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王丹
bjwangdan@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摘要
正文
2025年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行1.0个点至49.1,从季节性来看,过去10年春节月份制造业PMI波动范围在-1.0至+0.3pct之间。本月制造业PMI回调幅度在季节性波动范围之内,偏下限应和今年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规模较大有关,即返乡和出游人员较多带来制造业生产短期环比减速,春运前2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速平均为7.9%;营运性客运量同比增速平均为14.0%。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具有同比特征的BCI指数1月上行1.1个点至49.39,与PMI出现背离。
据中采咨询(下同),2025年1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0个点至49.1。
春节假期对制造业PMI数值扰动较大,以过去10年(2015-2024年),不考虑特殊年份(2020年和2023年)的1-2制造业PMI环比波动在-1.0pct(2018年2月)和+0.3pct(2017年2月)之间波动,均值水平在-0.2pct左右。
据万得数据,2025年1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环比上行1.1个点至49.39。
“BCI是一个前瞻指数,BCI询问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某指标未来6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的状况如何,例如BCI中的一个问题是,贵企业认为未来6个月的销售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会如何变化,但PMI询问的主要是某指标本月与上月相比的状况,例如PMI中的一个问题是贵企业本月完成的业务总量比上月如何变化。”[1]
2025年1月,制造业PMI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行2.0个点至55.3。
从行业绝对景气度看,消费品和石化行业景气相对领先。2025年1月行业景气值位于荣枯线上方的5个行业中,消费品制造行业为3个(农副食品、纺服、医药),我们理解与假期消费需求提振及冬季流感因素有关;石化行业2个(石油炼焦、化工),我们理解与2024年底至2025年1月原油价格反弹有关。装备制造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景气相对最高,或与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有关[2]。边际变化改善的行业和绝对景气度偏高的行业高度重合,农副食品、纺服景气连续2个月环比改善,石油炼焦景气环比连续3个月环比上行。
15个细分制造业中,位于景气扩张的行业个数为5个,农副食品、石油炼焦、纺服、医药、化工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上方,计算机通信电子PMI持平于荣枯线。
其余9个行业景气位于收缩区间,其中,汽车、有色景气位于45-50之间;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黑色、非金属矿制品、金属制品、化纤橡塑景气位于40-45之间。
石油炼焦行业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环比连续2个月上行,购进价格在2024年12月-2025年1月环比分别上行7.5和8.5个点,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行1.3和7.5个点。
以历史区间(过去4年)分位值消除不同行业景气值中枢差异后,2025年1月农副食品、石油炼焦景气为过去4年最高值,纺服景气分位值在60%-70%之间,其余行业分位值均位于50%以下。
2025年1月,农副食品(2025年1月PMI环比上行13.1个点,下同)、纺服(5.3pct)、石油炼焦(6.8 pct)、化工(0.3 pct)4个行业景气环比上行。
其余11个行业景气环比下降,专用设备(-11.6 pct)、通用设备(-4.9 pct)、汽车(-5.0 pct)、计算机通信电子(-7.0 pct)、电气机械(-7.5 pct)、医药(-2.8 pct)、有色冶炼(-0.5 pct)、黑色冶炼(-2.0 pct)、非金属矿制品(-1.3 pct)、金属制品(-2.8 pct)、化纤橡塑(-3.9 pct)。
从价格指标看,专用设备、农副食品、有色冶炼、石油炼焦、化工、金属制品等行业两大价格指标环比双双上行,纺服购进价格微降但出厂价格上行。简单来看,价格表现与行业景气趋势有一定重合度,以农副食品、纺服、石油炼焦和化工为主。医药行业维持景气扩张但价格明显下降,产出价格环比下降7.0个点,或与第十批集采有关[3];专用设备、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标在投资淡季显示了韧性特征,关注节后复工和广义财政落地情况。
2025年1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行0.7个点至47.4,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上行1.3个点至49.5。
从行业出厂价格指数看,专用设备(2025年1月出厂价格环比上行6.3个点,下同)、通用设备(-14.7 pct)、汽车(-12.5 pct)、计算机通信电子(-3.2 pct)、电气机械(-3.6 pct)、医药(-7.0 pct)、农副食品(+4.4 pct)、纺服(+1.5 pct)、有色冶炼(+5.6 pct)、石油炼焦(+7.5 pct)、化工(+2.7 pct)、黑色冶炼(-0.1 pct)、非金属矿制品(-10.3 pct)、金属制品(+5.3 pct)、化纤橡塑(-1.4 pct)。
从行业出厂购进价格指数看,专用设备(+2.7 pct)、通用设备(+4.3 pct)、汽车(-5.0 pct)、计算机通信电子(-0.7 pct)、电气机械(+3.8 pct)、医药(-0.5 pct)、农副食品(+2.5 pct)、纺服(-3.6 pct)、有色冶炼(+11.4 pct)、石油炼焦(+8.5 pct)、化工(+0.6 pct)、黑色冶炼(-16.0 pct)、非金属矿制品(-11.6 pct)、金属制品(10.1 pct)、化纤橡塑(-4.8 pct)。
新兴产业方面,生物产业景气度超过55,是唯一的一个环比改善且景气位于扩张区间的新兴产业。我们理解一则生物医药产业是各省市都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中长期产业空间显著;二则与冬季季节性背景下医药行业短期景气度亦较为匹配。
细分行业方面,2025年1月生物产业是唯一一个位于景气扩张的行业;其余行业景气均位于收缩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景气位于45-50之间;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景气由高到低,位于40-45之间。
从环比看,生物产业景气环比上行3.0个点,其余行业景气环比下降,高端装备(-7.4 pct)、节能环保(-0.9 pct)、新材料(-6.9 pct)、新能源(-7.9 pct)、新能源汽车(-6.8 pct)、新一代信息技术(-7.7 pct)。
与季节性均值(2017、2020和2022年1月)相比,新能源景气高于季节性均值3.1个点,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景气分别低于季节性均值0.2和2.2个点,其余行业景气与季节性均值差距较大,在5个点以上。
再来看建筑业情况。2025年1月建筑业PMI环比下降3.9个点至49.3,建筑业淡季特征明显。细分行业看,房建、土建PMI季节性下行;或受益于“保交楼”推进,建安PMI环比上行13.8个点。不过,尽管当期景气季节性下降,建筑业经营活动预期继续位于55以上,其中土建预期位于60以上,房建预期位于55以上,显示了建筑企业对节后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修复的预期较为积极;表征地产销售景气的房地产业新订单连续2个月环比改善。
2025年1月,建筑业经营活动状况指数环比下行3.9个点至49.3。
细分行业方面,建安景气最高,位于60以上;房建和土木工程建筑景气均位于45-50之间景气收缩区间。
环比看,建安景气环比上行13.8个点,土木工程建筑和房建景气环比分别下降5.3和8.5个点。
新订单方面,建筑业新订单环比下降6.7个点,其中,房建、建安、土木工程新订单环比分别下降5.6、6.0和8.7个点。
经营活动预期方面,建筑业预期环比小幅下降0.6个点至56.5,其中,房建环比上行0.6个点,建安和土木工程建筑分别下降3.8和0.9个点。
2025年1月,房地产行业经营活动状况指数环比下降0.2个点;新订单环比上行0.3个点,连续2个月环比改善。
再看服务业。2025年1月服务业PMI环比季节性下降,但绝对景气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扩张区间。(1)从绝对景气水平看,航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邮政行业景气仍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2)春节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相关的交通运输服务业(道路运输、航空)、住宿餐饮服务业景气环比明显改善;(3)统计局提到,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4]
2025年1月服务业PMI环比下降1.7个点至50.3。
细分行业方面,航空景气最高,位于60以上;电信广播电视、邮政景气位于55-60之间;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水上运输、生态环保、租赁及商务服务、道路运输、餐饮、住宿行业景气位于50-55之间;批发景气位于50以下。
环比看,道路运输(环比上行1.3个点,下同)、航空(4.3 pct)、批发(0.8 pct)、生态环保(2.3 pct)、餐饮(1.7 pct)、住宿(7.1 pct)、租赁及商务服务(0.3 pct)景气环比上行;水上运输(-3.8 pct)、邮政(-3.4 pct)、电信广播电视(-5.3 pct)、互联网及软件信息(-2.4 pct)景气环比下降。
春节相关月份的总量数据存在较强的季节性扰动,对于资产定价环境来说缺少可验证性,节后复工季的边际变化相对更为重要。从中观层面来看,重点关注的线索有三:一是消费类行业景气的环比改善,春节期间电影、旅游、入境游等领域的数据也是一个印证;二是建筑业预期指数已经初步回升,节后地产销售、广义财政落地的情况较为关键;三是生物医药行业景气度整体偏高。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加码超预期或不及预期,房地产存量风险化解影响地产销售和投资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外部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出口;行业PMI与整体PMI由于季调、行业构成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背离。
[1]https://www.ckgsb.edu.cn/economic/pages/index/386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365341528413008&wfr=spider&for=pc
[3]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2/content_6992292.htm
[4]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501/t20250127_1958499.html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三季度经济数据及其对资产定价逻辑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吴棋滢】财政政策的三个层次:10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简评
【广发宏观郭磊】“保持战略定力”与“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吴棋滢篇
贺骁束篇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修复结构性失衡:2025年货币环境展望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五经普”GDP修订及过去五年经济结构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陈嘉荔篇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回落有利于美联储结束紧缩
【广发宏观】美国就业数据降温缓和风险资产压力
文永恒篇
【广发宏观】数据要素化及其中长期影响
陈礼清篇
【广发宏观陈礼清】1月以来的宏观交易主线: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迎接新联动模式:2025年大类资产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10月以来的宏观交易主线: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