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以军多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驻地。10月10日—11日,以军连续两天袭击联黎部队营地、哨塔,导致至少5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受伤。13日,以军变本加厉,不仅派出三个排越过联合国划定的黎以临时边界,还出动两辆梅卡瓦主战坦克强闯联黎部队拉米亚营地。当日清晨,该营地附近还发生了数次炮弹爆炸,15名维和人员因吸入烟雾出现健康问题。以色列种种越界行为挑战了国际法底线,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10月10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应法国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审议黎以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会议上强调,实现黎以停火必须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新华社发(联合国供图/埃瑟金德尔·德贝贝摄)1978年3月,以色列以清剿巴勒斯坦武装为名,首次入侵黎巴嫩,并占领了黎南部。之后在多方协调下,以军撤出黎巴嫩。为监督以色列撤军,并维护黎南部安全,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向黎南部地区派驻部队。1982年、2006年,以色列再次入侵黎巴嫩后,联黎部队扩大了任务范围,包括在黎以之间建立缓冲区、监督双方停止敌对行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8月28日在黎巴嫩迈尔杰云拍摄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车辆。新华社发(塔希尔·阿布·哈姆丹摄)联黎部队的部署期限每年由联合国安理会审议更新。由于以色列与真主党摩擦不断,黎以局势持续动荡,联黎部队的部署期限一再延长。8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联黎部队任务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联黎部队的行动区域约为1060平方公里,北至黎巴嫩利塔尼河,南抵黎以临时边界。在此范围内,除联黎部队的50个营地和黎巴嫩政府军外,不允许有其他武装活动。截至9月,联黎部队共有来自50个国家的10058名官兵。其中,印度尼西亚部队人数最多,达1231人,中国在当地也有419名维和士兵。
以色列对本轮袭击的解释是:以军因面临威胁,被迫向联黎部队开火。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表示,为避免误袭,联黎部队应向北后撤5公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喊话称,为了自身安全,联黎部队应立即撤出黎南部交战区域,声称拒绝撤离将使联黎部队士兵成为真主党的“人质”。以色列袭击联黎部队并非首次。1987年,以军炮击联黎部队营地,导致一名爱尔兰籍维和人员丧生。1996年,以军袭击联黎部队斐济营所在的村庄,造成120余名黎巴嫩平民丧生,5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斐济籍维和士兵。2006年,以军空袭联合国希亚姆观察站,导致包括中国军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身亡。今年9月22日,以军在联黎部队中国营地附近约700米的地方投放航弹,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10月9日在黎巴嫩希亚姆拍摄的以军袭击后产生的浓烟。新华社发(塔希尔·阿布·哈姆丹摄)综合来看,以色列的袭击行为,既有无心之失,也有蓄意为之之意。偶尔的袭击或许可以解释为“误袭”,但接二连三的打击就很难不让人质疑其动机。对以色列而言,联合国部队横在黎以之间,极大地限制了以军对真主党的打击力度。尤其是联黎部队总部位于黎南部城镇纳库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以色列打击真主党的必经之路。为速战速决完成对真主党的作战,以色列希望给联合国一个“下马威”,通过看似鲁莽的袭击,迫使联黎部队后撤,从而减少阻碍。
毫无疑问,以色列袭击联黎部队已违反国际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联黎部队人员绝不能成为攻击目标,对维和人员的袭击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可能构成战争罪。10月11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人们在以色列袭击现场清理废墟。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以色列通过联合国机制才得以建国。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为以色列建国奠定法律基础。如今,以色列却屡屡指责、挑衅联合国。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以军在加沙无差别杀害平民,并多次袭击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要求该机构撤出加沙。9月,丹尼·达农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甚至公然撕毁《联合国宪章》,还称联合国大会是“马戏团”,“应关闭并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的此类行径,不仅损害联合国的公信力,更冲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未来,如果联黎部队如以色列所愿撤出黎南部,以军的行动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黎以局势也将更为动荡。国际社会应加大对以色列施压,采取措施保障维和人员的安全,避免加沙的人道主义惨剧再次在黎巴嫩上演。
作者 | 高婉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
编审 | 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微信编辑 | 胡俊峰 刘倩 谭妍
汇聚海内外专业思想和独到观点
聚焦中国ChinaFocus 为您提供
最新鲜时评和最深度解析
欢迎关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