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工变采气工 还是那抹石油红

企业   2024-08-20 19:26   江苏  

今年以来,六普钻井分公司认真落实华东工程等上级组织决策部署,聚焦年度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攻坚创效专项行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统筹优化。
7月初,该公司积极与甲方沟通协调,打破单位界限、岗位界限、工序界限,选派了多名员工输送到重庆页岩气公司采气班站。时隔一个多月,第一批“转岗”员工的状况如何?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感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近了他们。
王永庆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先带头,大伙的顾虑少一半。
王永庆,1995年从学校毕业就在井队,一干就是近30年,这期间他见证了井队兄弟们的来来走走,可他一直坚守在井队,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有强烈的责任心。
王永庆目前主要从事采气班站的安全监护工作,一天下来,要跑五六个采气站。说起为什么成为第一批输送人员,他坦言:“转岗成为采油工,工作环境变了,内容换了,员工难免会有情绪。我作为一名支部书记,首先应该第一个站出来。”

对王永庆来说,多年的队伍管理经验,工作还不算“烦心事”。他说:“最磨人的是,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员工的电话,几乎都是在打听新环境下我们是否适应?”为了打消员工对转岗这件事的疑虑,王永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钻井,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况且有我在前面给你们‘试水’,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就是这一句话,打消了许多员工心中的顾虑。
7月中旬,又有13名员工在原50512钻井队队长带领下,欣然接受了“转岗”,来到了工程基桩队,开始了新的工作。


陆秀祥
只要打破框框,在哪儿都能干出样来。

第一批“试水”的员工还有司机长陆秀祥,他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到各采气平台进行巡检,并将需要的机油或配件运送到位,进行设备日常维护。

对于新的环境和工作流程,陆秀祥坦言:“刚开始,有点不习惯,感觉没有存在感。平台上设备机器和井队的很不一样,和以前在井队积累的经验大相径庭。”

于是,他与采气平台上的智能化设备交起了“朋友”,认真学习平台上各种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仔细观察它们生产参数等信息,时间不长,他已经能和带他的师父侃侃而谈了。他说:“这边用的压缩机油与我们用的不一样,要根据压缩机的型号进行选择,来不得半点疏忽……”

据了解,这是陆秀祥的第一次“转岗”,也使他意识到只要打破单位、岗位和工序框框,并在工作中继续积累经验,学习新的绝活,在哪儿都能干出样来。

装卸机油时,他熟练运用巧劲滚动近200公斤的机油桶,将其送到手动液压叉车旁,动作干净利落,引来一旁的采气工大声赞叹:“钻井队干过的,个个都是骨干!”


田欣
好习惯是责任心,带到哪都能立功。

田欣是原50512钻井队员工,转岗后他被安排了采气班站,目前工作是设备安装时采气设备的安全巡查。

“无论在哪个岗位,人在哪里,责任心就在哪里,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井队,田欣的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就得到大家的认可,定时巡回设备的运转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制定详细的物资计划,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成为了他一直坚持的责任和使命。

转岗到采气班站,田欣也把这个习惯带到了这里,“小田在检查设备时,发现阀门漏液,我们立即进行了维修,幸亏他发现及时,要不然就麻烦了。”带他的采气班站的一位师父说。“无论在哪儿工作,责任心不能丢。”阀门修好后,田欣骄傲地说。他身旁的师父听后,连连点头,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钟指向了晚上七时三十分。王永庆又接到了同一批转岗员工的电话,王永庆对他们说:“不管是打井,还是巡井,我们身上穿的还是那抹石油红,我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不变。”

供稿丨张云龙

编辑丨汤竹林

审核丨管非 郝景玲



中石化华东工程
传递企业最新动态、 宣传企业发展成果、讲述员工典型故事、开展员工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