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继东先生:江都人,民革扬州市江都区基层委员会委员。
最近在旧书摊上购得一本1983年第3期的《江苏社会科学》,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为《发挥小城镇的纽带作用——江苏省江都县宜陵镇调查》,第一作者是吴镕,他曾经担任过南通市委书记、省政协秘书长。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他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文章中的宜陵镇特指宜陵集镇,不是现在包含周围农村的宜陵建制镇。重读一篇旧文,还原42年前的宜陵镇。文章开头就说,宜陵镇的经济地位居苏北地区乡镇集镇之冠,与苏南一些发达的小城镇相媲美。年工业产值超过3000万元,年商品零售额超过2000万元,大大高于同类集镇水平;年财政收入突破400万元,超过了某些县的全县水平;有些产品闻名全省,蜂乳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等产品驰名省内外,全镇已成为周围50平方公里以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景象。1982年,整个宜陵集镇共有1000多户人家,人口约4000多人。全镇人均月收入27元,比常州市区37元低10元,由于物价便宜,消费上比常州市民实惠;当年看人家富不富,主要看家用电器,电器里的标志性商品就是电视机,当时宜陵镇上有电视机的人家270多户,占总户数的23%;镇上有电影院,人均看电影次数42次,当时全省平均数是27次;宜陵镇的支柱产业是乡镇工业和建筑业,每年以23%的速度递增,改变了农村的单一经济结构;宜陵集镇的景象是,每天上午个体商贩和周围农民进镇设摊300多个,每天平均上街人数达4000多人(含周围农民),整个集镇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十分热闹,年成交额达到144万元。集镇上“五讲四美”活动、业余文化宣传、计划生育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幼托工作等,全都走在全县前列。调查结论是宜陵镇已初步成为一座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的新兴农村集镇。当然,文章也指出了宜陵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建筑土地管理混乱,究其原因是“几把闸刀,几个开关”,镇上头多,规划难统一。当时镇上的行政机关有三家,分别是宜陵区公所、宜陵乡政府、镇办事处,其他单位有学校、税务所、邮电所、银行、卫生院、供销社、国营商店、粮管所,有些单位只顾自己建设,不顾统一规划,只顾建筑物的内部设施,不顾建筑物外的配套设施,造成了土地浪费、布局零乱的局面。文章还不点名地提到离宜陵镇不远的一个公社(乡政府)驻地,不顾历史习惯和客观条件等因素,人为设立集镇,导致设立20多年后,至今还像农村里的一个庄子。如果没猜错的话,文中说的那个公社可能就是七里。回望40多年前的宜陵镇,人们在感慨时代变化的同时,是否也作些深入的思考,那时的宜陵是苏中苏北的排头兵,与苏南某些集镇旗鼓相当难分伯仲。现在再相比,这种差距是在拉大还是在缩小?是否保持了领先一步的位置?还是只能望人项背?在同时代起步的苏南集镇上,规模企业竞相开花,上市公司次第绽放,存在的差距值得人们思考。发展是硬道理,如果套用一句,“不发展就是没道理”。宜陵古镇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在唐宋时就形成了繁华的商埠,是经济富庶安居乐业的好地方,遥望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人们期待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