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的贵州毕节,常常能看到被老乡称为冻菌的野生菌,在小寒大寒之间,天寒地冻的季节,出现在核桃树上。
他们形态各异,有些还有一点金针菇的模样,有些则一点金针菇的模样都看不出来了。
还有一种栽培的金针菇,颜色偏黄,和外面卖的白色那种不一样,味道很好吃,这边把白色那种叫银针菇。
此外还有一种牛屎菌,在部分地区被当作野生的金针菇,误食后会中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前面提到毕节的豆豉,这次提到毕节的冻菌。
一个是微生物,一个是大型真菌,是这片独特的天地孕育了他们。
使得他们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并与当地人的肠道菌群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这边的野生金针菇资源利用起来,可以改良并丰富当下栽培金针菇的品种和形态。
超链接:贵州人自己的益生菌
金针菇喜好低温,在自然界中常在冬季出菇,故又名“冬菇”。在外形上,野生的“冬菇”与栽培的“金针菇”完全不一样。
毕节野生金针菇1号:
毕节野生金针菇2号:
毕节栽培金针菇1号:
市场常见的金针菇:
四川省某村10余村民采食田间生长的野生金针菇中毒后,有人面带神秘笑容,有人举止怪异,经过紧急抢救,才相继脱险。
月初,村民收割稻谷后,村前一块空稻田里生长出许多灰色金针菇,菇体个头细长,头戴钟形王冠,密密麻麻如盛开的鲜花。
下午,不少村民忙着在田里采摘金针菇。晚上,他们纷纷将金针菇熬汤喝、村民李某熬好金针菇汤后不敢轻易享用,她多少知道有些野生菇是有毒的,于是她将汤倒给小狗喝了点。
10余分钟后,小狗突然狂躁起来,发疯似地围着房前房后跑,不断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不好,有毒吃不得,但为时已晚,许多村民已吃了金针菇。喝汤后神情怪异,笑呵呵胡打乱说,随后昏倒在地。
中毒的10余村民被火速送往县第一人民医院,洗胃、输液……经过大力抢救,中毒的村民才陆续脱险。
对记者带去的“金针菇”作了切片观察后,发现这种菇学名叫“斑褶菇”,俗称“牛屎草”。
含有一种神经毒素,人误食中毒后,会产生幻觉、精神错乱、无端发笑等神经精神症状。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采食野菇险酿祸连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