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巍巍终南山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召开了一场为阎纲先生举办的93岁寿辰暨文学创作座谈会。
那一天,阳光洒在关博院的青砖黛瓦上,为这个特殊的日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在热闹的蝉鸣声中,王维府第·诗佛堂里,迎来了今日的主角——阎老先生。房间里井然有序的布置、精美的花束、做成寿桃与福袋样式的寿馍、甜美的蛋糕……都为这场活动增添了幸福喜悦的气氛。
来的是亲友、学生,无不为阎老的为人为文感到钦佩。在此之前我便十分欣赏阎老先生的文章,用四个词语概括,便是真诚与纯粹、勇敢与热忱。那日一见,果然文如其人,倍感亲切。在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上,阎老从始至终挺直脊背,坐得十分端正,精气神十足。
在座谈会上,我又了解到阎老对家乡的热爱,他为我们讲述了在外怀念家乡的忧思,以及终于回到家乡的激动。他说等到离开这世界的那一天,要把骨灰撒一半在故乡的九嵕山上,另一半撒在北京的护城河中,不占人间一分地。满座宾客皆为阎老先生的真性情所打动,眼眶湿润。阎老身体康健,虽无“三高”,却有“新三高”:寿高、文高、德高。六字概括,精确无比。阎老先生年近期颐仍坚持写作,从未放下笔杆子,且呕心沥血地扶持后辈,即使功成名就,依然保持初心,未曾随波逐流;精神矍铄,一双眼清澈明亮,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岁月无情也有情,在此衷心祝愿阎老福寿绵长、吉星高照。
阎老先生与勇超先生之间的情谊同样让人为之动容,两位先生互相欣赏,他为王先生提的字,“大道低回”它寓意着对真理和深刻内涵的追求是一个渐进的、需要不断反思和深入挖掘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正是王先生四十年如一日倾心民俗文化事业的真实写照。
我为能亲身见证这样的时刻而感到无比荣幸,这场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人情的温暖和传统美德的力量。我希望这样的文化传承和敬老尊贤的美德能够永远延续下去,如同那终南山的巍峨,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传承着永恒的精神。
【END】
文字 | 张璇
图片 | 周圣哲
排版 | 张璇
审核 | 王小兰 何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