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评论
以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MSC)为首的班轮公司已开始下调亚欧运价。根据最新船司报价,海期航运方面1月8日晚指出,马士基二次调降今年第四周报价,至3400美元/FEU。航运分析公司Linerlytica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马士基已采取攻势,成为首批大幅削减运价的航运公司之一。由于马士基采取了激进的定价策略,这也促使MSC地中海航运下调报价至3840美元/FEU。紧接着,达飞(CMA)、海洋网联航运(ONE)、现代商船(HMM)等船公司的线上报价纷纷下调,大柜定价在3700美元至4600美元不等,东方海外(OOCL)部分航次则推出特价大柜定价3950美元。1月第三周至第四周,欧线即期市场运价的走弱速度超预期,周均跌幅约500美元/FEU。对此,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表示,目前的确是有价格战的迹象,主要还是年前货量减少,船司有降价揽货的意愿。
当前,欧洲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供求平衡情况不理想,市场运价小幅下跌。上海航运交易所1月3日表示,欧洲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较为缓慢,制造业PMI长期位于荣枯线以下,主要国家德国增长陷入停滞的局面。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位徘徊,导致消费数据表现略显低迷,在新一年欧洲经济将继续面临考验。运去哪方面观察认为,目前欧地线舱位较为充足,预计欧地线运价在1月中旬左右向下微调,因货量低于预期,船东节中或减班控舱。进入2月,部分运价或大概率进一步下行。Linerlytica在上述报告中指出,班轮公司正在下调1月份的报价,以填补即将到来的春节后的淡季航班。中国农历春节假期处于常规需求淡季,欧线货运需求基本在1月上旬逐步见顶,降价揽货是行业常态,预计节后还会继续降价。
由于欧线运价已经正式进入下行通道,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也整体呈现出相同走势。1月9日前,盘面整体情绪偏空,EC2502更多进行交割估值定价,EC2504基于其常规淡季属性和现货走弱背景承受更多空配压力,近月合约整体表现偏弱,远月则更多跟随地缘变化维持宽幅震荡。
1月9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出现异动,午后大幅拉涨。其中,EC2502收涨3.24%,报2056.0点。EC2504、EC2506合约分别收涨2.90%、1.29%。
对此,南华期货分析师在1月9日报告中指出,期价低开,一方面来自船公司继续下调欧线现舱报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美东港口罢工对欧线带来的潜在影响因最新协议的签署而暂时消弭。
而之后期价大幅抬升,雷悦则认为,是因为市场本来预期马士基会三次调降第四周报价,但是最新决定维持不变,因此盘面悲观情绪有所修复。
就市场供需情况,根据海期航运整理的船期所得,2月份较1月份的周均运力将有所下降,3月回升。2月初是新旧联盟交接的关键时间点,多数新联盟的首航将在今年第7周逐步开始,届时其新定价策略和揽货方案也会逐步清晰。联盟重组标志着集运市场变革时代的开始。除了海洋联盟保持稳定外,2025年2月起,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组成双子星联盟,MSC独立并与阳明海运、ONE、HMM组成的PA联盟在部分欧线上合作。
马士基方面表示,2月就要开始慢慢切换到双子星网络,现在是保证平稳过渡。但市场普遍认为,新网络布局期间,各大新联盟存在争抢市场份额的动机。价格内卷的背后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国投期货分析师在2024年12月26日的研报中指出,双子星联盟将主要采取“枢纽—辐射网络”的方案,通过支线船转运触达非枢纽港口;MSC则力争实现更多港口的直挂,形成更为紧密的航线网络。对于货主而言,直挂模式意味着时效性、稳定性更好,货物损耗风险更小。因此双子星联盟则在线上系统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报价策略来完成揽货目标。而就欧线未来整体运价走势,雷悦预测,在不复航的前提下,以季节性分析,即期欧线运价下行态势有望在4月企稳,6月后进入旺季将呈现常规季节性波动。当前,红海绕行后的航线已经形成稳态,可以视作一条新的航线,因此可以说受红海扰动的欧线价格已见顶。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平台注明“本文采自: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并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本平台是一个提供航运咨询、市场报告、免费论坛讲座和深度好文分析等的非盈利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但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