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年天津之旅
望海楼天主堂
与望海楼教堂一桥之隔的是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这里可以找到泥人张、果仁张等店铺,也可以了解天津的老故事。只是去过国内好几个城市,我发现古文化街区大同小异,因此也没有深入了解的心思。
古文化街不远处是广东会馆,这倒是很有意思了,一个广东人在外省找到了广东会馆,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觉。
广东会馆
天津广东会馆于清光绪年间落成,是由戏台、南园、辅房、客房、药房等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与北方四合院相结合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的二进四合院。
乍眼一看会馆的山门,居然有几分陈家祠的感觉:石柱、石匾额、石梁、石枋等,但它没有陈家祠的精雕细琢,那是因为少了精致的木雕和砖雕。
单凭会馆山门处少有木雕就认定里面的建筑不具广东地方色彩的话,实在是有失偏颇。会馆内廊处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月梁部分,木制的月梁上均是精致的木雕,这也是区别于北方建筑的地方。月梁自身形成了圆拱,月梁与月梁之间有着相同的间距,并结合了顶部的两根小梁,这一结构使得建筑承受屋顶荷载经百年而不易变形。而这样的结构与现代建筑中的拱形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会馆室内和走廊地面铺设了广东烧制的红色粘土方砖,我记得在我祖屋的厨房就是用这样的砖块,所以我丝毫不怀疑这是一种常用的广东做法。
戏楼是整个建筑群中的精华之所在,它以四合院的天井围成闭合空间,用平行枋和额枋共同营造出大跨度空间。楼里最多可容纳六七百人,楼上包间,楼下散座。
中国南方建筑的精巧体现在戏台。戏台的台口不设角柱,视野更加开阔,观众可从三面看到舞台。戏台顶部的重约10吨的藻井外方内圆,以数以千计的细木构件榫接而成,勾联螺旋而上。藻井那螺旋花纹被漆成金色,底部是翠绿色,相互映衬,这便是真真切切的“金碧辉煌”了。由于藻井纹路酷似菠萝外形,俗称其为“菠萝藻井”。这样的设计其实并不是为了装饰效果,而是为了舞台声效。当戏剧演员在台上表演,藻井能把声音充分吸收至穹顶内,经异形斗拱折射,减少噪声的同时把声音传到戏楼的每个角落。
戏楼里面另一个亮点是木雕。在这座建筑内的木雕均为精品,且无不散发着南方雕刻技艺之美。比如舞台正面两根垂莲柱之间的五层精美的图案:“龙凤祥于云间”,“狮子滚绣球”,“渔、樵、耕、读、商”五阶层人物,“冰凌花”图案,以及第五层的富贵牡丹图案。
说起这些图案,其中第四层的“冰凌花”图案,一般来说是与梅花相伴,互为点缀的,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然而“梅”与“没”同音,商人忌讳这个“没”字,便取消了梅花的图案。作为一个广东人,我非常明白这种对于谐音与寓意的执着。舞台正中的彩色镂空木雕——“天官赐福图”有着多层的寓意:身着红袍的天官脚踏祥云,寓意“平步青云”;手指红日寓意“指日高升”;天官身旁的仙童手上花瓶插着三戟寓意“平升三级”;天官身后的梧桐树、灵猴、蜜蜂和向日葵则寓意“向日封侯”。木雕四角设计传统的蝙蝠衔桃枝图案,意味着“福寿四方来”。整块木雕蕴含着许多美好的寓意。
光绪年间,广东会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落脚点给初到天津的广东人。清末,天津已成了通商口岸,且广东人在这里发展得不错,后来洋商也不断增加,聚集此地的、想在天津大展拳脚的广东人甚多,故时任天津海关道的唐绍仪倡议成立会馆。会馆不仅提供基本的住宿服务,也是进行商务、聚会和节日娱乐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如此出色的戏台设计,如今广东会馆被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以戏剧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谁能想到全国各地的戏剧居然有如此之多?
此外,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京剧名伶的演出服以及其他与戏曲有关的内容。
会馆内的砖雕及石雕也是精美的,但于我而言,均不及木雕精彩。可无论是砖、木、石雕,无不体现了浓浓的广东色彩,也表达了广东人们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老城博物馆
广东会馆不远处是老城博物馆,这里原是英商天津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也是一座典型的传统三进四合院,在里面逛逛也是极舒服的。
演出前,我想起了在成都旅游时看演出的时光。那时候我坐得太远,所以很多精彩的镜头都没有办法拍下来。尽管相声表演是语言艺术,但是靠近舞台依然我的最优选择。不论是变脸还是相声,盖碗茶真的是欣赏传统艺术表演时的最佳搭配。
游于2019年6月6日
地址:
望海楼教堂: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292号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
广东会馆:天津市南开区城厢中路1号
老城博物馆:天津市南开区鼓楼东街202号徐家大院内
时间:
广东会馆:09:00-16:30,停止入场:16:00;
老城博物馆:09:00-16:30,停止入场:16:00
门票:
广东会馆:¥10
老城博物馆:免费,相声演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