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报告】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报告(12.18-12.31)——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王文静 崔浩淼 赵楠

财富   2025-01-14 16:47   上海  
航运评论
HangYunPingLun

近日,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研究编制、龙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数据支持的《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报告(2024.12.18-2024.12.31)》发布。

一、全球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

【集运市场概况】需求端,2024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指数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并创下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高,全球制造业保持平稳趋升的态势。亚洲制造业PMI为51.1%;美洲、欧洲制造业PMI均低于50%,呈现不同的收缩态势。供给端,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远洋航线走势分化,综合指数平稳运行。太平洋航线受美东港口罢工风险等因素影响,出货量有所回升,运价涨幅较明显。
【供应链扰动事件】12月中旬以来,多国货轮在红海遇袭,马士基、赫伯罗特等主要航运公司陆续宣布暂停红海航线的运输,导致全球运价指数应声上涨。
【在港船舶数量分析】根据图表1可见,本期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的船舶数量分别为1941/454/1532艘,分别较上期环比增速为-2.2%/ -2.6%/-2.6%,日均在港、候泊和在泊船舶数量均有所下降。

【在港船舶时间效率分析】根据图表2可见,本期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平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分别为46.3/44.4/26.7小时,分别较上期环比增速为-0.3%/-0.6%/ 0.6%,船舶平均在港、候泊时间均有所下降,船舶平均在泊时间有小幅上升。

图表1: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走势
图表2: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走势
注:因“日平均候泊时长”中直接靠泊的船舶不参与计算,因此图中会出现“日平均候泊时长”大于“日平均在港时长”的情况,特此说明。

二、全球各区域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

1、中国大陆港口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有所下降,在港/候泊/在泊时间呈下降趋势。
2024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连续3个月稳定在扩张区间,中国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大陆主要港口(不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共27个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2.4%/-6.0%/-1.2%,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6.2%/-8.5%/-4.7%。本期中国大陆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的船舶数量和时间均呈下降趋势。
图表3: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走势
2、北美洲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呈下降趋势,日均在泊时间有所上升。
2024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显示美国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上升,提升了美洲制造业的整体恢复力度。
北美洲主要港口的日均在港 / 候泊 /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7.7%/-10.4%/-9.0%,其中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 -1.0%/-6.3%/4.0%。日均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上升主要是由于萨凡纳和科隆等地的日均在泊时间的上升。
图表4: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北美洲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走势
3、欧洲港口日均在港/在泊船舶数量呈下降趋势,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有所上升。
欧洲制造业PMI为46.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西班牙和瑞典制造业PMI均在52%以上;英国、法国制造业PMI继续在50%以下,且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德国制造业PMI降至43%以下。
欧洲区域主要港口的日均在港/候泊/在泊船舶数量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6.5%/0.7%/-9.1%,日均在港/候泊/在泊时间较上期环比增速分别为19.0%/28%/15.1%。本期欧洲区域的日均候泊时间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格但斯克和瓦伦西亚等地的日均候泊时间有所上升。

图表5: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欧洲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走势


附表:2024年第51~52周全球各区域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表现数据及环比增速

注:因篇幅有限,表中仅展示各区域主要枢纽港口近两周船舶在港时间表现数据,如有对更多港口的数据分析或定制化研究的需求,敬请联系。

 联系我们 

研究编制团队: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联系方式:021-62853850-8033
赵   楠,港口发展研究所所长        

大数据支持团队:龙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60603930
胡   云,大数据分析总监  
路   普,产品运营总监

版权声明
本报告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与龙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如需转载请与我单位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航运评论微信公众号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港口发展研究所
所长:赵楠 博士、高工
副所长:谢文卿
主要研究骨干:赵南阳 
研究人员:王文静 崔浩淼 王新明 陈嘉敏
主要报告产品:《全球港口发展报告》等
联系电话:021-65853850*8033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往期阅读
【资讯】每周数字航运快讯
【评论】外贸“新”风劲吹 稳量提质有支撑
【评论】港口经济动能强劲,去年全国港口预计完成货物吞吐175亿吨
【指数】洋山港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安全准点指数(1.10-1.12)

航运评论
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航运资讯,并对航运业深度分析,提供最前沿的市场报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