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师资培训班学员抵关博院考察学习

旅行   2024-08-05 18:11   陕西  

“非遗进校园”

师资培训班学员抵关博院

考察学习


8月4日上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协办,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承办的“非遗进校园”师资培训班的近百名学员至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天公作美,酷暑的阵阵小雨带给关博院一片清凉,清凉中古色古香古韵悠悠,原汁原味园林幽幽,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班学员们感到神清气爽、陶醉其中。

无论是成果卓然的专家教授,身怀绝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是耄耋之年的民间文艺大家,崭露头角的90后新秀才俊,他们漫步在古树名木怀抱的自然园林中,徜徉在“民间故宫”的古建群落内,穿梭于“地上兵马俑”的石雕丛林间,遨游于“民俗大观园”的美景里,陶醉于“黄土地上的摇滚”天籁之音中,体验于“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习所中,无不感到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大受启发、大感震撼、大有收获。

据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加民先生介绍,继去年中国民协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功举办第一期“非遗进校园”后,今年接续的第二期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和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承载着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众多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

因而,今年选择在陕西开展此项活动,旨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进行丰富完善,要把这个活动持续做下去,做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品牌活动。今天来到久闻大名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这座久负盛名的研学观摩基地,实在倍感亲切和自豪,王勇超先生是我们协会的老副主席、现在是民协的顾问。他为陕西乃至中国民间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向他问好,向他致敬!

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弘告诉笔者,在关中这片神奇的历史厚壤、文化沃土上诞生的关博院,是关中建筑文化、雕刻文化、民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数万件珍贵藏品是关中地区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来到这座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知识与实物,典籍与故事,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鲜活演绎的极富魅力的大学校,此次学员们的考察学习之旅是何其有幸,所见所闻是何其独特,所感所悟是何其深刻,讲解员是何其专业敬业,可谓有幸邂逅,此缘深深;铭记脑海,终生难忘!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吉菜代表性传承人、吉林工商学院二级教授、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夏金龙先生学养深厚、内心丰富、情感细腻,他深有感触地说,有幸走进关博院,就注定了这次考察学习之旅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踏入博物院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大门,走进了关中地区的历史长河。馆内丰富多样的民俗藏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先辈们的智慧。那些精美的明清古民居,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的图案展现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从庄重典雅的大门到错落有致的院落,从精致的屋檐到古朴的屏风,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叹古人建筑艺术的精妙绝伦。民俗器具的展示更是让他对关中地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地了解。古老的农具、纺织工具、交通工具等,它们不仅是生活的工具,更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这些器具见证了关中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更是让他感受到了关中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那激昂的唱腔让他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韵味之中。参观过程中,他不禁思考,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递着先辈们的价值观和情感。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不被遗忘和流失,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总之,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此行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珍视之情。他相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博院的古建很有地域特色,石雕、砖雕、木雕的美术元素很足,每座宅院的楹联就是关中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体现。” 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兰生葫芦烙画项目传承人张光生说,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和华阴老腔大戏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从地域性的从民俗、民风、民艺、民情开始。希望以后再来深度体验这里的非遗文化和技艺。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麦秆画传承人杨淑芳女士说,置身这座博物院,耳畔的鸟语蝉鸣,眼前的景致气象,手抚的质感深沉,让她脑海中自然闪现出诸如古色古香古风的词语,同时仿佛跨入了一条悠长的时光隧道。这种恍然隔世之感,让今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人勤劳勇敢、尊师重道、崇文尚德等传统美德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工匠精神。

来自湖南岳阳的柴涵钰小朋友,跟随妈妈也来到关博院参观学习。笔者注意到,欢快的步伐、好奇的眼神、兴奋的心情,一路相伴相随着几名小学生。所谓优秀的非遗文化是历经岁月沉淀、时间淬炼的成果,是传承千年不灭的精华所在。在一代代的薪火相传中,祖国的非遗文化一定会愈来愈绽放出时代的芳华。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关博考察学习之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认知,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平,加强了他们的交流碰撞,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可谓是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雨过天晴,南山朗润,关博明媚。怀着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赤子之心,在古建流淌的韵味中,清风吹拂的花香里,金蝉欢快的交响中,不断精进的学员们又踏上了新的考察之旅。



END

文字:禾麦

图片:峰林 王青

排版:张璇

校对:王小兰 何华生

关中民俗博物院
关注关中民俗博物院,您将会及时了解到博物院的最新活动信息,同时带您走进历史、了解民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