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对于哲学学院的同学们而言,课程论文的撰写不仅是提升个人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师友间对论文的交流和点评更是理清思路、打磨文章的绝妙方法。为此,哲学学院研究生会拟举办“以文会友”系列课程论文分享沙龙,围绕“学科-课程”主题,邀请优秀课程论文作者分享文章并请老师或高年级博士研究生同学点评。为哲院学子创造论文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为课程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在研讨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提升写作能力。
本次学术沙龙,我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这一主题邀请到了三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优秀的同学参与分享。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前来参加,期待大家互相切磋、有所收获。
PART/1
沙龙信息
时 间
2024年10月30日(周三)
晚19:30-21:30
地 点
光华楼西主楼2501
腾讯会议
359-777-085
报告人
戴霞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廖奕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蒋国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PART/2
内容简介
戴霞蔚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社会理论,批判理论,
民族理论
01
题目:
从“次要性概念”到“补偿性概念”——资本逻辑普遍化下的民族问题新析
报告简介:
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国家的自身逻辑逐渐屈从于资本逻辑这一普遍性,直观体现为资本主义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以及民族国家对全球化的回应。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向外殖民扩张直至形成世界市场和全球性生产体系的过程,呈现为从政治强制到经济强制、乃至资本逻辑的普遍化展开过程。对于“民族”问题,马克思认为其是从属于“阶级”问题的“次要性概念”,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消灭私有制。而随着资本逻辑的普遍展开,全球资本主义的社会体制内根本而言只存在两种主体,即“资本-劳动”,“民族”成为了“资本-劳动”这一普遍性对抗结构的“补偿性概念”。民族国家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露和克服,不仅没有颠覆资本逻辑,反而以辩证法的形式促进了资本的理性运动;而当其试图凝聚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后民族结构时,目的也只是更好地生存于资本主义普遍性当中。对资本逻辑普遍性的真正扬弃要立足于“资本-劳动”的对抗逻辑,反对资本逻辑普遍性的真正主体应当是无产阶级。
廖奕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马克思,德国古典哲学
02
题目:
费尔巴哈未来哲学的建构之路——返回莱布尼茨的步伐
报告简介:
过往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起点的追溯往往至他于1839年写就的《黑格尔哲学批判》,然而其唯物主义思想的真正策源地或许来自于1836年到1847年期间对莱布尼茨的持续接受和批判。费尔巴哈首先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出发,摆脱他称之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论,这意味着感性的原则不能是那种他通常遭到误解的那样,即一种在对象中投射主体自身感觉的意识形态机制。其次,从物质之中考察物质,并不只是将物质看作活力论意义上的具有活性的团块状物质,而是这意味着将物质在莱布尼茨的意义上视作一种真正的“机械论”过程。此种“机械论”允许在无限细分后仍然保持某种最小程度的“机械性”,这种将将活力内置于身体的机械论,被费尔巴哈视作对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真正克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费尔巴哈写作《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之前,费尔巴哈仍然将自己视作一个真正的黑格尔主义者,即一切哲学不过是唯心主义哲学。但在接受和批判莱布尼茨的过程中,他已经发现黑格尔的意识-表象哲学可能导致的二元论,而莱布尼茨哲学则为费尔巴哈克服黑格尔的意识-表象模式提供了关键的启发,并被他视作有潜力通过更加彻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实现为一种“真正的斯宾诺莎主义”。
蒋国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研究兴趣:德国古典哲学的
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与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03
题目:
论历史行动中的“想象”与行动主体的自主性——以《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法国农民的社会想象为例
报告简介:
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中展现出了一场各阶级为历史幽灵的社会想象所困的革命滑稽剧。在这出大型的历史戏剧中,各阶级通过社会想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了行动者在历史中的行动自主性。社会想象活动的基本结构包括作为“能指”的政治符号,体现一定阶级价值追求和身份认同的“意义”以及作为“所指”的阶级利益三个部分。其中“意义”的环节集中体现了行动者的自主性。这一自主性在历史中也经历了人格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片面的自主性”和最终建立在自由个性基础上的“真正的自主性”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雾月十八日》中法国落后农民、进步农民对小波拿巴不同的社会想象的分析,以及最终农民抛弃社会想象的趋势,基本勾勒了这一自主性的发展过程。重思《雾月十八日》中的“社会想象”话题对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避免陷入经济决定论的错误有重大意义。
整理 | 学术部
编辑 | 黄展扬
审核 | 宋正清 袁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