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图述百闻”↑+关注,便于查阅本公众号的所有文章。
走进一座城市,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比单纯地游山玩水更有意义。
2024年3月20日,春分时节,久雨天晴,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的网友相聚在湘潭,走进跨越时光的千年窑湾和万楼,领略湘潭悠久的历史文化之美。
本文借用了同行影友的图片,恕不一一署名了,在此一并致谢!
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湘潭的伟人、巨匠灿若星辰——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文化名人齐白石,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进士李腾芳(湘潭籍)乡居湘潭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湘潭山水论》:“潭之山水,朱陵磅礴之余也。昭山峙其东,乌台蹲其西,金霞耸其南,黄龙障其北。”“江身至邑始深,其清流而不驶、白而漾碧。是邑,盖山水之会,而灵气所钟也。”
堪称“湘江第一楼”的万楼是由他命名的。
红网网友在万楼景区的入口处合影留念
来自株洲的三位女同胞,全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左起:胡百闻、凌燕、易小凤。
美丽的玫瑰花,女同胞都爱它。
(左起:胡百闻、易小凤、黄荣英、凌燕)
曾石祥老师(右一)在万楼的正面航拍合影。
堪称“湘江第一楼”的万楼又名文昌阁、文起楼,濒临湘江,坐落在湘潭三桥下游不远的宋家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由湘潭县令包鸿逵主持修建。
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都是摄影人,图为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版主吴大哥在航拍万楼。
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版主蒋新建在航拍万楼。
四位女同胞在万楼“共誓白首”哈哈哈~
左起:凌燕、易小凤、胡百闻、黄荣英。
万楼的沿江栈道。
在白石公园的齐白石主雕像前合影留念。
白石公园内的小景。
位于雨湖区人民路的天主教堂。
人们说,走进窑湾就走进了湘潭的历史深处。
湘潭大唐兴寺简介
大唐兴寺位于壶山下,始建于晋代、原名石头寺。史载湘潭城约建于唐末五代初,故“先有石头寺,后有湘潭城"。而所以改名为大唐兴寺,与禇遂良的名字紧密相连。褚遂良是一位爱国的大忠臣,六四九年,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世称“禇河南”。褚遂良为官清正,忠于职守,深得唐太宗赏识,褚遂良因劝阻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还笏辞官,几乎被杀。于六五五年九月被贬为潭州都督。面对湘潭秀丽的江南景色,花甲之年的禇遂良某日登陶公山游石头寺,看到寺宇宏伟,触景生情,面对长安,为大唐王朝兴衰悲愤不已,于是援笔题写遒劲有力、丰腴大气“大唐兴寺”四字,石头寺自此改称大唐兴寺。
关于褚遂良在湘潭的经历,顺治己亥刊湘潭《县志》有这样的表述:
褚遂良,永徽中以谏立武昭仪为李勣、许敬宗所间,贬为潭州都督,尝登陶公山,游锦湾,因易石塔寺为唐兴寺。其时高宗尚存而中宗未立,公知武氏立而唐之将必败也,非如旧志所云中宗在房州时也。考公贬潭时,以乙卯九月,方二载,即丁巳八月为许敬宗、李义府诬奏,又与韩瑗、来济再贬而公得爱州,死于谪所,其去中宗迁房州时尚二十余年矣。岂李志未之详耶?然公所贻“九衢灯火”句,又何其优游乐易、和而不怨也?固当述褚公迁谪始末以额寺中,使知寺之由来久而唐室之中绝有渐也。
唐兴寺为历代名刹。康熙《湘潭县志·山水论》载:潇湘八景中“烟寺畅销钟”,“烟寺者,石塔寺也。”清人何承珍有诗写道:“古刹千年石径中,钓台长傍梵王宫。蒲团僧证三幡静,塔影禅参半偈空。事业晋唐钟磬寂,渊源衣钵水云蒙。还余老衲传经罢,更与殷勤说褚公。”
大唐兴寺比湘潭建城更早。大唐兴寺是湘潭的佛教第一个寺院,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个寺院,也延续了1700余年的一个寺院。故有“先有唐兴寺,后有湘潭城”的说法。
望衡亭,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沿江西路石嘴脑湘江之畔,壶山之上。现在的望衡亭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王捷俊为首筹资修建(碑文有所记载)。
望衡亭为麻石砌筑,分为3层,亭上有联:“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
望衡亭一、二层间内有石梯,二、三层间内为铁梯。第二层照壁并排嵌有大理石碑两块,一块是《湘潭石嘴头碑记》,一块是《望衡亭记》;第三层壁嵌有《建筑湘潭县望衡亭碑记》。
《建筑湘潭县望衡亭碑记》:“亭以石为基,步石磴以登至亭楼。石栏周环,凭栏四顾,江干风景掩映眼中。自楼亭左旋,循铁梯而上,为亭之中层,再上则平台矗立。南望衡峰,朝阳碧色,隐约于烟云缥渺间;而大江环绕,逦迤以达于麓山。叠障层峦,出没于风沙望里。上下波光,帆鸟翔集,蓼渚芦汀,参差夕照。风景如斯,诚足乐也。每值四时佳日,游斯亭者,凭高远瞻,万里孤怀,触感兴亡,尘念俱寂,能不有江海无涯之慨乎,益令人不能忘情于斯亭者矣!"
望衡亭碑记
始建于晋,历史上曾几毁几建。民国十七年,国民党陆军中将王捷俊驻防湘潭,在石嘴脑修筑现亭。取陶侃望岳之意,名之曰“望衡”。亭分三层,为花岗岩结构。二层石壁刊有“湘潭石嘴头碑记”和“望衡亭记”两块石碑。二层外柱有联,为何衢所作“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 。三层石壁刊有“建筑湘潭县望衡亭碑记”石碑。望衡亭见证了湘潭城市发展的历史。
保护范围:以亭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陆军中将王捷俊(字振寰)墓碑
望衡亭的这些碑文,是记载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
望衡亭旁边的这个圆形建筑,就是享誉湖南的龙牌酱油酿造水源的取水口。这里是原湘潭市第一自来水厂的取水口。
圆形建筑上的对联:
昔引清流曾圆古邑新兴梦,今成胜迹尤启时人上善心。
“龙牌酱油,灯芯糕,坨坨妹子随你挑”这段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说的是湘潭的两大特产:龙牌酱油和灯芯糕。
换个角度看“龙牌酱油酿造水源取水口”和“望衡亭”。
何腾蛟
字云从
1592-1649年
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明代抗清名将。
明朝末年,抗清英烈何腾蛟任南明湖广总督,联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残部,成为南明最强大抗清武装。清顺治六年,何腾蛟抗清失败,在湘潭被俘。清军劝降,他誓死不从。清兵无奈,杀之于流水桥。
明末抗清英烈何腾蛟雕塑
“江山胜迹”摩崖石刻在湘潭市河西望衡亭和唐兴桥之间,是湘潭唯一的一处摩崖石刻。
湘潭人民为了纪念陶侃、何腾蛟等民族精英,1929年在湘江河畔壶山石嘴垴劈山开道时,巧妙利用其衣冠冢下的山崖刻字以祭之,专程请来绝意仕途返乡闲居朱德裳执笔,写下了“江山胜迹”4个遒劲的大字。
即将合龙的湘潭杨梅洲大桥(当地人称为六桥)。
杨梅洲大桥主桥全长1108米,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桥横贯东西,连接雨湖区与岳塘区,实现“一跨过江”。建成后,将成为湘江跨度最大的桥梁。
杨梅洲大桥将打通岳塘区与西二环的快速通道,大大方便市民北上长沙、益阳、常德,同时也缩短了南下衡阳、西进娄底的交通距离,可完善湘潭市“一环两路,六纵六横”城市路网,对全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湘潭窑湾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景区)分导览图
窑湾是湘潭城区人文资源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我在窑湾拍张“到此一游”存照。
湘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兴桥
湘潭市人民政府
二O四年三月六日公布雨湖区人民政府
二0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立
始建于清初,由萧俊义等人捐资修建,位于交通要道,历经多次修缮。系单孔石拱桥,净跨12米,宽6米,桥身路面均以花岗石砌成。花岗岩栏杆34柱,栏杆上雕有狮、兔等兽,系湘潭地区重要的古桥梁,是研究湘潭桥梁及运输历史的重要文物。
保护范围:本体保护
唐兴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3米,宽6米,净跨度12米,桥身与桥面均由花岗岩石砌成。
唐兴桥是湘潭城区最古老的石拱桥,桥栏柱上狮、象、鹿、猴、兔等动物石雕栩栩如生。
潭宝(窑湾)汽车站
潭宝(窑湾)汽车站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潭宝(窑湾)汽车站始建于1925年,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公路局以“赈济款”建造,1927年建成。是中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的汽车站。
经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考证,此桥系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潭宝汽车站改称湘潭西站,1964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文物价值越发凸显。
潭宝公路
湘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潭宝公路纪念碑亭
湘潭市人民政府
二O一四年三月六日公布
二0一回年四月三十日立
1925年,中国第一条公路——长(长沙)潭(湘潭)公路建成。接下来修建潭宝(宝庆,今邵阳)公路。1927年,潭宝公路建成通车。在公路的起点——窑湾汽车站的东侧建亭立碑,记载了这一过程。碑的质地为花岗岩,方锥形。熊希文撰文,方永元书。这是中国公路发展初期的重要见证。
保护范围:本体保护
潭宝公路纪念碑亭为砖石结构,六角单檐,尖顶,覆黄色琉璃瓦,由8根水泥圆柱支撑,八方有护栏,四方有进出口。碑呈方锥形,高2.2米,上宽0.62米,下宽0.78米,碑面楷书镌刻,记载1927年潭宝公路修建始末。碑基座为四方形,采用黑色大理石铺面。亭右侧是湘潭市人民政府署名的《重建潭宝公路碑亭附记》。
“潭宝汽车站”,旁边的“潭宝公路纪念碑亭”。
“潭宝公路纪念碑亭”亭内的纪念碑。
潭宝(窑湾)汽车站是我们本次采风的最后一站,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感谢吴大哥精心策划,感谢辣爷设计、制作横幅,感谢日久弥新盛情接待,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网友积极配合。相聚时间虽短,但这份快乐永存。
我们相识在红网,感谢红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好平台,祝红网越来越红!
▼ 请在文末右下角点亮【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