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颐府小区北门口,有一对年轻夫妇,每天早上在这里摆摊卖煎饼,已经十多年了。
天还未亮,大多市民还在呼呼大睡,一辆红色三轮摩托,借着路灯的光亮,从西安市南郊樊川路向北,经长安南路,到华美十字,进入航天大道往东,缓缓驶入神州三路口天赐颐府小区。卸下车上的火炉子,面桶,和已经加工好的胡辣汤,豆腐脑,荷叶饼,烧饼以及各种小菜,饮料等。开始了他们一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摊位案子上摆放着铁桶、蒸笼、调料,和一个煎煎饼的平底锅盘。地上放了两张长条小餐桌和十来个小圆凳子。如遇雨天,就撑起一把大伞。没有宣传广告,连个小招牌也没有,吃的人还是多。那些上班族和学生,从这里拿上煎饼就急匆匆离开,边走边吃,偶尔也有坐下来慢慢品味的。
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是九年前。那时,我刚到西安定居不久,应邀到位于西咸新区的一所民办高校任职,每天早上六点二十从家里出发,有时来不及吃早餐,就在楼下买一个煎饼,一杯胡辣汤或豆腐脑,带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办公室。我是这里的常客,每次买煎饼,主人都以微笑和热情相待。无论是风和日丽,电闪雷鸣,刮风下雪,他们都在我下楼之前,摆好了摊位,从未耽误过我的早餐。
后来不去学校上班了,吃煎饼的机会就少了一些,但每从摊位经过,总要打声招呼,相互问候几句。
煎饼小哥夫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偶尔看到坚定执着,靠自己双手,成就事业的报道,就想起了经营煎饼的小两口,就有了采访他们的念头。
小两口来自河南周口与安徽交界的农村。小哥初中毕业就出来学手艺,曾学过家庭装修,十七八岁就有了自己百人左右的家装团队,因小本生意,常遇欠款回收等难题,便改行从事煎饼经营。
他们每天凌晨五点从出租屋出发,载着重重的食物,经四五十分钟奔波,六点左右到达天赐颐府北门口,赶在第一批居民出门前准备好,六点多一点开始迎接小区出来的学生和上班族。
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多种口味,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主打煎饼,还有烧饼,荷叶饼夹菜,胡辣汤,豆腐脑,小米粥、醪糟以及各种小菜、饮料等,涉及到三十多个品种。
这些食材都是头天下午采购清洗,凌晨两三点制作的,是新鲜食品,口感好,吃着放心,基本不愁售卖。
经营煎饼也曾遇到过困难,刚到西安时,由于技术不成熟,经营方式单一,仅能收回成本。赚不到钱,就打算回老家干点别的。但他们不服输,决定再干一年,不行再回去。这一年里,不断学习,逐步提高,销售越来越顺,总算有了收入,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现在收入比较稳定,买煎饼的人集中时,两人还忙不过来,一般到十点半才结束收摊。回到出租屋来不及休息,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用料,从采购,清洗,加工,一直要忙到深夜。每到夏季,食品不能存放,只有凌晨加工。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周而复始,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西安市待了十多年,都没舍得花时间在周边游览一次。
一个饮食摊位,能稳定经营十多年,街面门店也是少有的。我问是怎么走过来的,小哥说,主要靠诚信和质量。一是食品新鲜,每天售卖的都是新鲜食材。他们还注意不同顾客的口味。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差别大。除不断调整改进配料外,时间一长,谁是什么口味,大体熟悉了,可根据不同口味,加入不同量和种类的调味品,让顾客吃着满意。多年后,有的居民早已不在小区居住,但念念不忘小哥煎饼的味道,过一段还专程来这里吃一次煎饼豆腐脑。
一个初冬的早上,我在摊位看到一个小男孩,买了一个荷叶饼夹菜,一杯醪糟。刚刚离开,女主人又把小男孩叫住,从泡沫箱里取出一杯温度更高一点的醪糟给他。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也暖暖的。
又一次,一位女顾客买了一个煎饼,临走时给小哥提了个问题,你们的煎饼和我自己做的口感不一样。小哥说,我们的煎饼不是纯麦面,还有豆粉,玉米粉等。这才知道他们卖的是杂粮煎饼,这比纯麦面的营养更丰富全面。
当我问及,每天休息两三个小时,累吗,有没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他们说累是肯定的,但不干这个又能干啥?说实在的,经年累月,吃这份苦,一般人难以承受,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这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更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信念和责任。因为他们身后,还有耄耋之年的奶奶和古稀之年的母亲需要赡养。而用钱最多的,还是正上初中的一双儿女,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和希望。
在谈及两个孩子的教育时,夫妻俩满面笑容,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作为父母,他们常年在外,不能陪孩子读书,奶奶太奶奶无法辅导孩子,干脆把孩子交给学校管理。好在两个孩子争气,学习成绩都是班上前几名。他们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是,只要努力了,能学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给孩子太大压力。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是最重要的。
让他们欣慰的是,两个孩子早早学会了生活自理,懂得了关爱他人。老二是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校,一周回一次奶奶家。在家里,如遇下雨,会立即把晾晒在外的衣服被子收回。从不乱花钱,给他几块钱,让去给自己和姐姐买点零食,他总是先买好姐姐喜欢的,剩下的钱才给自己买,如剩钱不多,就随便买点啥,从不争讲。
有一年春节期间,小两口回到老家,趁假期还在外揽了一点活。孩子看到爸爸辛苦,就让爸爸别出去了,在家好好过年。爸爸讲,这是给你们挣的零花钱,必须要去。孩子表示,这笔零花钱不要了,不让爸爸这么受累。听到这话,父母能不温暖幸福?
他们对经营煎饼的辛苦是有心理准备的,也已习惯了。让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奶奶母亲的身体。一旦生病,不能立即回到老人身边照顾,是最煎熬的事情。
他们把不起眼的小生意,坚持一做就是十几年。服务了居民,赡养了老人,供养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前不久看到一则信息,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给了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一开始,他们从事的“基因调控原理”研究并不被人看好,但认准了方向,就一直默默坚守,最终为世界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就是矢志不移,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成就大事业的典型事例,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煎饼小哥,做的不是什么大事,但用坚持养育了一家老小四代,也是一种成功。虽无诺奖那么伟大,其精神是相通的,也是社会需要的。
人生就是这样,在纷繁多元的现实社会中,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坚持下去,就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他们就是幸福的。
前几天我又去北门买煎饼,发现只有女主人在应酬,才知道小哥考驾照去了。看来他们又有了新的进一步的打算。
(2024.11.8日,草于西安航天大道)
—— End ——
本文作者:王学成
本期编辑:柳西藏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请给作家故事公众号点个关注,关注后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我们
第二届专栏作家名单
钟常贵(广东)、朱顺社(河北)、郭玉琴(江苏)、曹广平(北京)、
乔宪俊(河北)、刘 蔚(安徽)、沈树立(吉林)、 陈 虹(江苏)、
朱杰溧(陕西)、傳柏林(贵州)、马冰川(黑龙江)、文贞、(安徽)、
贺宝璇(山东)、陈建国(山东)、高晓卉(吉林)、宋桂娣(广东)、
杜平安(陕西)、鹿丁联(陕西)、王栋(山东)、沈五群(河北)、
周 娟(湖北)、谷显刚(重庆)、杨丽花(云南)、刘百库(四川)、
李庶铭(山东)、黄 冰(陕西)、秦家安(山东)、张 健(安徽)、
柯亚楠(湖北)、王秀东(山东)、 宋新强(广东)、刘文奇(河北)、
郭李鹏(陕西)、李文龙(北京)、任佳(陕西)、 曲建波(河南)
第一届专栏作家名单
1、【激情周一】
任风珍(山东)、王安德(陕西)、程以龙(湖北)、安增(山东)、陈星(辽宁)、杨荣昭(贵州)、朱顺社(河北)、王红梅(安徽)
2、【清新周二】
郑贵华(湖北)、朱杰溧(陕西)、乔宪俊(河北)、沈树立(吉林)、柳中平(安徽)、文贞(安徽)、姚成兵(安徽)、鹿丁联(陕西)
3、【温馨周三】
支海军(江西)、曹广平(河北)、宋桂娣(广东)、殷世明(安徽)、赵心星(广东)、崔玉杰(山东)、贺宝璇(山东)、程阳辉(安徽)
4、【浪漫周四】
张战学(陕西)、马冰川(黑龙江)、秦家安(山东)、寇振朝(河南)、刘小江(广东)、王栋(山东)、袁南成(湖北)、金浩(安徽)
5、【神秘周五】
赵玉刚(山东)、李景朝(河北)、刘毅峰(陕西)、陈虹(江苏)、金海娃(内蒙古)、孙淑萍(山东)、高晓卉(吉林)、黄冰(陕西)
6、【亮丽周六】
郭李鹏(陕西)、杨丽花(云南)、沈五群(河北)、裴欣(河北)、李文龙(北京)、耿志明(吉林)、王洪臻(山东)、陈生茂(甘肃)
7、【快乐周日】
刘百库(四川)、周娟(湖北)、张桂华(河南)、刘蔚(安徽)、梁晓霞(陕西)、宁廷常(山东)、李存义(山西)、刘文奇(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