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图述百闻”+关注,便于查阅本公众号的所有文章。
题记:
记得还在上小学时,父亲就拿出他收藏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布面封面)要我们阅读、学习,就连我们几姐弟的名字,都改成了与这个故事有关的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喀秋莎》《小路》等前苏联歌曲,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因此,我一直希望有机会去俄罗斯看看。
2019年2月,得知CPL城市摄影联盟组织到俄罗斯采风的消息后,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一晃已过去5年有余,拍的照片都早已转入到移动硬盘,一直没有时间整理。现在就凭着自己的印象来记叙,不按时间顺序来写游记了,争取慢慢来整理俄罗斯观光的图文,逐一发公众号留存。
要特别感谢俄罗斯导游、东北姑娘穆春阳,她很有耐心地帮我解疑、翻译俄文,让我得以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篇俄罗斯旅行游记,在此向她深表谢意!
▲喀琅施塔得军港的铁锚
喀琅施塔得,1723年前称“喀琅施洛特”。
喀琅施塔得军港是俄罗斯第一支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基地。中国军舰在喀朗施塔得军港进行过参观交流。
2019年2月17日,国内已是初春季节,俄罗斯波罗的海芬兰湾却仍是冰封世界,军港的军舰都被厚厚的冰层固定在原处。
波罗的海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喀琅施塔得是建造在芬兰湾科特林岛之上的要塞城市。科特林岛原为瑞典所有,1703年,彼得大帝从瑞典手中夺得。彼得大帝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小岛对圣彼得堡防卫的重要性。于是,在1703年建造圣彼得堡的同时,就开始在这个岛上建造要塞工程。一年后的5月18日,第一座应急要塞完工并开始启用。还有了一个德语名称“喀琅施塔得”,意思是“皇家之城”。
其后,它先后经历了沙俄时期、前苏联时期都被用作波罗的海舰队的军港,直到苏联解体后的1997年,这座城市才首次对外国人开放。
▲我在喀琅施塔得军港的一个纪念碑旁留影
纪念碑上的俄文写的是:
俄罗斯水手永恒的荣耀
杜希姆战役
▲我在喀琅施塔得军港的土炮旁举起相机,摆个POS留影纪念。
▲这里风大,路上很滑,行人 只能小心翼翼地移步前行。
▲想去东北雪乡领略北国风光,早已备好各种御寒的物资,但没能成行。在这里,感受到了冰封世界的寒冷。
▲因冰冻路滑怕摔跤,只在远处拍了一张彼得大帝铜像。
▲喀琅施塔得军港的海军俱乐部,始于1704年。
来这里参观是在原计划之外的。
在前往喀琅施塔得军港的路上,一直在关注窗外景色的李丹副主席,突然发现这里像是一处战时工事设施,当即和导游商量,决定返回时在这里停车看看。
▲看到这里有文字标识,特意拍了下来,问了穆导才知道,上面的俄文写的是:停车场。
▲CPL城市摄影联盟主席龙绪明和副主席李丹先行一步,他们进到停车场里面去看了看。
▲从这里看,枪炮眼已被堵上,应该是一处已废弃了的战时工事设施。
▲想进去近距离看个究竟,遗憾的是我晚到了一步,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正在关大门。
▲从这个门洞出去,就是波罗的海岸边。原来,这里原是紧靠波罗的海芬兰湾岸边的一处军事防御工事。
▲我沿着海岸边这道长长的战时防御工事改建的停车场,拍了不少图片。
▲大冷天难得见到有本地人出来溜达,回头看到这母子俩出来遛狗,马上调转镜头对着他们拍了几张。
▲每次外拍都不忘给同行的影友们拍花絮留作纪念。
▲CPL城市摄影联盟主席龙绪明的这顶帽子看上去应该很保暖。
▼请在文末右下角点亮【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