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有8个植物在植物志上有用途记载,分别是:
祛风活血、舒筋活络的鸡血藤。
解表清热、活血散瘀的排钱树。
治风湿性心脏病的尖山橙。
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的薜荔。
能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的结香。
果肉味甜可食;根或老藤药用的定心藤。
通经活血、解毒消炎的接骨草。
治疗风湿跌打、筋骨疼痛的白花丹。
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来自于豆科,密花豆属。俗名鸡血藤、三叶鸡血藤、龙层风。
我国特产,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沟谷或灌丛中。
茎入药,是中药鸡血藤的主要来源之一,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等症。
排钱树(Phyllodium pulchellum)来自于豆科,排钱树属。俗名亚婆钱、笠碗子树、午时合、龙鳞草、圆叶小槐花。
产福建、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及台湾。
生于丘陵荒地、路旁或山坡疏林中,海拔160-2000米。
根、叶供药用,有解表清热、活血散瘀之效。
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来自于夹竹桃科,山橙属。俗名薄叶山橙、茶藤、雷打果。
产于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区。生于海拔300-14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路旁、山谷水沟旁。
全株供药用,民间称可活血、祛风、补肺、通乳和治风湿性心脏病等。
薜荔(Ficus pumila)来自于桑科,榕属。俗名广东王不留行、木馒头、凉粉果、木莲。
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变种爱玉子果可食。
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来自于瑞香科,结香属。俗名岩泽兰、三桠皮、梦花、雪里开、打结花。
喜生于阴湿肥沃地,茎皮纤维可做高级纸及人造棉原料。
全株入药能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可治跌打损伤,风湿痛;也可作兽药,治牛跌打。亦可栽培供观赏。
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来自于茶茱萸科,定心藤属。
俗名黄马胎、黄九牛、藤蛇总管、铜钻、麦撇花藤、甜果藤。
生于海拔800-1800米的疏林、灌丛及沟谷林内,果肉味甜可食;根或老藤药用。
接骨草(Sambucus javanica)来自于荚蒾科,接骨木属。
俗名臭草、八棱麻、陆英、蒴藋、青稞草、走马箭、七叶星。
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沟边和草丛中,亦有栽种。
为药用植物,可治跌打损伤,有去风湿、通经活血、解毒消炎之功效。
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来自于白花丹科,白花丹属。
俗名白皂药、白花九股牛、白花金丝岩陀、猛老虎、耳丁藤、照药、一见消、天山娘。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南部)、云南和四川(重庆、西昌);生于污秽阴湿处或半遮荫的地方。
此植物在《唐本草》中已记载。1300多年来一直为民间常用药,用以治疗风湿跌打、筋骨疼痛、癣疥恶疮和蛇咬伤,并用以灭孑孓、蝇蛆。
翼核果(Ventilago leiocarpa)来自于鼠李科,翼核果属。俗名血风藤、扁果藤、穿破石、青筋藤、血风根、铁牛入石。
产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南部。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山谷疏林中。
粉叶轮环藤(Cyclea hypoglauca)来自于防己科,轮环藤属。
产于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和南部、福建中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和海南。生于林缘和山地灌丛。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