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老百姓为什么关注两会

时事   2025-01-21 20:13   江苏  

#打动李子柒的非遗蓝印花布有多美#

#加强对在苏部属“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

#JiangsuTravel如何全球圈粉#

……

这两天点开热搜,不少话题都和江苏省的两会有关。每年的这个时候,各类与两会相关的话题总会在舆论场引发网友的热情参与。不仅各类媒体平台或社交平台开通的两会互动区有众多群众留言吐露心声,两会这个词本身也成了“流量密码”。那么,老百姓为何如此关注两会?

有网友说,老百姓关心两会,因为两会上有老百姓的“身影”。

确实,两会上总要对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进行回顾,而这份成绩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特别是今年江苏省两会,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政协开幕会上讲话时,在总结了全省交出的一份“走在前、做示范”的厚实答卷后,就这样说,“我们的干部群众,全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打拼,每个人的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听到这样的温暖的话语,相信每一个江苏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同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是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拼出来干出来的。可以说,这份厚实答卷上,人人都留下实干的汗水,留下奋斗的身影。

还有网友说,老百姓关心两会,因为两会上能听到大伙儿的声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经过又一年的细致调研,今年代表委员们带来的提案建议,把老百姓牵挂的大事小情都搬来了,许多都是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比如,针对企业技工只能在社保所在地评职称的“烦心事”,有代表就提出,为企业留住人才,职称评定可以更加灵活。每到秋冬季,流感让不少家庭困扰不已,有代表就建议,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启动流感疫苗接种专项工作。从地铁站到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只有300多米的距离,但这段路在刮风下雨时却成了孩子和家长们的“难关”。有政协委员注意到这个“细节问题”,就提出能不能在地铁站出口修建一条与医院相通的隧道,让大家看病更便利。

从就业到医疗,从食品安全到教育公平……桩桩件件或许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老百姓日常中最容易“卡脚”的痛点。据媒体报道,截至1月20日,江苏省两会上,代表议案、委员提案已提交完毕。目前大会共收到议案、建议约600件,提案1144件。而在这些议案、建议和提案中,有不少都涉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而这些,都会被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和解决。

今年老百姓非常关注两会,或许还因为省人代会首次邀请公民旁听大会。据媒体报道,19位公民及7位在苏外国友人同近800位省人大代表一起,零距离听取过去一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报告单”,了解新的一年江苏有哪些目标和打算。据了解,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邀请公民代表旁听省人代会的通知一经发出,报名者踊跃。而这19位公民,就是从数百份申请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律师、企业家等,其中不乏年轻人。而在旁听大会之后,在省人大“加开”的座谈会上,他们还把来自身边的声音带到会上,为江苏发展贡献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

老百姓关注两会的背后,或许还有两会对老百姓越来越重的牵挂。

翻开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处处都能感受到“人民分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着力兜牢民生底线、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报告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用较大篇幅强调“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并且提出今年将优化安排12类45件民生实事,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切实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可以预见,这样的笑容一定会洋溢在更多江苏百姓的脸上。老百姓关心关注两会,还需要理由么?



撰稿 | 瞭望评论员 尔东(陈珺璐)
编辑 | 王君
责编 | 顾敏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