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聊植物:余甘子

百科   2025-01-15 11:07   贵州  
写在前面

文献资料太学术,自己的看法太片面,想要在过去的写作方式上做一些调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聆听大众的声音,才能更好让植物与大众融在一起。

喜欢一方见地的视频,更喜欢视频下面你我他,对植物应用的描述。

这样的应用和感受是切身实地的,是包罗万象的,我们一起来看大家心中的植物之余甘子。

超链接:我之前写的余甘子







这种小小果子,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苦尽甘来”。初尝时,余甘子带着一丝苦涩,仿佛是大自然对味蕾的一次小小考验。

然而,随着细细品味,那份苦涩渐渐转化为甘甜,如同人生路上的风雨之后,终将迎来彩虹。


酸涩,但回甘持久。对咽喉友好。


潮汕都叫油柑,超爱吃这个,还可以做油柑茶,油柑瘦肉汤。


广东大部分地方叫余甘子或油柑,多为人工栽培。果实用来做凉果,叶子晒干做枕头。

这就是我们潮汕的油甘,用南姜、糖、柠檬腌制,是超级美味的美食。


小时候经常吃,酸爽特别提神,回甜又非常舒心。


我第一次买来吃,一咬牙,真难吃啊,然后全部丢了。


云南叫橄榄!先吃橄榄后回味,大理人喜欢用盐水浸泡后吃,苦涩味大为减少。


云南好多地方都有,用盐水加甘草泡后,非常甘甜回甘。


我家院子有一大棵,每年邻居都来捡,吃了可以治喉咙痛。不过因为太高砍了后今年没结果了。


果子从小就吃,味道是酸苦涩甘再带一点点甜,各种味层层递进但又不是很强烈。

可是从来没见过它的树,去年去云南旅游见当地大袋大袋的卖且很便宜。


我很喜欢吃余甘,刚开始口感苦涩酸涩,慢慢地回甘,这种感觉太好了。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文字摘录于视频号一方见地评论区


植物游记
观察宇宙,感悟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