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评论
1月22日,8台崭新的岸桥在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通过整装运输、铺装临时上岸轨道后实现滚装上岸,这八大“金刚”将为洋浦港区注入新的生产力,年新增集装箱作业量200万标箱。
2024年,上海港迎来历史性时刻——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万标准箱,再创全球最高纪录。“5000万箱级”超级体量的达成,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跃上新台阶。
上海港的发展跃迁是中国港口经济兴盛的一个缩影。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港口也展现出强劲动能。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增幅创近7年来新高,年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1月15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4年,预计广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7700万标箱,创历史新高。据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货物吞吐量4.93亿吨,同比增长3%;集装箱吞吐量2328万标箱,同比增长5%,创历史最高水平。
过去一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保持一年跨越一个亿吨台阶的强劲势头;集装箱量超过4400万标箱,实现突破式增长。
在海南,洋浦港围绕其总体规划,从加快建设港航基础设施、加密内外贸航线、推动航运要素加速集聚等方面全面推进港口软硬件建设,加快打造海南自贸港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2024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00万标箱,同比增长9.2%,水运周转量突破万亿吨公里,跻身全国主要港口20强。
此外,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在2024年也首次突破40亿吨。
目前,我国港口作业效率、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能力均为全球一流。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0.4亿吨;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175亿吨,同比增长3.4%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港口是外贸的晴雨表,2024年多个地方的港口吞吐量创出了佳绩,体现出中国外贸整体韧性强劲。2024年前11个月,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3%。
2024年,宁波舟山港加快推进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如期完工,进一步释放港口潜力。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卸船泊位延伸工程获批对外启用,迎来全球首次“双40万吨世界最大矿船”同靠接卸;梅山港区10号泊位正式启用,助力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千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也由此成为拥有两座“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
数据显示,我国港口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24年1月至11月,港口建设投资达到1223亿元,同比增长6.9%。一大批重大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包括重庆、安徽等地在内河码头方面也都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建设。
日前,宁波舟山港六横港区佛渡作业区通航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浙江省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梅山、六横港区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佛渡集装箱码头项目规划建设7个20万吨级及以下集装箱泊位,远期预留2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量650万标准箱。建成后将与梅山港区共同形成宁波舟山港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泊位群,对宁波舟山港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1月8日,深圳港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此次开工的小漠港二期工程将对已建成的一期工程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将现有多用途泊位调整为汽车滚装泊位,未来可满足2艘9200车位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装卸作业需求,设计年通过能力75万辆。
1月22日,厦门则将加快推进海沧港区“两横三纵”货运衔接通道、东渡港区集疏运通道和翔安港区货运通道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积极推动厦门港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中心、翔安港区1—5号集装箱泊位工程等项目进展。
上海港第三座自动化码头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未来,上海港小洋山北作业区将新建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总设计能力1160万标准箱,预计2026年可形成初期产能150万标准箱。
港口码头,巨轮往来,装卸繁忙。我国不断涌现的自动化码头、智能化港口,正以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胶州湾畔,海风骀荡。1月1日上午9时许,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船笛绕港,不绝于耳,“东方澳洲”轮满载货物缓缓抵港。待船靠泊后,一场智能化的作业随即展开——只见多台桥吊从数十米的高空落下“抓手”,巨大的集装箱被精准抓起后稳稳放在自动导引车上。不远处,穿行于堆场内的高速轨道吊早已就位,将运抵的集装箱精准堆码、有序摆放。
行云流水的装卸作业背后,是自动化设施在显效。“全自动化码头自2015年开工,分三期建设,2023年底三期码头已投产运营。”山东港口青岛港有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前相比,码头作业效率提升6%,吞吐量提升15%。随着“东方澳洲”轮最后一个集装箱顺利装船,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60.9自然箱,第十二次刷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智慧港口”大屏上,船舶装卸、桥吊和龙门吊自动化作业、无人集卡往来穿梭的画面实时呈现。依托自主研发的“双芯大脑”,上百台港机设备实现精准有序调度,支撑起“千万箱级”生产计划制定和复杂任务管理。
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已完成多次重大更新,码头操作系统全面国产化,实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领域的多项新跨越。目前,该码头生产作业效率全面提升,单桥效率累计提升60%,在泊船时效率累计提升80%,2024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1%,首次突破码头设计年吞吐量,内贸外贸运力全开,“满负荷运转”“人等船”成为常态。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成全自动化码头52座,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