑尼亚外长马坎巴日前表示,“共识”是非洲国家同中国围绕世界格局变化,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达成的重要共识,秉持相互尊重、开放共赢、共同繁荣、共促发展等原则,有助于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建立更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为非洲现代化找到正确道路,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和资源。
坦方希望同中方及其他非洲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共识”从学术成果上升到中非政府间合作共识,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他认为,“共识”为全球秩序描绘了新蓝图;有利于建立在开放、透明、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基础上的新秩序;是组织全球社会的新方式。
这是2016年5月31日在位于坦桑尼亚的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车站拍摄的列车工作人员。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由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援建。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共识”继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实质,突出了百年变局下构建新型国际新秩序之需。回顾过往,中非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发展理念的互通互认始于亚非会议。“共识”建构公平有序、普惠包容的国际社会秩序之精神内核来源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提出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逐渐为包括亚非拉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
在“全球治理体系失序、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和全球文明文化交流互鉴失范”背景下,“共识”应运而生,以中非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呼吁构建新型国际新秩序,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吸收其他国家文明发展的合理思想内核。
“共识”是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然产物,体现了中非联合自强的现实需要。“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既体现了中非相似的历史遭遇,也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愿景,更涵盖了中非携手互助的合作进程。“共识”开宗明义地呼吁国际社会携手走向现代化,它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思想领域酝酿的重要知识产品,也是中非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性意见和成熟性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非联合自强在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更在于理念共通、文明共融、成果共享。从这一意义出发,“共识”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建“全球南方”现代化的民间宣言书,开启了中非更高水平的互学互鉴历程。
2024年2月7日,在卢旺达南方省卡莫尼地区,卢旺达青年团队成员向镜头前观众送上新春祝福。新华社发 黄万晴 摄
“共识”是有效供给“全球南方”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洞穿了“西方化=现代化”的既往幻象。历史上的非洲曾经被西方殖民主义者统治长达几个世纪,不管是过去的非洲文化,还是今日之非洲思想,都带有西方殖民主义的色彩。建构独立自主的非洲思想文化和非洲话语体系在西方殖民色彩的裹挟中步履维艰。
“共识”的发表,有利于非洲独立自主地思考世界之序、非洲之需、未来之向,为非洲在寻求适合自己发展道路上提供了更多选择,彰显了非洲思想界、学界对中国发展道路、模式、经验、理念的认可,突破了西方话语体系障碍,在摆脱普世化、主流化、中心化的一元发展模式桎梏,破除“西方化=现代化”之迷思上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一步,为中国与非洲、包括“全球南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方案。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多重实践路向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共识”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思想催化剂。基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洞察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共识”立足“如何发展”这一关键命题,总结中国与非洲在发展模式、政党交往、经济合作、基础设施、文明互鉴等领域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全球南方”携手发展的新路径、全球发展治理的新愿景。对于中非合作和全球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好五种实践路向。
一是增进政治互信,处理好区域与国别的关系。高度政治互信是中非友好的基石。中国与非洲注重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对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事项上保持密切政治磋商和相互坚定支持,鼓励各国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特性和社会制度的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话、精准对接、协同作战,厘清区域整体特点和国别部分特点的差别,细化国别政党往来与区域组织合作,增强与在非区域国际组织战略沟通,坚定支持非洲一体化进程,以稳定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合作促发展,将非洲打造成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典范。
2024年4月9日,在刚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市的中国半岛营区,中国第27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参加联合国“和平勋章”授勋仪式。新华社发 中国第27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供图
二是深化经济互补,处理好延续与变革的关系。“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非经济合作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在于“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中国发挥自我优势助力非洲社会经济繁荣,进而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识”旗帜鲜明地倡导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破立并举,持续深化中非产业对接、产能合作、三网一化合作,促进投融资合作,聚焦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推动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出海非洲,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科技赋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中非经济可持续发展、韧性发展。
三是加强包容互鉴,处理好交流交融与互学互鉴的关系。中非虽远隔万里,但却文明相通、民心相近。“我们在故我在”“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等理念不谋而合、异曲同工。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求同存异,反对文化霸权,携手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建立中非教育联盟、中非农业联盟、中非医药联盟和中非科技联盟为抓手,积极构建中非文明对话网络,助力非洲人才培养,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等各界人员往来,促进多元交流与合作,推进知识共享、思想共通、文化共兴,共同实现精神富裕的现代化。
这是2023年3月23日在赞比亚南方省航拍的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下凯富峡水电站大坝。新华社发(中国电建供图)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非洲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一片大陆,“共识”呼吁绿色发展,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非在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统筹实现高水平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注重统筹生态治理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系统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对接非盟《2063年议程》绿色低碳领域事项,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设,推进实施中非绿色创新计划、中非绿色使者计划等专项计划,加强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行动,增强非洲内生发展动力。
五是夯实安全稳定,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共识”同时关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诉求,倡导安全发展,共同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坚持系统全面的“大安全观”,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安全问题,促进民族融合团结,落实“消弭枪声”倡议,反对恐怖主义威胁,深化安全情报交流、联合巡逻、军事演练、维和行动、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合作,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官民联合安保机制,协同国际区域组织,注重有效化解非洲本土安全问题、中非合作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安全环境等问题。
作者 | 李东升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讲师、
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办公室副主任
作者 | 郭未来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 | 王珩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编审 | 胡俊峰、刘倩
微信编辑 | 刘倩
汇聚海内外专业思想和独到观点
聚焦中国ChinaFocus 为您提供
最新鲜时评和最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