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团队】2025年宏观展望

财富   财经   2025-01-27 13:38   福建  
             








                            写篇序吧
记得一首叫作《历史博物馆》的诗中写道:风沙来前/我为你/曾经那样深深埋下的线索  风沙过后/为什么/总会有些重要的细节被你遗漏。
实际上,我们每次回看宏观环境和资产价格,也会如此感慨。市场永远是深不可测。
所以张五常曾认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经济解释。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往往有深不可测的道理。如果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就相当于在某一刻和历史同频。所谓预测,无非是递推至下一期。这也是我们写年度报告时的理念。
在《重塑广谱性增长》中,我尝试从从“储蓄率-ROE-名义GDP-增长广谱性”这样一个单一框架解释过去三年的经济特征。增长广谱性的不足会带来副作用,增长广谱性的上升就会对应着机会。
在报告《延续非典型着陆》中,嘉荔用“非典型着陆”来阐述对海外宏观面的理解,它在过去和周期位置、赤字扩张、劳动生产率等因素有关,未来可能和关税等因素有关。
在报告《修复结构性失衡》中,林楠搭建了一个解释过去的框架,出口是低融资需求部门,建筑业是高融资需求部门,前者扩张、后者收缩的时段,等量GDP对应的利率更低;这意味着建筑业景气度将是利率的一个重要定价线索。
在报告《探究超常规组合》中,棋滢复盘了下名义增长、逆周期政策共同决定下的财政收入节奏,收入决定支出,事后看权益资产走势基本同步于收支。这意味着不要只纠结于斜率,2025年的广义财政节奏会比较关键。
在报告《引导供需比优化》中,王丹模拟了总供给和总需求,并进一步计算出一个“供需比"。2022-2024年供需比持续上行可能是很多经济现象的根源;2025年需要关注的是哪些线索可能导致供需比重新下降。
在报告《趋向更合意中枢》中,骁束从大宗商品周期、工业产能利用率、地产三个角度解释了过去的价格走势,并进一步对于未来的价格趋势做出推演。
在报告《迎接新联动模式》中,礼清复盘了国内外各大类资产的联动特征,并尝试对特征背后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在解释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2025年宏观条件的变化,去推测各类资产的变化方向、胜率赔率
在报告《跨越多周期叠加》中,永恒用"四周期叠加"的框架解释了过去30年的经济变迁、当前经济特征、目前政策框架的实质,并进一步对中期增长环境做出了探讨,周期叠加框架对于资产端亦有一系列启示。
我非常喜欢我们这个年度报告系列。
我一直认为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常识合理性和经验规律性的识别,从而排除掉决策树上明显不合理的情形,市场的高深莫测并不会有损于研究的意义。
欢迎探讨。



郭磊篇

以消费、地产、广义社融三个点切入有助于增长广谱性。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郭磊】重塑广谱性增长:2025年宏观环境展望




陈嘉荔篇

2024年的经济着陆属于“非典型”,2025继续“非典型”。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陈嘉荔】延续非典型着陆:2025年海外环境展望




钟林楠篇

2025年货币政策多目标特征将有所下降。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修复结构性失衡:2025年货币环境展望




吴棋滢篇

2025年的财政政策新变化将会影响财政的总量和节奏特征。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探究超常规组合:2025年财政政策展望




王丹篇

过去三年“供需比”走高,2025年有望有所优化。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王丹】引导供需比优化:2025年中观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跨年判断价格,不能只做平滑趋势下的预测。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贺骁束】趋向更合意中枢:2025年通胀环境展望




陈礼清篇

对2025年各大类资产的联动特征、胜率赔率做出探讨。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陈礼清】迎接新联动模式:2025年大类资产展望




文永恒篇

从四周期叠加的框架,可以理解过去,理解未来。


► 点击阅读:

【广发宏观文永恒】跨越多周期叠加: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郭磊宏观茶座
我们深信卖方宏观的本质不在于愤世嫉俗,批判经济的深层险危;亦不在于摇旗呐喊,安慰客户的短期情绪。卖方宏观要在关键时间、关键位置建立一些可观测、可检验、可修正的灯塔,尽量让眼前的世界变得冷峻和清晰。请关注广发宏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