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日报》“三衢记录”版报道了 对衢州二中1983届校友夏景林的采访。现全文转发如下。讲述:夏景林 整理:赵凯怡
肝癌曾被称为“癌中之王”,通常晚期病患只能存活3至6个月。即便使用国际公认有效的靶向药,其疗效一般只能延长2个多月。而衢州二中1983届校友、原上海校友会会长夏景林带领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教授团队首次发现和提出“鸡尾酒疗法”的免疫化疗协同作用,为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晚期肝癌患者带去了新的希望。数十年来,夏景林校友带领团队一直在为晚期肝癌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综合治疗方案。“医生就像军事指挥家,治病救人也像带兵打仗,要了解敌情、知己知彼,要想好怎么打,什么时机打。”这是夏景林校友在教学、科研中的常用比喻,“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常规思维束缚,要敢于突破、出奇制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夏景林校友是如何带领团队打赢一次又一次硬仗的。2019年夏景林校友回访母校并开设讲座。刘惠震摄
2023年,夏景林校友参加学校在上海举行的衢州二中上海校友会聚会中所摄。夏景林校友为原衢州二中上海校友会会长现荣誉会长。刘惠震摄
姜铭老师说:“做医生好啊,不管什么年代都需要医生,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有饭吃了。”是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从此有了学医的想法。1983年的夏天,我坐在衢州二中教室里,在窗外的阵阵蝉鸣声中,满心欢喜地将5个高考志愿都填了医学专业。而后又根据班主任老师的建议,将第一志愿填了温州医学院医学系,也就是现在的温州医科大学。 快开学了,我带着大包小包一路向南,踏入温州医学院。入学后,我才知道自己的分数远超温州医学院录取线。旁人为我感到可惜,都觉得我的志愿填偏了。我不以为然,“既来之,则安之”,是金子到哪里都是一样会发光的。其实我现在回过头想想,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很快投入到医学知识的海洋中,晦涩的术语我一遍遍读,直到背下来;复杂的解剖图我一次次画,各个器官的相对位置、结构,我都烂熟于心;疑难的案例我追着老师问,我觉得学习就是要通过一个问题,把相似的一类问题都搞明白,就是融会贯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熟能生巧。终于,1988年的夏天,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开启了从医生涯。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我整天幻想着穿着白大褂坐在诊室里看诊、写病历,为病患解除痛苦。但事实上,我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衢州卫校教书。走上三尺讲台,我的心情有点复杂。并不是说教书不好,只是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轨道不一样了。不过,我很快又想明白了,教书可以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扎实。说不定将来,我还有机会当医生呢?课堂上,一本内科书、一本外科书,全部我一个人上到底。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我也都教过一部分。教学之余,我还主动跑到衢州市人民医院做临床实践。四年下来,理论和实践,我都有了,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完成了医生的规范化培养。 1992年,我抓住了报考研究生的机会,选择了自己比较偏好的内科,成为了上海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专业的研究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教书何尝不是一种积累。正是在衢州的这四年,为我日后的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以肝癌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课题
被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报道过
我主要的方向是肝癌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在大咖云集的校园,我幸运地遇到很多良师,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我的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他的肝癌研究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开始做健康科普的医学专家之一,也是国内全科医学的创始人,还非常擅长绘画、写作、演讲,是很有情怀的人。原上海医科大学校长、肝癌研究所所长、著名肝癌外科学家汤钊猷院士,也在我学习的路上不断指点我。硕士加博士,我在上海医科大学读了5年书。跟着一批名家,我学到的不仅是科学的思维、人文的关怀、敬业的精神,更有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勇气。1997年,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内容主要研究肝癌的血管生成,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研究与临床肿瘤学》(Cancer Research &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这在当年来说,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就是这样的原因,新华社和央视也以《治疗恶性肿瘤又有新方法》为题进行了报道。 近年,我的研究也还围绕抗血管生成方面。反映亭是上世纪60年代左右用于妇女怀孕止吐的药物,有很强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所以会导致婴儿畸形,四肢非常短,样子像海豹,也称“海豹儿”。胎儿血管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肿瘤也是靠血管生存的,所以我就联想到把这种药物用于肿瘤治疗。毕业后,我继续留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一边做临床,一边做研究,目的都是围绕如何提高晚期肝癌的疗效,实现自己做医生的志向。2000年,我晋升了副教授,这意味着我可以独立带组开展肝癌诊疗工作了。很快,第二年我就开始研究如何改良介入方法,用于那些诊疗指南认为不能做介入的病人,而且效果更好。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上穿刺,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把导管插入到对肝癌供血的动脉,打入化疗药物并将肿瘤血管堵住,一方面发挥化疗的作用,一方面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诊疗指南都把介入治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说,介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肝癌治疗方法,是肝癌的基础治疗。 通过7年的研究发现,联用抗病毒治疗可以使肝癌的两年生存率提高21%。这期间,也因为取得的成绩,我成为了正教授。上门求医的患者真的很多。我记得,2017年,一位患有肝细胞癌的女士找到我们团队。她在产后50天的时候发现25厘米的巨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总胆红素是正常人的近10倍。这个数值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她告诉我,很多医生都告诉她,已经没有治疗办法了。我和团队接诊后,结合以前的经验,仔细分析了报告,决定为生命垂危的她做介入治疗。50天后,患者的肿瘤最大径缩小了3厘米,我大致计算了一下,肿瘤体积缩小了33%。还有很多指标也有了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从不能自理到可以自理,甚至行动自如。治疗后,这位患者于3年零2个月后去世。也许有人会说,延长3年多的时间,有意义吗?但是根据国际指南,肝癌接受靶向治疗,延长的生存期仅2.8个月,她当时的体质也不能接受靶向治疗。所以对于我们医生来说,都是觉得很不容易的。而且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3年的时间,有着很多意义。这位患者就告诉我,3年,让小孩子的记忆中有妈妈的样子了,而不是只能看着照片说“这是我妈妈”。她也如愿陪伴孩子度过了一段宝贵的童年时光。这位患者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杨女士通过记者找到了我。她因病情严重,家乡的医院和全国数家著名医院的专家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只能考虑一下临终关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给她开了去另一个世界的“通行证”——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存活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 我了解基本情况后,告诉她,只要有体力坐飞机来上海,我尽快为你治疗!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决定疗效。我们变先治黄疸这个标,为先治肿瘤这个本。在第一次介入治疗后的第4天,肿瘤最大径缩小了1厘米,哪怕缩小一条缝,黄疸就会降下来。通过两次介入治疗,肿瘤直径从20多厘米缩小至13厘米左右,为后续切除肿瘤创造了机会。思路的转变,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杨女士健康、快乐地生活,今年是她肝癌治愈的第6年。她和女儿还给我写了信,信中是抗癌心得和深深的感激。这样的信,我其实收到过不少,但看后还是很感动。正在手术台前忙碌的夏景林(左)。
我所说的案例,在很多教科书上是不可以用介入治疗的,甚至在很多专家看来,这都是禁忌。但我常常在想,“不能”是基于常规的判断“介入会加剧肝功能损害”,“能”是基于大量实践的思考“药物打到肿瘤内,对肝功能的损害非常有限”。 当医生要有哲学思想,我始终觉得要勇敢突破所谓的“禁区”,打破所谓的“常规”。当然,仅有勇气、敢做是不够的,我的底气来源于我们团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积累,以及成功经验。我们不仅要敢做,还要做成功,让患者活下来,这是硬道理。后来,我们又从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中得到灵感,研究出了肝癌三联“鸡尾酒疗法”。从实践来看,治疗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从业以来,类似以上这些“超常规”“闯禁区”,或是别人不敢做的疑难案例,我们已经做了上千例。最近我们的研究还发现,通过基因组、代谢组学分析,把肝癌分为四个亚型,不同亚型有不同的治疗策略,这样可以实现用药更精准。我们为绝望的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救治患者,特别是救治其他医生认为救不了的患者,让我充满成就感。一路走来,我始终相信,没有一种指南可以包罗万象,站在患者的角度,不拘泥于常规,为每一位患者找到“最优解”,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他们的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最高的追求和最大的幸福!我的工作简历很简单,一行写的是衢州卫校,一行写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转眼,我在上海已经待了32年了。 每每遇到来自老家的患者,听到熟悉的衢州话,我总是会忍不住多问上几句,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帮助。2013年,我邀请了12位在上海各医院工作的衢籍医疗专家加入柯城区人民医院的名医工作站,涉及肝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骨科、消化科、胸外科、心内科、泌尿科等学科,成立“上海名医工作站”。2015年,我又和同仁在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为家乡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便利。在母校衢州二中六十周年校庆活动上,在熟悉的一草一木间,我想起了填了5个医学专业的自己,不禁感慨时光荏苒。于是,我发动了上海校友捐款,成立“申安奖学金”。“申”代表上海,申安的谐音心安,让奖学金能为学习优异的贫困孩子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夏景林(右三)带领学生开展科研。
我回过家乡讲课,讲解肝癌的医疗现状、如何预防以及健康生活。只要家乡有需要,我就上海和衢州两地跑,坐诊、带教、研讨,我都愿意倾囊相授。最近,我又在“突破”自己,我把遇到的一些疑难案例做成了公众号、视频号,和患者、同仁交流分享,还想把疑难案例整理出来,写成一本书,这本书既有医学知识,也有患者和家属的述说,应该是集医学、人文和科普于一体的。作为一名医者,所有的“突破”,本质上都是希望大家的生活更健康、更幸福,这也是医者的意义所在。
新闻链接:
写给夏景林医生、史颖弘医生:20厘米巨型肝癌患者“从绝望到重生”| 8·19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给医生的一封“情书”
原文刊登于衢州日报第13268期04版
编辑:范少杰
排版:周木木
审核:周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