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近年来,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在省级机关持续开展“基层微调研”活动,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返乡探亲或出差时机,以更加贴近民生的视角,了解群众需求,感受基层变化,问需问计于民,撰写出一批“脚沾泥”“接地气”的调研成果。在党员干部即将启程返乡、欢度春节之际,“北京西路瞭望”特别推出“基层微调研”专栏,精心挑选上一年度的优秀调研报告与粉丝朋友们分享,在享受节日氛围之余共同学习探讨,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履职尽责、服务人民。
乡村百姓何以用上放心药
——聚焦农村地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药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区域。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药品可及性是指人们能够以可以承担的价格,安全地、实际地获得适当、高质量以及文化上可接受的药品等。保障农村地区群众的药品可及性,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用得上放心药,既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近年来,盐城市各职能部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政策导向和部署要求,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持续优化基层药品供应网络,农村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盐城市现有乡镇卫生院138家、村(社)卫生室2399家,乡镇及农村药店1168家。全市设有市场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78个,在编执法人员975名,覆盖乡村的基层药品供应保障和安全治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带着“乡村百姓用药可及性与安全性究竟怎么样”这一疑问,我利用今年(编者注:报告提交当年)中秋国庆假期回乡探亲之机,实地走访了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的2家基层医疗机构、4家乡村药店和1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对本地部分农村药品供应保障及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面对面的了解,获得了些许感悟。
镇村医疗机构主渠道:群众基本用药有保障,但离老百姓的需求有差距
在永丰镇卫生院,该院陈昌彦院长介绍,该院服务区域覆盖12个行政村、3万余常住人口,医院在编72人,其中负责药品人员5人。医院药房实际配备药品品种350个,其中基本药物品种比例约占70%。2023年全院业务收入1380万元,其中药品收入579万元;所辖12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在册乡村医生41名,2023年村级卫生室药品配送约30万元。除肿瘤以及眼科、儿科等专业用药须经上级部门专门批准购进外,常备的350个药品品种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基本用药诊疗需要;村级卫生服务站配备90个左右品种,基本能满足村民头疼发热日常诊疗及慢性病用药需要。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1.部分集采中标的基本药物价格高于零售药店的价格;2.个别中标的常用药品如鲨肝醇,因为中标价格低厂家不生产,也或者是其他原因,卫生院采购不到,希望药监部门能积极协助做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
联盟村卫生室配备执业助理医师2人、乡村医生1人,承担本村800余名群众基本医疗服务,每月诊疗业务收入1万余元。药房由一名执业助理医师兼职负责药品采购、保管及调剂工作。正常配备80-90个品种(调研时库存品种86个)。群众到卫生室看病买药,可享受50%-70%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政策;现配备药品基本满足日常诊疗需要。调研了解的问题:1.村民新农保门诊报销750元/人/年封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够用,希望能适当增加新农保报销年度额度;2.一个常住人口一两万人的乡镇,却有十几家药店,希望能从严控制药店审批;3.药店虽品种多,灵活性好,但专业化合理用药指导水平明显不够。
农村药店零售末段:药品供应的有力补充,但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
泰和药店系乡镇单体药店,员工2人,经营药品1500余品种,日平均药品销售约2000元。药店负责人贾林芬药师现场介绍,其药店属于中小型药店,年销售不到60万元,又没有新农合报销政策,平均毛利率不到25%,除去每年房租、人员成本约20万,基本处于维持状态。其本人是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和药事服务。调研了解的问题:1.药店开办数量过多,普遍经营困难。全镇13家药店中,有七八家都处于微利或微亏状态。2.肯定了目前药品安全总体状况,称药品供应渠道有保障,没有游医药贩上门推销药品情况。3.希望医保部门适当放开医保定点药店禁止陈列保健食品规定,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万佳大药房太生堂药店系乡镇连锁门店,员工3人,经营品种约1700个,日平均销售约3000元。门店店长宋述明认为:1.安全合理用药服务水平尚待提高,驻店营业员基本都没有医药学专业背景,主要靠日常培训和个人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药店鼓励员工自学药学相关学历,并给予费用补贴。2.希望有关部门能推广免费的远程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系统,一方面规范处方药销售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社区群众购药用药的选择性和安全性。
盐城市亭湖区修德堂宏权大药房系村级连锁门店,有员工2人,日平均销售约600元,正常经营品种约1200个,未配备执业药师,实施总部执业药师远程药事服务。调研了解的问题:1.药店处方来源较少,医院一般都使用电子处方系统,外流处方较少。2.农村常住人口大幅很少,药店周边幼儿园及小学招不到生源已关闭,直接影响销售业务,药店处于亏本状态。
盐城市亭湖区天乙堂大药房系村级单体药店,有员工2人,正常经营的品种685个,日平均销售约1000元。药店负责人霍芾蓉现场介绍,药店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本人是执业药师,房子是自己所有,是其开办药店最大优势。调研了解的问题:1.药品零售的利润空间明显压缩,互联网药品网售的兴起,对线下实体店冲击很大,经营上遇到困难。2.针对农村地区药品供应现状及药店开办成本等因素,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引入无人售药机等新技术、新平台,以便节约农村药店开办运营成本,方便农村地区群众购药、用药。
基层市场监管机构:承担的职责与监管资源不匹配,药品安全监管压力大
亭湖区市场监管局新兴分局唐海松局长介绍,新兴镇系由原新兴、永丰两个乡镇合并而来,现有2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13家零售药店,而分局在职监管人员6人,其中55周岁以上2人,30周岁以下仅1人。在职的6名同志均无医药专业背景,机构改革前也无药品监管工作经历。分局承担辖区注册登记、特种设备、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各种职能职责,人少、线长、点多、面广,日常主要侧重于完成相关食品安全重点整治、特种设备专项治理等工作,特别是职业举报人举报投诉牵扯的精力更多,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压力较大。对于零售药店监管,他们反映,日常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零售药店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含麻制剂登记销售执行不严格、药师不在岗、从业人员药学专业服务水平尚有待提高等。
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合力破解乡村药品安全可及“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落实监管措施,坚决守牢安全防线。一是强监管执法。严格监督实施GSP,严查药师“挂证”、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规销售处方药等问题。二是强培训宣传。提升从业人员药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普及。三是强基层队伍。加强基层一线药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逐步增加药品专业背景执法人员配备,同时加强对基层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执法技能培训。
二、强化部门协同,助力药品供应可及。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新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中,适当考虑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年度报销额度,逐步解决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等问题。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基本诊疗需求和农村群众特别是慢性病病人用药需求,明确最低配备品种目录,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村级卫生室配备的药品品种数量,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三是注重政策统筹,努力推动同向发力。一是适当放宽准入门槛。考虑农村执业药师严重短缺、服务区域有限,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或取消面积要求。二是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卫生、药监、商务等部门制订农村药品供应保障规划时,注重药店与卫生室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购药及差异化用药需求。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同时,适当放宽农村药店保健食品等产品陈列条件。三是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引导药品批发及零售连锁企业参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鼓励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引导无人售药机、互联网医院远程电子处方、执业药师远程药事服务等新业态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