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前线,也是五四后风起云涌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其中,晚年寓居上海的鲁迅先生则是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与精神领袖,为五四精神的传承、党的文艺工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4年10月2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联合哲学学院研二(23硕士)党支部,组织开展“‘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0世纪上半叶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参访”秋季日常化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成员前往上海市左联纪念馆、内山书局、大陆新村鲁迅故居等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前期准备、专业人员讲解和现场讨论,在实践中深学细悟,把握左翼文脉的精神。
10月9日以来,项目组成员即开始收集考察地点相关信息,设计实地考察方案和路线,并与左联纪念馆和鲁迅纪念馆取得联系,预约专业讲解。10月14日和10月22日,项目组成员黄展扬和汪致远两次来到设计中的五个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关于左翼文化运动的背景知识,验证参访方案的可行性和容错性。参访前夕,项目组与参与同学深入沟通,收集了大量左翼文化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材料,与参与同学共同学习,做好参访的前期准备。
10月25日下午,参访团首先在第一站——上海市左联纪念馆集合并开始了参访活动。左联纪念馆位于多伦路201弄2号,是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举办地,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左联创建和发展的概况、左联在文学上的成就、左联与反动派的斗争和牺牲、以及左联研究的整体状况,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左联五烈士的壮烈牺牲给参访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在五烈士雕像前以默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此外,大家还观看了由左联成员田汉作词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主题曲在电影《风云儿女》中出现的片段。参观结束后,参访团在左联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
随后,参访团来到了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这里是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设的内山书局旧址,正是在这里,发生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一面》的作者阿累与鲁迅的意外碰面,同学们还惊喜地在书店的墙上发现了课文的选段。如今,这里不仅上架了大量的鲁迅作品与文创,也收藏了表现鲁迅与内山一家友谊的油画作品,同学们纷纷在这里打卡留念。
接下来,参访团来到了位于大陆新村的鲁迅故居。正是在这栋小楼里,鲁迅与许广平和周海婴一起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尽管故居内部禁止拍照,同学们还是认真听取讲解老师的介绍,参观了鲁迅的起居室、藏书室等房间,以及鲁迅一家曾经的生活用品和友人赠礼。通过身临其境地了解鲁迅先生的居住环节、家庭生活和起居细节,同学们纷纷表示鲁迅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得更加鲜活、立体,对这位左翼文学的脊梁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离开鲁迅故居后,参访团来到了位于鲁迅公园内部的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品众多,布展新颖,是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鲁迅纪念馆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分几个部分了解了鲁迅的生平、文学成就,展览重点突出、氛围浓郁,有些部分还包含了观众参与的功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展览的最后,参访同学们观看了记录鲁迅先生告别仪式的珍贵历史影像。下葬时,巴金、胡风等16位青年作家为鲁迅先生扶柩,社会各界近万人高举“争取民族解放来遥祭死去了的鲁迅”的横幅,不顾军警的警戒前来告别,由沈钧儒所书的“民族魂”三字覆于棺上,声势盛大;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深切怀念通过影视资料穿越时空,生动第表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大家久久不能忘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心下,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并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动的最后,参访团在鲁迅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并来到鲁迅墓前,向这位担任左联盟主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01
24级硕士生 符子安
踏入左联纪念馆,往昔岁月浮现眼前。左翼文化战士于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刃,对抗黑暗,不惧迫害,为文化发展与民族觉醒拼搏,其精神熠熠生辉,令人敬仰。走进鲁迅纪念馆,先生一生尽现。他弃医从文,以犀利文字批判封建礼教,剖析国民性,《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如雷贯耳,于白色恐怖下引领左翼运动,思想深邃,人格伟大,宛如明灯照亮后人道路。此次参访,心灵深受震撼。先辈英勇执着,其精神跨越时空,激励吾辈。身处新时代,当传承此精神,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为民族复兴奋力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
02
23级硕士生 廖奕凡
鲁迅形象的塑造在人们的记忆里从来是复杂的。虽然它并没有被简单地当做尼采所谓的“历史纪念碑”被塑造为一个荣誉性质的先烈,但不同标签在鲁迅身上的争夺仍然是激烈的。如果今天进入到鲁迅纪念馆,看到的是一个八十年代以后被刻意突出的人学维度、建造一个人的天国的鲁迅;而在左联会址纪念馆,鲁迅身上革命的一面又在与人道主义的无声切割中被凸显,是那种只有阶级性而没有“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无情而又坚强的革命斗士;在鲁迅故居里,人民看到的只是那个在生活碎片里尽显性情的作为父亲、哥哥、丈夫,以及那个仅属于他自己和他的书桌的周树人。
所有的这些,以及他所收藏的那些革命者的遗物,又何尝没有在他自己身上斗争呢,以及将碎片拼起来、我们恐怕就能得到一个真实的、整全的鲁迅吗?我想无论是切割鲁迅还是拼接鲁迅的尝试,或许都与鲁迅的本意相违背,而鲁迅对此或许是自觉的———批判的标靶从来都是先朝内,“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鲁迅从事的事业,归根到底来说,是批判,是被转化为中国的民族性的、被尼采激进化了的德国式的批判。而他的提前离开和未能参与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无论如何,他大概正如时代里每个试图在抵抗重力而又往往自相矛盾的“向上走的青年”那样,用自己的创痛酷烈的本心承担了这份批判的代价。
03
23级硕士生党员 姜乐怀
走进上海左联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及其故居,我仿佛被一股浓重的历史气息所包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现代文学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们在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展现了文学与革命相结合的无穷力量。鲁迅先生,作为左联的灵魂人物,他的故居和纪念馆更是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左联和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我对文学和历史的浓厚兴趣,让我更加懂得如今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
04
23级硕士生 戴霞蔚
“以刀塑造,硬而爽。简中求准,落刀成型。捷而猛,则魂魄生。这是最硬的骨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这段话刻于鲁迅纪念馆门前的鲁迅雕像后,既是对雕塑过程的描述,也是对鲁迅精神的刻画。于不公中呐喊,执笔如执刀,剖开表皮之下的黑暗与肮脏;似野草般怒发,落笔如落刀,削去本质之外的虚伪与假相。阅读鲁迅的文字,可以看到他的爱憎分明,正如“愿使偏爱我的文字的主顾得到一点喜欢,憎恶我的文字的东西得到一点呕吐”;而踏寻鲁迅的故地,则莫名想到了他文字中“坟”的意象。斯人已去,墓地是其肉身的坟,故居是其生活的坟,纪念馆是其精神的坟,是埋葬,是留恋,是告别,也是新生。诚如他在《摩罗诗力说》的结尾发出的呼唤,“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中国现代精神史的接续,便是鲁迅的新生。
文案 | 黄展扬
编辑 | 黄展扬
审核 | 袁崇瑜 宋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