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大美关博•中元节暨农历
七月十五古会在高山仰止文化广场举行
“天高云淡正初秋,近水远山俱莫愁。
大美关博宾客聚,化人弘道上层楼。”
8月18日上午,南五台山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高山仰止文化广场,群贤毕至,老少咸集,省内外多领域代表、专家、学者围绕中元节和农历七月十五古会的相关话题作了精彩发言。随着活动的进行,天空阴云淡开,已近正午,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由关博院、灏文书院主办,大风诗社、神农诗社协办,三乐园承办,大风诗社秘书长王小兰、神农诗社秘书长韩伟峰主持。
活动一开场,文化学者、书法家薛方复先生赠送并展示了他为本次活动题写的两副书法对联:“四海扫除,五谷丰熟。庶宁其业,国富民殷。”书法遒劲有力,内涵深刻,以此祝福民俗文化事业节节高升,祝愿祖国繁荣富强。紧接着,关博院非遗办公室主任梁挺展示了王勇超先生为本次活动撰书的《中元节暨七月十五古会感怀》诗一首:亿兆生民俱有根,谁人祖籍不农村。许国虽坚鬓已斑,岭北经岁望南山。两位先生精妙的书法作品为我们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也让参会嘉宾对今天的活动备受期待。
灏文书院院长助理王栋的致辞,从民间、佛教、道教多个层面解读了中元节的渊源和习俗,又紧密结合这次活动的初衷,表达了中元节敬祖尽孝、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意义和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省政府非遗保护评审专家、省仓颉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功振先生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道,他分别讲了三元节及其意义,讲述了中元节之所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的根源,在于它包含了感念土地、扬善、孝道等文化内涵,是儒释道的结合,诠释着中华民族尚善重道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家庭建设、社会治理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关博院举办这次活动,包括之前的七夕活动等,都是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在这里产生影响,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助力家庭建设,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薛方复先生讲到,中元节是个重要的节日,也是期盼丰收的节日,关于中元节他主要讲了三敬,第一敬是:敬天地、敬鬼神、敬祖先,启示我们要不忘祖先,不忘孝道。第二敬是敬王勇超先生,敬他给我们大家提供这样既有硬件又有软件的好的环境,供大家学习、研学,传播民俗文化,这不仅是对民俗文化方面的贡献,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第三敬是敬自己,他引用了王勇超先生的一句话“当前我们不管是谁在舞台上都是历史的选择”,他倡导我们在当下的社会要做好自己,不要抱怨,不断为事业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系主任、教授陈琦先生十分感慨地谈了他此行来到关博院的三点感受。第一是感恩,结合他自身的医学和教育的经历,他认为医学和教育工作缺少文化的积淀,他初次来到关博院,遇到了和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第二是“清静之境,缘圆之源”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感受,第三是“温故而知新”“德厚而流光”,正是因为这些留下的古建筑、沉淀下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才知道怎么去创新,中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厚德载物才可以源远流长,我们发展文化一定要把传统文化重视起来。
陕师大文学院原院长、研究员、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樊列武先生,从阴阳、土地崇拜的农业文明发展角度阐述了中元节的起源。他提到,中元节实际上是人、鬼、神共同的节日,这个节日里包含了很多民俗文化活动,中元节的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既倡导儒家的孝与仁爱,又倡导了道家的善,同时包含了佛家的轮回说,文化内涵意蕴丰富,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此外,他还讲到,在汉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以及日本等这些国家过中元节,他们已经把中元节的仁爱发展为一种慈善。所以,他呼吁以后我们中元节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从这个方向发展,把仁爱推广传播出去,最后他再次感谢王勇超先生在关博院举办的这个活动,实际上这就是仁爱的体现。
西安市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铁泉先生首先讲了中元节的起源,他认为,中元节的主旨就是祭奠前人,庆祝丰收,让大家感恩上苍,积德行善。其次,他还追述了关中平原的地域流变、历史发展,倡导我们要不忘历史,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
茶文化专家、省茶人联谊会会长、神农诗社副社长韩星海先生真诚地表达了对关博院办此活动的感谢,他回顾了自己小时候过中元节的体会,并从农业生产和庆祝丰收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元节和古会的文化内涵。
专程从临潼赶来的著名书画家、理论家王庆先生对先前专家学者的发言深有感触,他说,通过其他嘉宾的发言了解、学习到了中元节相关知识。他论述了道教和道的关系问题,并给关博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关博院组织召开关于道和道教关系的理论研讨会,二是建议王先生整理自己的理论文章,形成体系和系统观点。
国家一级演员、西北春晚总导演、神农诗社副社长王科学先生讲到了中元节的习俗,并分享了他小时候过古会的经历,提出孝道是戏剧的主旨,呼应了中元节的文化内涵。最后,在现场为大家清唱了《张连卖布》,为本次活动助兴。
文化学者、神农诗社副社长易鹏先生讲了中元节的来历、传说和节日习俗。此外,他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肩负起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和使命,跟随王勇超先生的脚步,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而奋斗。
长安二中原校长高小荣先生讲到了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在年轻一代心中缺失的现状,他认为,学校重视了知识而忽略了文化,我们要抢救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去。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李海民先生阐述了中元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高度评价了关博院的工作,并强调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文化学者、大风诗社常务副秘书长郭安民先生讲了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点放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特别强调了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保留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尊重和记忆。
西安金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丰先生表达了对王勇超先生的敬仰之情,他希望从陕西辐射,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文化的瑰宝,并即兴创作了诗一首:七月十五气象新,长安自古多贵人。关博院中群雄聚,围茶共话中华魂。
优秀教师、大风诗社副社长郭博勇先生主要讲了佛教盂兰盆节的来源,从由来、精神内核、意义、习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元节。最后,他以一首诗作了他精彩发言的结尾:中元鬼门今日开,蝉鸣呜咽纸钱裁。孝子坟前三敬酒,尊容难见泪两腮。
西安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神农诗社副秘书长杨轩先生表示要向各位老师学习,回忆了过去长安古会的场景。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邹少陶先生表达了对王勇超先生、王顺利先生、参会的老朋友、专家学者的感恩之情。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顺利先生主要介绍了中元节的悠久历史、传统习俗、中元节的作用与重要意义,提倡我们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嘉宾宋建军和郭斌强谈了各自参加活动的思考和感悟,表达对王先生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文化志愿者王英侠女士为大家朗诵了王先生诗作《大风歌》,倾情吟唱了《兰亭序》,白晓莉女士为大家献上歌曲《你家在哪里》。
活动最后,中华文化遗产民间抢救保护弘扬传承第一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协顾问、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名誉主席、大风诗社社长、关中•黄河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勇超先生作了总结讲话,他的讲话饱含热情、引经据典,结合现实,引起现场嘉宾的思考和共鸣。他认为,中元节是一个感恩节,感恩列祖列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感恩今天美好的生活。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的专家教授责任重大,要教化年轻人、引导年轻人、让年轻人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知道我们的根源、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说,我们要信道、学道、修道,我们要敬畏万物,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生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谈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们要对生命的三个阶段有正确的认识,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不断迎接生命的挑战。
关中八百里秦川,人杰地灵,有大量动人的故事,关博院的建设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添砖加瓦,关博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越办越好,形成了一种力量,这力量就是在推动我们积极地传承传统文化,就是在不断地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后,王先生倡议我们要学习老前辈身上这种为文化事业竭心尽力的精神,他代表三秦大地的民间文化工作者及关博院全体同仁向老前辈们致敬、学习!
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一致表示,本次活动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节庆文化的大力弘扬,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感念先祖、心怀感恩来面对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对良好家庭家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传承中华民族的德孝文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END-
文字 | 祁霁 张璇
图片 | 张璇 祁霁
排版 | 张璇
审核 | 王小兰 何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