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对于哲学学院的同学们而言,课程论文的撰写不仅是提升个人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师友间对论文的交流和点评更是理清思路、打磨文章的绝妙方法。为此,哲学学院研究生会拟举办“以文会友”系列课程论文分享沙龙,围绕“学科-课程”主题,邀请优秀课程论文作者分享文章并请老师或高年级博士研究生同学点评。为哲院学子创造论文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为课程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在研讨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提升写作能力。
本次为2024年秋季学期第一场艺术哲学学术沙龙,我们围绕“艺术文本与手稿研究”这一主题邀请到了四位论文优秀的同学参与分享,其中包括外国哲学和艺术哲学方向的同学参与分享。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前来参加,期待大家互相切磋、有所收获。
时 间
2024年11月7日(周四)
19:30-21:30
地 点
光华楼西主楼2301
腾讯会议
825-676-473
报告人
马睿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专业
2023级硕士生
乔泓凯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专业
2022级博士生
黄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
2023级硕士生
郭思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专业
2023级博士生
点评人
胡炜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专业
2023级硕士生
陈国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专业
2023级博士生
协办人
黄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
2023级硕士生
马睿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艺术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题目:
内在性的生命终稿及其政治势能——探究德勒兹《内在性:一个大写生命......》
报告简介:
本文面向《内在性:一个大写生命……》这篇德勒兹的思想遗嘱,意在展开主题性的双向探究:一方面,通过注疏式细读,我们可以发现内在性的生命终稿不但同时回响着生机论、先验性、单义性、虚拟性的四重奏逻辑,而且具体演绎为濒死、初生、伤口的三幕剧场景;另一方面,通过症状式重读,我们既能从“一个大写生命”中攫取有关主体化再造与共同体重建的政治势能,又将在一系列外在性视角下暴露这一势能必然遭遇的死亡阴霾,并最终划定内在性与外在性围绕超越性的理论分野。
乔泓凯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艺术哲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
研究兴趣:图像理论与艺术哲学;尤其关注瓦尔堡
题目:
瓦尔堡早期手稿中的象征动力学——从迪迪-于贝尔曼对瓦尔堡“杠杆图”的一处分析错误开始
报告简介:
通过对瓦尔堡早期手稿的识读辨析,可以发现于贝尔曼对瓦尔堡“杠杆图”的一处分析错误:于贝尔曼错误地将杠杆图中点处的字母认作“K”,但实际上,所谓的字母K”其实是笔迹有所粘连的“A”和“e”两个字母,因此杠杆中点的真正含义并非“艺术家”Künstler),而是“美学家”(Aesthetiker)。对杠杆图的分析将引出瓦尔堡早期复杂的概念体系。在以《一元论艺术心理学基本片断》与《作为范围确定的象征主义》为代表的早期手稿中,瓦尔堡确立了美学与基于移情-模仿的象征的动力学基础。符号(Z)与统觉团块(M)构成了一组作用方向相对(分化-同化)的范畴,同时也暗示了动力学静力学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与该模型自身的非对称性。于贝尔曼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瓦尔堡早期手稿中被忽视了的象征美学本体论建构的尝试。
黄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外国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现代性批判,空间生产,女性主义艺术史
题目:
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心理-政治(psychopolitical)方法论考察
报告简介:
本文基于斯洛特戴克后期作品《球域》三部曲(Spheres trilogy),考察使其得以构筑以空间本体论为基的宏大历史叙事的方法论。在简要比较加斯东·巴什拉诗学空间和亨利·列斐伏尔社会空间并综述相关研究后,将其方法论重心确定为心理政治学。随后,通过挖掘全球化的形而上学阶段和世界历史阶段的文本证据,说明“心理-政治”的内涵是从微观心理到宏观政治的移情。最后,考察《球域III:泡沫》中心理与政治、微观与宏观的转变,借由单身公寓中的自我耦合(self-coupling)分析心理-政治移情的当代形态。
郭思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艺术哲学专业2023级博士生
研究兴趣:现象学与艺术哲学,当代法国哲学
题目:
出离与回返:肖像画的目光之触与主体生成——论让-吕克·南希《肖像画的凝视》中的主体问题
报告简介:
在《肖像画的凝视》中,让-吕克·南希通过肖像画的目光之触来重构主体的生成机制。在他看来,肖像画的主体并非对某个先在或外在主体的再现,而是只在肖像画的自主运作中不断生成。肖像画首先是对主体自身之他异性间隔的分置(dis-position),这不再是主体在自身之下(或之内)构筑其在场根基的假设(sup-position),而恰恰是向自身之外展开(或外—展)自身并与他者相触的位置(ex-position)。画布表面的所有开口或孔眼都作为这一间隔而向外敞开,并作为肖像画的眼睛向外发出凝视的目光,但这绝非某种意向性的看视,而首先是对间隔的看护。肖像画的目光仅仅在其自身的出离与折返(或与他者的切近与远离)之间,以一道间隔与他者相—触,肖像画的主体也仅仅在与他者的目光之触中,才得以创造自身并不断生成,以实现其独一复多的存在。
胡炜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艺术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本雅明思想,批判理论
陈国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艺术哲学专业2023级博士生
研究兴趣:摄影理论、现象学、批判现实主义摄影
黄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外国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现代性批判,空间生产,女性主义艺术史
整理 | 学术部
海报 | 林泽政
编辑 | 林泽政
审核 |宋正清 袁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