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大集备
暨2025届高三备考研讨会
本次大集备活动由历史组教研组长林慧彬老师主持,孙咏梅校长、王新乙副校长及全体历史教师出席会议,安排如下:高三备课组分享外出学习的经验交流,并介绍新高三备考情况;高一备课组分享老高三备考的经验;高二备课组对高三备考提出建议策略。
曹雪荣老师
分享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
高三备课组长曹雪荣老师分享了9月份高三四次外出学习的收获。首先,她从新高考试卷入手,分析了知识点比重、高频考点。其次,她就整个高三备考明确了三轮复习各自的任务,即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强化时序、夯实基础、基础能力过关;二轮复习进行专题构建,袜综合能力突破;三轮复习关注热点、查缺补漏、进行综合复习。
孙波老师
介绍高三备考情况
孙波老师介绍了高三备考情况。首先,介绍了高三三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其次,重点介绍了当前的一轮复习。一轮复习采用纲要与选必整合的方式进行,大通史与小专题结合,充分利用教材各功能区,落实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基础能力过关的复习任务。最后,强调习题要精讲精练,三轮复习充分利用高考真题,达到以题为依托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各类题型的基本方法的目标。
巴冰冰老师
老高三教学的经验分享
高一备课组长巴冰冰老师分享了老高三的教学经验。第一,重视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高考的评价体系、高考蓝皮书和高考真题,并将对他们的研究落实在整个高三备考的过程中,落实在每一节课学生学习的实处。第二,重视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使每一轮复习都科学高效,有的放矢。第三,抓落实,提分于平常细节处。
赵冬青老师
高二备课组的备考建议
高二历史赵冬青老师针对如何回归教材、落实双基,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一是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深入、充分研究、理解和把握教材,把教材“看透”。二是敢于超越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化教材,与时俱进补充更新教材相关内容,把教材“用活”。三是正确使用教材:既要重视正文内容,也不能忽视辅助文内容,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探究与分享的案例也可以作为高考命题情境或者命题参考,把教材“用好”。
林慧彬老师
教研组组长总结
教研组长林慧彬老师做了总结:未来的高考,只会越来越变,越变越活,单纯地背历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备课应该更多的注重备教法,备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变“讲堂”为“学堂”,希望历史教师做学生高参,为高考助力。
孙校长首先肯定了历史组教学的质量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以后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关键要落到实处。希望继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一步守正创新,从心出发的教研氛围,潜心教研,潜心教书,努力打造正能量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教学新体系,要求大家在反思中凝心聚力,自省,自悟,自查,不断完善自己,用优秀的品质、精湛的业务能力,强大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每一次活动,每一堂优质课,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众人之智,解未知之惑,这就是集体备课的精髓所在。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师的理念必须更新,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学生,会学习,爱学习,善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热爱学习,这就是授之以渔的道理。
文字:历史教研组
图片:周化勇
排版校对:李姝阳
审核:孙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