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於苦思的提問者
葉錦添自稱「一個耽於苦思的提問者。」作為一名走在探索與突破之路上的求學者,他對世界多樣性保持開放、好奇,一直在融合和創造。在他看來,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找尋向前邁進的動力,終其一生,不離不棄。
「我的童年,大都在自我的世界中度過,」葉錦添從小就特立獨行,他的童年氤氳在香港的市井煙火中,「我一直都在出逃,不相信世界是唯一的。」在哥哥的影響下,葉錦添學習畫畫、攝影。不喜與同伴玩耍的他,唯一喜愛的就是「塗鴉」。只要有幾張紙或是一塊空地,他就可以在那些空間中無窮無盡地勾勒出自己的天空,十分開懷有趣,「我小時候廢寢忘食地畫連環畫,以粗糙的方法,把自己心中的幻想畫成故事。」
葉錦添的作品蘊藏着東方特有的哲思與智慧。身兼多種身份,葉錦添堅信創作的動力是天生的。他認為,如果真的很喜歡中國藝術,就應該知道有些作品和動機是不可能、也不應該講明白的。講明白,意味着空間的縮小,而藝術創作和真理是需要去付出、去感受的,更要去學習、練習、沉澱,慢慢往前走才會知道一點,「當我拍了幾萬張照片的時候,所有現象就連成了另外一個現實。」
保持開放的美學思想
曾在李少紅導演的《大明宮詞》中與葉錦添結緣,在劇中扮演薛紹、張易之的趙文瑄評價葉錦添的美術設計:「那些華麗、浪漫、唯美的衣飾和場景,最大程度還原了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導演李少紅說葉錦添是為了創作全力以赴的藝術家,不僅做電影藝術指導,還在舞台劇、裝置藝術、攝影和服裝設計全面開放藝術之花,「因為他有一個開放的美學思想,也因為他的勤力。」
除了影視服裝、舞台劇服裝的設計與製作,葉錦添另外一個重要合作項目便是設計製作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奧運領獎服「龍服」。「奧運龍服」的設計理念在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的同時還兼顧了運動精神。
在葉錦添看來,運動服飾要表達人類一直努力衝破最高點的精神,要讓每個中國運動員呈現出最美的形象,必須參考所有運動員的身材,比如有的跳水運動員瘦瘦小小,有的舉重選手非常健壯,需要通盤考慮。「中國人講上升的氣韻,最後將褲子設計成紅色,上身是紅色的線條,整個氣在中間浮動,所以無論是瘦小還是健壯的運動員都顯得非常有精氣神。」
「世界是一個由一些數不清楚的記憶片斷所組建成的奇異樂園。」葉錦添說,自己從始至終都一直游離在幻想與現實世界之中,得到無限的孤獨與快樂,困惑於一個不清晰的自我與歷久彌新的迷陣,及至辨認出一個名字。
「在生命中『向前邁進』的過程,也是不斷應對着自己給自己提出的挑戰來實現提升,這成為我人生的重要功課。」散文集《繁華》是葉錦添人生中的第一本文學作品,從此他在文學裏找到了一個自我表達的世界,成為向前邁進的一大助力,「向前邁進的日子,我們依然後會有期」。
「寫作是我的自然本能」
「我對讀書的動力起源於對世界有一種無限的好奇。」談及閱讀與寫作,葉錦添稱自己是書的奴隸,而寫作是自然的本能。當他通過閱讀進入別人的世界時,也開始進入各種人物、歷史與文化的內涵裏,「我們必須經過長時間閱讀不同領域的優秀作品,才可以慢慢地產生一個全觀自我的修為。」
「書是一個活的世界,」葉錦添把書看做無界的媒體。村上春樹、張愛玲、米蘭·昆德拉等國內外名家的作品他都很喜歡。此外,葉錦添非常喜歡讀古代神話故事,他的很多作品都能找到經典文學的影子。「閱讀《山海經》會引來一種超越時間的感受,我會把其中的元素用到作品中。」他認為,紙書包含了信息整理、編輯與歸類的人類智慧,以及製作人的才能與情懷,當下應重新思考並回到從前,閱讀書中的原創概念,「不要只是變成數字的執行者。」
「讀書可以讓人增長智慧,也可以讓人擁有思考與分析的能力。」回望書櫃裏各個領域的圖書,葉錦添感覺自己看世界的方法已經歷無數次改變,「我不是從中國文化的內部去尋找未來,而是吸收全世界精彩的養分,再去尋找中國的源頭,進而產生嶄新的視覺,讓我的創作範圍漸漸超脫所謂『意向中國』的範疇。」
「寫作是我的自然本能,」葉錦添說,作家應該用自己的作品引領讀者對生活進行一些深度思考,「這樣,一種文明才有持續發揚光大的可能性。」他認為,過分的方法論會引來極度的類型化,人生原來的種種精彩都會被這種方法論所消磨,「生活才是一切的根本。」
「文字能達到的境界就是可以把你帶到人生的某個點,讓你能產生共鳴,因為文字有足夠的厚度讓你去走入某一種境界。所以那些東西一定要從很真實的體驗裏去寫出來。」在大量閱讀和現實積累的基礎上,葉錦添開始喜歡寫書,他稱之為「瘋狂的構想」,夢想有一天書架裏的書全是自己寫的,攝影集、小說、散文集……「這個夢想持續了很長時間,也隱隱地加速實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