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顽疾通治法——医门八法心要 吐法心要 || 袁尤素福

文摘   2024-10-18 17:02   陕西  

2024年 第39期 (总第197期)


十八  医门八法心要








法心要


咽喉胸膈胃脘间,

痰食毒物催吐先;

毒物入胃胀满痛,

吐而勿缓抢时限。

毒伤吐胃虞穿孔,

择用洗胃最安全;

一吐为快危急证,

不可再吐胃不安。

吐法,治上焦也。正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利用能够引起呕吐,或促使呕吐的药物,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由口中吐出,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只适用于病情急迫,而病邪在上焦或中焦部分的实证。遗憾的是自现代洗胃法出现之后,催吐法受到强烈冲击,使用者日趋减少,濒临废止,更有甚者,有的中医书籍干脆就不再介绍此法了。岂不知催吐法与洗胃法相较虽有诸多不足,但亦有洗胃法不可替代的长处。一是非医务人员可在第一时间不用药物,不用水,只需探喉引吐即可。二是对固体状毒物,或非腐蚀性毒物,催吐法比洗胃法简便、可靠。反之,对腐蚀性强的毒物,因其会损伤胃壁,催吐又使胃肌强力收缩,毒物有穿孔之虞者,催吐法就不如洗胃安全,应禁用催吐法,选择使用洗胃法。

秦伯未在《中医入门》中说:“吐法都用催吐药,但亦有因症用药,服药后用鸡毛或手指探喉使其恶出,所以又有探吐之称。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必反复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其他,凡虚弱的病体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急性病用吐法,含有发散的意思,同样可以解表退热。在杂病或妇女病用吐法,又可替代升提法,如小便不利或妊娠胞阻,前人亦有用吐法治的。”

中医临床大家蒲辅周也说:“古人治危急之证,常用吐法,如瓜蒂散,吐膈上之痰。朱丹溪治妊妇转脬尿闭用补中益气汤探吐。张子和用双解散探吐。外邪郁闭在表,先服一点对症药而引吐,吐法似有汗法的作用,其效尤速。缠喉、锁喉诸证,属风痰郁火壅塞,不急吐之,则喘闭难忍,我在农村先用七宝散吹入喉中,吐出脓血而见轻,再服雄黄解毒丸其效满意。食停胸膈,不能转输消化,胀满而痛,必须吐之。中风不语,痰饮壅盛,阻塞清道,亦必用吐法。总之,所谓吐而勿缓,意味着抓住时机,急击勿失,以获疗效。”

由此可知,吐法是治疗急、重、杂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古今医家的继承和发展下,吐法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在临床中常常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程国彭在《医学心悟·论吐法》中明确指出:“有当吐不吐误人者,有不当吐而吐以误人者,有当吐不可吐而妄吐以误人者,亦有当吐不可吐而又不可以不吐,吐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难能可贵的是,程氏在效仿古人经验的同时,能够灵活变通,创造性地应用吐法,他特别强调“因证用药,随药取吐,不吐之吐,其意更深。”为临床应用吐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非娴熟经典,擅于临证者,不能为之。如当吐而吐的适应证有三:一是风痰郁火壅塞其间的缠喉、锁喉诸证;二是食停胸膈,消化弗及,无由转输的胀满疼痛;三是停痰蓄饮,阻塞清道所致的头眩心悸、吞酸嗳腐、手足麻痹等。程氏特别指出,对胃脘痈见呕吐脓血者,不须治疗,正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有明训:“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皆当吐而吐也。

又如《伤寒论》264条说:“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经方大师胡希恕说得好:“此本柴胡证,故不可吐下,若误行吐下,徒虚其胃气,亡津液,其结果更不止于心烦,还使其人悸而惊。”(《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伤寒论》324条说:“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胡希恕特别指出:“若上证,其人只干呕而无物,亦无心中温温(同愠愠,可作恶心馈闷状解。愠本义:心燥。不冷静。)欲吐、复不能吐的情况者,此为里有寒饮,则不可误为胸中实而吐之,宜四逆汤以温之。”此皆不当吐而吐者也。凡为医者,当详考版本学,精究训诂学,否则不但读不懂经典,甚至会弄出笑话来。如《伤寒论》324条中的“温温”疑为“愠愠”二字之误,不然解释不通。

在临床中,当吐而吐者,言其常,不当吐而吐者言其禁。然而又有不可吐而又不得不吐者,不可不识。程国彭举例说:“病人脉滑大,胸膈停痰,胃脘积食,非吐不除。食用瓜蒂散与橘红淡盐汤,痰以二陈汤,用指探喉中而出之;体质极虚者,或以桔梗煎汤代之,斯为稳当。而予更有法焉。予尝治寒痰闭塞,厥逆昏沉者,用半夏、橘红各八钱,浓煎半杯,和姜汁成一杯,频频灌之,痰随药出则拭之,随灌随吐,随吐随灌,少顷痰开药下,其人即苏。如此者甚众。又尝治风邪中脏将脱之证,其人张口痰鸣,声如曳锯,溲便自遗者,更难任吐,而稀涎、皂角等药,既不可用,亦不暇用。因以大剂参、附、姜、夏,浓煎灌之,药随痰出则拭之,随灌随吐,随吐随灌,久之药力下咽,胸膈流通,参附大进,立至数两,其人渐苏。一月之间,参药数斤,遂至平复,如此者又众。又尝治风痰热闭之证,以牛黄丸,灌如前法。颈疽内攻,药不得入者,以苏合香丸,灌如前法。中暑不醒者,以消暑丸,灌如前法。中恶不醒者。以前橘、半、姜汁,灌如前法。魇梦不醒者,以连须葱白煎酒,灌如前法。自缢不醒者,以肉桂三钱煎水,灌如前法。喉闭、喉风,以杜牛膝捣汁、雄黄丸等,灌如前法。俱获全安,如此者又众。更有牙关紧急,闭塞不通者,以搐鼻散吹鼻取嚏,嚏出牙开,或痰或食,随吐而出,其人遂苏,如此者尤众。”程氏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机动的涌吐方法达到极至,值得学习和研究。

袁按:《医门八法——一通百通实验录》说:“吐法向上、向外,善涌实邪,属泻法范畴,用于实证。由于吐法善作用于气,为一过性治法。故吐法所针对的实证,或为较甚的有形实证,或为较甚的气滞证。因此,吐法特别适合气滞、血瘀、痰饮食积在里,而不适合单纯的实寒、实热、水湿在里。”古人对于吐法的运用,不是仅仅局限于上焦、中焦阻塞,病情急迫的急症,而广泛地运用于顽固难治的疑难杂证。例如顽痰伏饮一类的疾病,顽痰阻塞日久,能使食欲不振,头眩心悸,或者吞酸嗳腐,手足麻痹,发生种种病变,只要一吐之后,一切症状自然消失。这些治疗经验,古医书中比比皆是。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就是善用吐法最出名的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治胸痛不能食,按之反有涎吐,下利日数十行,吐之利则止,是以吐痰止利也。朱丹溪治妊女转胞,小便不通,用补中益气汤,随服而探吐之,往往有验,是以吐法通小便也。华佗以醋、蒜吐蛇,刘河间以狗油、雄黄同瓜蒂以吐虫而通膈,丹溪又以韭汁去瘀血以治前证。余在上世纪90年代,曾治一中年妇人,因生气口服地西泮片2.5毫克50片左右,随用金汁(又称金水或粪清)300毫升许,随灌随吐,片刻内固体状毒物在胃中完全吐尽,平安无事。古今医家恒以涌吐之剂尽其神化莫测之妙,显然易见矣。又由于吐法危险性比较大,用之不当,易出差池,所以今人多不采用。再者,吐法并不局限于使用瓜蒂、参芦一类催吐药,临床还可用二陈汤或补中益气汤服之探吐,此乃“因症用药,随药取吐”之法也。

吐法使用后往往会发生一时性的头晕目眩现象,古人称做瞑眩反应,又称之排毒反应或者调整反应,缺乏临床经验者,往往心怵,故尔弃之不用,似有因噎废食之嫌。故吐法用之不当,易伤元气,况剧烈呕吐损耗胃津,反致病情恶化者乎!嗟乎用之不易,弃之可惜哉!凡为医者,当谨慎从事,倘遇孕妇及产妇;小儿、老人及虚弱者;肺病、胃病、有咯血、吐血病史者;脚气严重者,应当禁用。当用则用,用之得当,灵丹妙药,不当用妄用,祸不旋踵。吁!可不畏哉!!慎之又慎!!!











作者简介


袁尤素福,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医生。









-END-




院训:精诚、关爱、传承、创新




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官方公众号

点击卡片|关注我们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托养为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中医院。是铜川市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民政局慢性病救助及人险指定医院、铜川市成人和儿童康复定点医院、陕西省医养结合创建单位、耀州区残疾人等级鉴定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