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同学们对创新创业类赛事的理解,增强大家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发展,哲学学院于10月29日晚上18:30在光华楼西主楼7楼虞峰书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从零起步-小白如何准备创新创业类大赛?”讲座活动。
本次讲座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科学哲学专业系友、复旦软件园(高境)咨询院长管文婷老师作为主讲老师,管老师拥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类大赛评委与全流程参赛辅导、创业项目孵化与市场落地的经验。同时,本次活动还邀请到哲学学院2024级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欣霖同学与2022级国学专业本科生廖倩同学,分享各自亲身参与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的经历与心得体会。
管文婷老师的分享内容涵盖了参赛的初心与目的、大赛类型与选择、创新项目发掘、大赛准备技能和评审体系与高分策略五大方面。
管老师首先强调,无论是为了求职、创业还是体验,参赛者应明确自己的参赛目的以及正视参赛可能的收获,从而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她还分享了如何平衡学业、课题、实习与参赛的时间与精力管理技巧。
在大赛类型与选择方面,管老师详细介绍了包括“挑战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内的主流大赛,并提供了选择大赛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大赛的影响力、国家战略导向、国际经济走势等。
关于创新项目发掘这一核心问题,管老师分享了如何获取项目来源、提升项目质量和培养创新思维;在大赛技能准备方面,组建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和提升创业技能都是必要的。最后,管老师鼓励同学们通过实践锻炼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整体水平。
李欣霖同学则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自己所做的大创项目《世界主要国家文献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其成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可视化信息平台、理论研究论文报告和政策提案。李欣霖同学对这些成果分别进行了展示,并介绍了推进项目的过程。
接着,李欣霖同学分别从项目选择,项目规划和成果利用三个方面提供了建议。
第一,项目选择方面,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一方面,项目最好有比较雄厚的背景作为依靠。另一方面,也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深入研究中保持推进的动力。
第二,项目规划方面,应当注重项目成果的多元化、层次化、直观化。
为了实现这一点,李欣霖同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需求:基础性工作的需要(资料整理需要、平台需要)、理论需要、现实需要。
其次,要考虑四个层次的成果:基础性成果(苦力活)、技术性成果(跨学科)、理论性成果(论文、研究报告)、实践性成果(政策提案、现实应用、创业实践等等)。
第三,成果利用方面,应当充分利用项目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参加比赛、论坛、征文等活动,使自己的成果更加丰富。
廖倩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在比赛经历中的成长与收获。她的分享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她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开始参加比赛的,并通过有趣的小故事传达了获取经验和方法论的重要性;其次,她分享了自己所制作的PPT和商业计划书,以及其他优秀案例,以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好地理解比赛的具体要求。
廖倩同学总结说,她在比赛中的成长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信息、机会和能力。关于信息,她提到在大二时,由于身边很少有朋友参与比赛,她意识到主动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她关注了学校科创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的官方公众号,积极参与各种相关活动,并与受邀嘉宾建立联系,向他们请教问题。她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参加校团委举办的科创角,以便结识潜在的队友。
在机会方面,廖倩同学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参与课题和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并逐步扩大参与的范围。她强调了主动性的重要性,例如通过接触与比赛相关的学工活动,观察优秀学长学姐的答辩过程,以及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建立联系。
最后,在能力的提升上,廖倩同学提到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发展。她在比赛中学会了撰写商业计划书和制作演示视频,同时也提升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和推动任务完成的能力。她鼓励学弟学妹们相信自己,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寻找优秀案例。她坚信,实践胜于空想,行动起来会让周围的世界变得不一样,帮助大家在比赛中收获更多资源和能力的成长。
此次讲座为哲学学院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讨论、积极发言,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他们对大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可能的参赛目标和准备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文案 | 李欣霖、缪馨玲
编辑 | 陈芃嘉
审核 | 宋正清 袁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