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城山居回首地质人生

文摘   文化   2024-09-06 06:00   四川  

《蜀光人物》 第一集

建校八十周年

张伯苓接办蜀光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蜀光中学校 蜀光中学自贡校友会 编



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青城山居回首地质人生


张云湘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欢庆解放,意气风发,但面临的是旧政府丢下的一个烂摊子。百废待兴,地质战线责无旁贷的紧迫任务就是寻找油、气及恢复和发展生产所急需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我于1945年在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留任助教,解放后进入西南财经委员会所属西南地质调查所,先后任一级调查员、地质队长。1950年至1951年,初出茅庐的我,就参加了乐山、自贡三个石油远景地区的调查评价工作。首先在犍乐石油勘探队开始了犍乐地区石油普查。那时,地质战线人手异常匮乏,组队时全队地质技术人员只有3人,队长崔克信于1951年春奉调随军进藏执行科考任务后,我继任队长,全队地质人员包括我在内就只有两人了,却承担起了队上的全部地质工作。我俩夜以继日地苦干、实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犍为乐山地区石油普查任务后,于1951年下半年即马不停蹄转入自贡邓井关地区地质勘查。

我本是当年荣县所属贡井人,1941年19岁时高中毕业于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照南开模式接办的新蜀光。如今,一踏上家乡富荣盐场的土地,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情和效力桑梓的责任感不禁油然而生。新蜀光就读的高中三年,我深受“公能”校训的陶冶,蜀光精神的磨砺。如今还乡为之找卤源、找油气,真是再苦再累也心甘。邓井关黄坡岭一带,素来贫瘠干旱,民谚说:“有女不嫁黄坡岭。"我们奔忙在这一片黄土高坡上,进行野外地质考察。餐风露宿,日晒雨淋,迅速完成了自贡邓关地区颇具油气盐卤资源的远景评价。1958年大跃进,一座新兴的邓关盐厂就巍然建立在昔日荒凉的黄坡岭上,验证了当年我们地质队员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成果。自此,邓关盐厂作为盐都自贡的又一井盐生产基地,为人民生活的需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六七十年代,四川省地质矿产局二大队在荣县井研地区寻找钾盐的过程中发现了长山盐矿,并在“文革"中完成了勘探,提交报告,证实为一特大型盐岩区。我作为当时地质矿产局的技术负责人,自始至终对该矿区的地质工作部署和进展,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具体指导。当年自贡适时建成的另一大型井盐生产基地长山盐矿,至今仍属盐都赖以生存的命脉,其远景规划甚至可开采上百年。

为保证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重庆钢铁厂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我作为勘探队长,于1952年对綦江铁矿进行了详查勘探。1952年,是我们党夺取政权后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夕。为了恢复和发展祖国大西南的这个钢铁生产基地——重钢,早在1951年初,西南地质调查所就在该区开展了工作,但只开动了一台旧钻机。为了加速勘探进程,我受命调入该队。地质调査所要求我们扩展矿区工作规模,增开钻机,尽快完成该区土台矿段的详查评价及全区的地质普查。当时,这里的地质勘探人员也同样奇缺,队里包括我这个队长在内也只有3名我一方面要和两位队员一道进行全区地质调查及矿段的地质工作,另一方面还要负责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钻探培训,组织人员对钻探、发电、机修等一系列设备开展运输、安装及施工。那时,没有平坦的公路,只能发动职工,依靠当地农民支持,在乡村小道上人拉肩扛,将上百吨物资运到工地。就凭着当年地质勘探队员火一样燃烧的激情,钢铁般的意志,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增开3台钻机的任务,从而仅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土台矿段的地质详查,基本上查明了土台矿段的储量远景,并对其他的麻柳滩、白石潭、大罗坝三个矿段作出了远景评价。在年年岁岁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重钢的日日夜夜里,人们目睹钢花飞溅的雄伟生产场面,总是激动不已,但在这个场面背后自始至终响彻着的一首壮烈的“地质勘探队员之歌”,同样叫人荡气回肠!

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根据党中央关于地质工作要大发展的指示以及地质部决定在全国开展首轮大规模普查找矿的部署,我在1953年,用半年时间率队完成了四川石棉矿的详查,确认该区为一特大型纵纤维石棉矿床之后,1954年又率队在峨眉、洪雅、荥经、汉源、峨边县之高山峡谷无人地质空白区展开了普查找矿,不仅基本查清了区内地质构造情况,还发现了汉源团宝山铅锌矿、峨边轿顶山富锰矿,详查评价了洪雅龙虎凼铁矿。随即于1955年3月,当海拔3000米以上团宝山矿区积雪尚未融化时,我和地质队员一起,就在山上搭起了竹窝棚,垒起了简易炉灶,开始了多项地质地表、测量、槽探取样等工作。在汉源县的大力支持下,从大渡河边到矿区几十里的地段,边修便道,边用人扛、马驮把成千吨物资器材、机器设备运到了山上。7月初,就在矿区部署和展开了钻探、坑探及其他各项工作。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中型铅锌矿的详细勘探。1957年向国家提交了四川第一份有色金属矿的优良报告。与此同时,还培养锻炼了一批新中国新一代年轻地质工作者,并积累了丰富的地勘工作经验。

50、60、70这三个年代,围绕攀(攀枝花)西(西昌)地区“三线建设”,真可以说是我地质人生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付出了我全部精力。1957年,我作为刚改组的四川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受命兼任力马河地质勘探队主任工程师,上级要求我们保证会理力马河镍矿于年底前必须提交能供设计的地勘报告,于1958年投入设计建设,以满足国家对镍资源的急需。在全队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时完成了勘探任务。我国第一个镍矿生产矿山,迅速地建设起来了,填补了镍资源空白的历史。1958年,在当年大跃进的战鼓声中迎来了第一个“三线建设”高潮。其时,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在西昌组建了"西昌工业建设委员会”。与之相配合,省地质局决定成立“西昌地质综合普查大队”,我调该队任主任工程师。这个应运而生的“普査大队”,规模最大时曾达一万余人。在“文革”前的五六年时间里,我与大队的广大职工一道,含辛茹苦,对原西昌专区及凉山彝族自治州20个县约6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大面积普查找矿、勘探和区域地质调查,发现和评价了多处矿产地带和新的矿种。并据此主编了“成昆铁路沿线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为三线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1964年,三线大规模建设上马。地质部及四川地质局决定组建西昌地质工作指挥部,从广东、福建、浙江及四川省内其地区抽调了多支地质队进入攀西地区加强工作。我被调入该部任技术负责人。此后3年中,我在组织指导全区地勘工作的同时,还多次参加中央规划组的规划工作,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和提供了本区矿产资源、地质构造及地质地震方面资料,以及对地勘工作部署的建议。1966年5月,我奉调回局任技术负责人,协助总工程师分管攀西地区工作。不久,四川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此后8年中,我仍冒着批斗及生命危险,在地质局军管会及西昌军分区支持下,多次深入攀西所有地勘工作矿区督促、指导工作。完成或基本完成了4个超大型钒钛磁铁矿,近20处富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煤矿及冶金辅助原料矿的详勘或评价。不仅保证了“攀钢”1970年出铁的要求,而且经过大量地勘工作证明:“攀钢"生产需要的主要矿石--钒钛磁铁矿的资源远景达百亿吨以上,成为我国除鞍山以外的第二个铁矿丰富区,同时,又是一个我国黑色、有色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相当配套的、具有综合开发潜力的工业经济区,当是三线建设的中心。

80年代,我作为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全面组织、指导完成了二十余处磷、硫、盐、金、银、铅锌、铀、芒硝、锶(天青石)、汞、煤等大、中型矿的勘探;完成了四川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四川盆地及周缘山区水文地质调査;三峡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评价,以及钒钛磁铁矿、城口锰矿、马边磷矿等四川特色大型矿区矿石的综合利用研究,保证了川西、川南等工业区及其他工农业建设对矿产资源及工程建设的要求。

回首地质人生,从1941年赴重大进入地质专业到1993年底退休这五十多个年头,我一直是在四川这块家乡的土地上度过的。可以说,四川的山山水水和主要的矿区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然而,“江山如此多娇”的天府蜀地,解放前却有不少地质“空白区”,经过五十多年地质工作的努力,全川地质情况已基本掌握,主要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也已基本査清。应该说,四川的地质工作者(本人也忝列其中)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给予的重托,完成了那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地质工作者为祖国作出的贡献,不仅转化在经济建设上,还表现在学术方面的著书立说上。就我个人而言,主要著作就有:《四川省会理力马河钢煤矿床成矿规律的初步探讨》(1958年中国地质月刊第六期);《中国攀西裂谷文集(第一、二、三集)》(地质出版社1987-1988年);地质专报第五号《攀西裂谷》(1988年地质出版社);“Payxi Rifits Qcodyndmies”(1989年地质出版社);《80年代四川地质矿产科技工作新进展》(1992年四川地质学报第三期);《中国矿床发现史》(四川卷·1996年地质出版社);《四川省经济地理》(协编,1985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在此期间,还主持完成了“六五”国家攻关项目“攀西裂谷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对矿产控制”研究,完成三个论文集及《攀西裂谷》科学专著中、英文版的编著和出版,这项成果获1986年国家表彰,并被评为1988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与此同时,党和人民对我的地质工作业绩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并给予了很高的荣誉。1956年原西南地质局即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证书;1994年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获第四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自1956年当选为汉源县人大代表始,1959、1963年先后被选作四川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到1964至1992年连任全国人大第三、五、六、七届代表。1981至1983年先后作为国家科委、四川省科委裂谷地质考察组长,率考察组赴原联邦德国及东非肯尼亚、赞比业、坦桑尼亚等国进行地质考察及学术交流,提交了相应的考察报告。1999年,四川省投予本人“四川省跨世纪杰出老人”称号。

我晚年80高龄与几位蜀光校友结伴于青城山麓乡居。回首往事,忆及当年在蜀光高中毕业时,数学教师杨秉钧在我们1941级《毕业纪念册》上的题词“自强不息”这四个字的谆谆教诲,在我一生工作中始终激励着、指引着我,奋斗不息。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这正是我地质人生最精确的概括。

新文化视界
致敬不凡
致敬平凡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