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巳巳”如何才能“如意”
时事
2025-01-28 12:07
江苏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在这送冬迎春、辞旧迎新之际,人们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之余,对未来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畅想。甲辰龙年,你立下的flag都实现了吗?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如何才能通过一份行之有效的年度规划来“巳巳如意”呢?想要新的一年“不落空”,当务之急或许是从力所能及的事情赶紧开始做。什么都不想就去行动当然是错误的,但什么都想太多就会停留于纸上谈兵,梦想也只能是海市蜃楼。许多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心理状态:以“准备”的名义拖延,看上去很忙,该做的事情却没有任何进展;为了让自己感觉“前进”,用一些虚假的成就粉饰门面;不验证工作成果,因为不关心做得好或坏……这些被加拿大心理学专家乔丹·伯恩特·彼得森概括为“伪勤奋”的表现,都会导致人的精力、注意力不断被分散,还要一直承受着担心外界批评的压力和核心工作进展缓慢的焦虑。人们都很熟悉这样的困境:一开始,可能只拖延了一点点,这个时候要是迎头跟上,问题马上得到解决。然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视而不见,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大,让我们甚至无法下决心再去面对,最终演变成内心的逃避和恐惧。这时候,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走出内耗的怪圈,行动的人不迷茫,即使迷茫,也知道问题的答案只能询问自己,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寻找,而不是企图得到现成的答案或解决方案。新的一年,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打破旧有模式、固有思维,给自己一个起点,也许踏出第1步,就已经完成了90%。想要新的一年“不落空”,还得设置一个“踮踮脚,够得着”的目标。自我剖析下,如果我们对理想中的生活期望非常高,心态往往会变得很微妙,有时候越是什么都没有干,就越期待一次性把事情做到最好。譬如,从来不运动,心里想着改天要报名参加马拉松;从来没有发过一篇论文,心里想着自己的首作就要登上SCI;没有认真工作,却期待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这样的想法,其实源于一种对缺乏行动和有效信息输入的“代偿”心理,也就是说,宁愿寄希望于看起来暂时能够缓解焦虑的远景,却看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和机会。事实上,现实的目标,往往能鼓励人积极行动起来,继而通过信息输入和行动反馈,帮助人们快速筛选掉不合时宜的头脑想象,在行动中微调自己,汲取经验教训,积累量变,最终得到渴望发生的质变。此外,想要新的一年“不落空”,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山东聊城,连纸笔都买不起的农村妇女丁春梅,拿灶坑里添完柴火后烧焦的木棍当作大号碳笔,硬是画了40多年,创造出丰富的人物形象。仅有初中学历的西北村妇马慧娟,坚持写作13年,写下300多万字,出版了5本书……有关热爱的故事,总是能传递出振奋人心的力量。当然,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仅靠决心支撑的“自律”,可能会变成索然无味的逼迫,与其一味消磨意志力,倒不如大胆去做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让自己获得“心流”体验和正向反馈。实际上,能坚持做的事情,也一定是乐在其中,是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然后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践行它。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里,有极大可能藏着天赋与优势,但它们并非一块惹眼的宝玉,我们最初找到的可能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把这个“石头”打磨雕刻成“玉”,才真正完成了发现自我的过程。说白了,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试错”中探索出来的,不管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值得一“试”。过去一年,“躺平”一词曾引发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应该说,很多人嘴里的“躺平”并不是真的想“摆烂”,更多的是对无意义内卷的反抗,是一种心理调试和压力释放,背后则是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尽情释放能量的渴望。乙巳蛇年,央视春晚用“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作为主题,人们也用“巳巳如意”相互祝福。对普通人来说,“巳巳”如何才能“如意”?或许也是一个“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过程,答案一定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