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50载,遭丈夫背叛,她绝食而亡,一年后丈夫把情人娶回了家

文化   历史   2024-10-30 13:41   辽宁  


1985年,陈布文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了丈夫张仃与其他女性的情书往来愤怒地把信在丈夫的面前,质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丈夫沉默了片刻,最终说出了一句:“在她那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这一回答让陈布文感到无比失落,毕竟她与丈夫携手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


她爱了他一辈子,没想到自己的深情原来只是一个笑话,于是她选择绝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65岁。



-1-


1920年,陈布文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的秀才,曾担任镇长,思想相对开明。所以陈布文虽然是个女孩,却与哥哥们一样有机会接受教育。


陈布文自幼聪慧且富有主见。13岁时,她已经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由于她的文章针砭时弊,见解独到,因此被誉为“小鲁迅”。


17岁时,陈布文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的父母为她物色了一位门当户对,又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但陈布文无法接受包办婚姻的安排,独自一人前往南京,追寻自己的理想与自由。

到了南京后,陈布文凭借自己的犀利文笔,成为杂志社里最年轻的作者。她用辛辣的文字批判社会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快在文化圈崭露头角。


有一次,陈布文在《扶轮日报》上看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由画家张仃创作,对社会进行了毫不掩饰的讽刺和批判。陈布文从这幅漫画中,似乎看到了与自己一样的灵魂,却一直没有机会相识



巧合的是,陈布文在一次防空洞里躲避空袭时,意外邂逅了张仃。一个是独立清醒、文笔犀利的文学才女,另一个是年少成名、博学多才的美学才子。


两人在防空洞中开始了深刻的交流,他们谈理想,聊人生,共同批判社会的不公。张仃一直视鲁迅为自己的偶像,如今见了陈布文的文字风格颇有鲁迅之风,对她更多了一些欣赏。而陈布文则了解到,张仃15岁时家乡沦陷,他只能背井离乡,通过漫画抗日的方式来救国,对他又多了几分敬佩。


他们的相遇不仅是一段美好缘分的开始,更是在动荡时代中,两个志同道合的灵魂找到了彼此。没多久,两人就结为了夫妻,当时陈布文17岁,张仃20岁。


-2-


婚后的生活虽然十分清贫,两人却是有情饮水饱,很快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女儿的到来无疑加重了他们生活的负担。


当时战火连天,上海和南京相继沦陷。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张仃带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延安后,陈布文成为了一名记者。她爽朗的性格和出色的文笔让她迅速在延安的文学圈占据了一席之地,还担任了鲁迅研究会的秘书。


而丈夫张仃的画作,与当时流行的文艺画风格格不入,在外面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让他心绪难平。



陈布文为了不伤丈夫的自尊心,偷偷去找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副院长周扬。在周扬的引荐下,张仃终于得到了一份教员的工作。但工作并不顺利,许多人对张仃的画风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这让他感到十分迷茫。他不愿为了迎合大众而改变自己,却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当延安举办讽刺画展时,展出的70多幅画作中竟然没有一幅是张仃的作品,这让他更加沮丧。


或许是年少成名,让张仃无法接受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亦或是当年家乡沦落,他被迫远走他乡,在心中埋下了悲观的种子。此时的他陷入负面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妻子却成了他唯一的出气筒。



时间一长,两人积累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这对原本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夫妻,也开始有了矛盾和争吵。



后来,儿子张郎郎出生了,小生命的到来为张仃和陈布文带来了久违的喜悦和希望。他们意识到,除了艺术和事业,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在肩,夫妻关系也和谐了许多。


这时张仃的事业也迎来了转机,他的工作方向调整为美术设计,这不仅符合了时代的需求,也让他的美术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张仃开始在美术设计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的设计作品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张仃被选中,与林徽因、梁思成等人一起,参与了国徽和纪念邮票的设计工作。这一任务不仅是对他艺术才华的高度认可,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陈布文的事业也在不断攀升。她以出色的才干和敬业精神,被选为周总理的秘书。夫妻俩的事业一起进入了巅峰时期。



但陈布文为了照顾家庭和四个孩子,毅然辞去总理秘书的职务。虽然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为她感到惋惜,认为她不应该为了家庭放弃如此光辉的事业,但陈布文心中有着自己的考量。她深信,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用心去经营和呵护。


丈夫张仃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多次担任了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在巴黎期间,还见到了偶像毕加索。让他没料到的是,多年之后,他竟然拿因为临摹偶像毕加索的作品而遭到批判,身心都饱受折磨与屈辱。


-3-



为了保护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不被毁掉,张仃将其中一部分作品托付给了他在延安时期的朋友灰娃保管。灰娃是一位女诗人,和张仃交往多年,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灰娃不怕被他拖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任。


与此同时,陈布文和张仃努力经营了多年的家,也被批判张仃的那些人砸毁了。张仃陷入了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整个人变得极其消沉。陈布文默默地擦干眼泪,对着为难张仃的那些人,声色俱厉地讲起了他们在延安时的故事,从气势上压倒他们。


陈布文不放心丈夫,反复叮嘱孩子们,如果父亲外出,一定要轮流跟着。当丈夫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时,她都会整夜整夜地给他读书,给他讲鲁迅,以此来鼓励他要坚持下去,时间和历史一定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


诗人灰蛙有时候也会来看望张仃,安慰他:“一定要努力活下去,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怎么变!”


多年后,他们一家人终于迎来了光明。张仃和孩子们又开始为了事业拼搏,陈布文也像以前一样照顾着一家老小的生活。



-4-


1985年,65岁的陈布文在家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了丈夫和灰娃往来的书信和诗稿,里面竟然藏着两人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愫。陈布文的心瞬间崩塌了,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刀,深深刺入她的心中。


灰娃是她们认识多年的朋友,陈布文怎么也没想到灰娃竟然和自己的丈夫之间会有什么。当她把书信摊在丈夫面前,质问他:“你和灰娃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仃沉默了很久,说了句:“在她那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


陈布文又想起丈夫在给灰娃的信中写着:“我们两个是分散在世界上的疯子,如今终于相遇了!”


陈布文痛心疾首,当初他们两人相识时,她何尝不是觉得灵魂相似的两个人终于相遇了。只是后来她为了守护丈夫,守护孩子,才活成了满身负累的成年人,而丈夫依然是当年那个特立独行的少年。



这件事让陈布文始终无法释怀,既然爱情和人生都不得完满,那她又何必留恋。没多久,她就以绝食的方式离开了这个让她不得完满的人世。临终前,她叮嘱着儿女们:“忘掉一切,各自开始新的生活。”


陈布文的离世,给张仃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和愧疚。但一年后,他与灰娃又结婚了。又一次,两个灵魂相似的人走到了一起,灰娃陪着他四处作画,上秦岭,下苗寨,登泰山,他们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张仃说:“一般人一长大,就世故,而灰娃却始终有一颗孩子的心。”


不知道他这样评价灰娃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当年在防空洞中,遇见那个一脸纯真的少女,是她一直负重前行,担负起照顾家庭,守护好丈夫和孩子的重担,才使他到了六十、七十岁依然保持着少年心。



诗词散文世界
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经典诗词,故事,语录等。世界级的名人名诗都聚集于此,诗词是没有国界的,紧紧跟随诗人们的脚步,让我们彻底融入到诗词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