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域笔记文博小课堂:《羊皮纸地图》

文摘   2024-06-17 21:34   法国  


时隔三年半,继续分享“奇域笔记”剩下的四个文博小课堂。

之前的六个小课堂在这里:

《黄花梨棋盘》

《奏乐的陶俑》

《残缺的画卷》

《一片青花瓷》

《神秘多宝格》

《远古守护者》

文博小课堂

《羊皮纸地图》

《羊皮纸地图》的故事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更确切地说是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称呼其实诞生得很晚,19世纪末才由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正式命名,但在此之前,从西汉张骞凿空算起,它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连接东西方的道路网络,它对于东亚、中亚、南亚、波斯、阿拉伯半岛、东非和地中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如此。


传统上我们把丝绸之路分为三段:

- 东段从长安或洛阳到玉门关、阳关

-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到葱岭(现在的帕米尔高原)

-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羊皮纸地图》里,古今中外的众多人物在这三段路上穿梭,见到许多奇妙的景物,这期的文博小课堂,就让我们从中挑选几个详细说一说。

 

先说西段。

 

故事中提到,玄奘在取经途中见到过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其实有两座,建于公元6世纪,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坐落在今阿富汗巴米扬谷的山崖中(佛像主体就是由山崖雕凿的),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刻立佛像(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虽然更高,但它是坐着的)。不光个头儿大,艺术成就也很高,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玄奘大约在公元630年经过这里,他在著作《大唐西域记》中写道:“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还有一座“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顺便说一句,玄奘还提到第三尊巴米扬大佛,一尊三百米长的卧佛,可惜考古学家至今没能找到它的踪影。


一千多年来,巴米扬大佛虽然失去了明丽的色彩并遭到一些局部破坏,但主体保持完好,直到2001年3月被恐怖组织用炸药完全炸毁,只留下两个巨大的窟窿。相信“奇域笔记”的每一位读者都会为之惋惜、痛心,并且希望这样的事件再不会重演。

再说中段。

 

故事里,小蝉、冯川和维克多快到达火焰山的时候,遭遇了一座不知名的古城,它的原型是交河故城。吐鲁番以西约十千米的交河故城,是当年西域车师国的都城,它位于两条古河道两次交叉后形成的柳叶形高地上——如今这两条河都已经干涸了。交河故城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城市遗址,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高土墙,中央一条3米宽、300多米长的南北向大道是中轴线,两侧土墙内有小巷相连,巷内则是民宅院落,进入古城,如同置身迷宫。

此外小蝉有提到,与玄奘渊源深厚的高昌古城,其遗址也在火焰山附近。

考古学家们在丝路中段的古城遗址考察时,有过许多重大发现,挖掘出许多重要物件。

 

让我们先举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的尼雅古城为例。这个尼雅古城,最初正是由故事中的英国学者斯坦因发现的。那是1901年,斯坦因在巴扎看到一位农民手拿两块小木板,木板上写着谁都看不懂的文字。由这两块木板顺藤摸瓜,他找到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古城,将之誉为“东方庞贝”。第四次到尼雅古城考察时,斯坦因又发现26枚汉文木简,其中一枚上写有“汉精绝王乘书从……”七个字,从而证实了王国维先生关于“尼雅古城属于西汉时期西域36国之一精绝国”的猜想。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更是在尼雅古城的墓地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彩色织锦护膊(见下图)——这件禁止出国出境的珍贵文物,大家可就非常熟悉了吧?

还有两件与斯坦因有关的文物也非常有趣。1900年,斯坦因来到新疆和田县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丹丹乌里克属于古老的于阗国。斯坦因在这里发现了两幅奇妙的木板画。一幅是《鼠神图》(见下图),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过鼠王帮助于阗国王击败匈奴的传说,这幅画完美印证了这个传说。

另一幅就是故事中提到的《公主传蚕图》(见下图)了:中原的公主远嫁于阗时,在于阗人的请求下,公主违背了保密的命令,冒险将蚕茧藏在自己厚厚的发髻中,将丝绸工艺带到了西域。

 

这两幅画如今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最后说说东段。

 

关于东段敦煌的莫高窟,故事中已有浓墨重彩的描写,小课堂不再赘述,只想把给小主人公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微笑佛(北魏禅定佛)(局部)和黄道十二宫(局部)(见下图)贴给大家看——文字难以描述它们的美好,请大家静静欣赏,有机会亲身到莫高窟寻找它们,最好淡季去哦!

故事中有提到,敦煌不止莫高窟这一个佛教石窟群,在此我想给大家介绍另一个石窟群——榆林窟——的镇窟之宝,《水月观音图》。

 

《水月观音图》位于榆林窟第2窟,主室西壁门南北两侧各绘有一幅。大家看,这是北侧的观音,他背靠山石,姿态多么优美,多么悠闲自若,像在凝神遐想,又像在聆听世间的声音。整个画面素雅安宁,站在它面前,会不由自主丢弃心中杂念,远离喧嚣,彷佛来到深旷清净的奇域。

 

不仅如此,请大家注意下图的右下角,有没有看到两个小人儿?比起庞大的观音来,他们真的很小。仔细看,前边的小人儿光头光脑穿袈裟,后边的小人儿牵着马——还用我提醒吗?这是玄奘和石磐陀呀。可见在《西游记》诞生之前很久,就有关于唐僧师徒取经的种种传说了。

结束这期小课堂之前,再说两件事:

 

如果你对“商业精英、丝路桥梁”的粟特人感兴趣,不妨回翻一下本系列《奏乐的陶俑》,那一本的小课堂中出现了丝绸之路上骑骆驼的粟特商人形象。

 

如果你对潇洒的杜渡雁感兴趣,很好,杜渡雁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是杜环,到唐朝为止抵达西方最远的中国人。

 

这期小课堂就讲到这儿吧。更多的精彩还在后面,我们下期再见!



再次提醒大家,“奇域笔记”全套10册已全部问世,点击“阅读全文”即可直达当当购买(618,当然要买书)。带盒套装中另有精彩番外若干,我在不远的将来会贴到公众号上来。奇域相聚,不见不散。

扶萝邹出没
阅读,写作,教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