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视频+知识点+课件

2024-11-02 08:01   河北  

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快乐语文天地初中语文资料表

(点击下面蓝字即可查看)


七上电子课本八上电子课本九上电子课本
七下电子课本八下电子课本九下电子课本
学生习作初中名著同步训练
单元作文辅导中考作文2023初中作文
七上教学视频八上教学视频九上教学视频
七下教学视频八下教学视频九下教学视频
2023中考中考古诗词初中文言文
七上朗读材料八上朗读材料九上朗读材料
七下朗读材料八下朗读材料九下朗读材料
七上图文解读
八上图文解读九上图文解读
七下图文解读八下图文解读九下图文解读


往期链接

最新2024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及教材变动情况说明

【教学视频】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合集(各64集)

七下语文预习知识合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名著导读合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卷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ppt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ppt九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语文第3课《我爱这土地》ppt语文九年级上第4课《乡愁》PPT语文九年级上第5课《你是人间四月天》PPT语文九年级上第6课《我看》PPT九年级上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教学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敬业与乐业》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看》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想和做》ppt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想和做》教案九年级上语文第八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1课《岳阳楼记》PPT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醉翁亭记》ppt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湖心亭看雪》ppt九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第14课《水调歌头》ppt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其一)》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4课《水调歌头》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5课《故乡》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PPT
九年级上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PPT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pt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出师表》ppt【古诗鉴赏】九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统练(预习版)【古诗鉴赏】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统练(预习版)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朗读资料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图文讲解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图文讲解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考点大复习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考点大复习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考点大复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 湖心亭看雪》PPT语文九年级上第1课《沁园春·雪》PPT语文九年级上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设计、PPT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素养检测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尝试如何写诗”写作实践指导
九年级上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堂笔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堂笔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堂笔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4课《乡愁》课堂笔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语文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堂笔记+同步练习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型专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月考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其一》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故乡》ppt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ppt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15课《故乡》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9课《怀疑与学问》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第21课《创造宣言》写作:论证要合理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第22课《智取生辰纲》第23课《范进中举》第24课《三顾茅庐》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口语交际:讨论》《写作:学习改写》古典小说的阅读:水浒传《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璧》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


微课视频

电子课本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


二、故事背景

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理解词义

1.家底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3.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  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

4.嬉闹:嬉笑打闹。

5.撩逗:挑逗,招惹。

6.胆怯:胆小,畏缩。

7.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8.仓皇:匆忙而慌张。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

第二部分(2-35)发展: 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

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鸭也长大了,下蛋了。


五、问题解疑

1. “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

“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


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3.“前行是未知的,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句中的“撩逗”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撩逗”一词准确地写出了杜小康在一个陌生地开始将对家乡的思念移情于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对“前方”的祈盼。


4.作者把“芦苇”“芦荡”分别比作“浪潮”“大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明喻修辞,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越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的环境使杜小康产生了压抑沉重的心理。


5. 阅读36自然段,“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连用四个“黑”,有什么表达效果? 


突出了暴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阴沉的景象,它预示着杜小康将经受一次成长的洗礼,与后文战胜风雨后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


6. 第36、37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着力描写?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天气的恶劣,渲染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这场暴风雨也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7.“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里的“哭”有什么含义? 

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8.“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请赏析这段话。

这是细节描写。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9. 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文章结尾用鸭的下蛋来形象地暗示杜小康在经受孤独的磨砺后终于长大了,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同时,父亲的这一句话意蕴丰富,含有期盼与喜悦,还有回忆过去时的心悸。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孤独之旅》课件ppt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第17课《孤独之旅》


一、基础知识20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掺杂(cān)旧茬(chá)戳破(chuō)

B.驱除(qū)肥硕(shuò)撅断(jué)

C.眺望(liào)嬉闹(xī)纯粹(cuì)

D.捆扎(zā)撩逗(liáo)胆怯(qiè)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眺望  胆怯  重叠  肥硕

B.抠出  稠密  恶劣  镂空

C.掺杂  驱除  折断  城垣

D.恐慌  蓬松  潦亮  戮穿

3.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B.对于别人的劝告,她总是置之不理。

C.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高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D.他喜欢吹毛求疪,常常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大做文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2018年5月5日,国产航母首次海试,服役后将成我国首艘作战型航母。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始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①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7.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4分)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 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

图一:

图二: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 曹文轩与学校文学社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文学社记者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下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


二、阅读理解(30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孤独的老乡

夏 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的表格。(2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发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怀疑→(     )→(     )→认同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4.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5.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6.本文的显著特点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请你也运用环境描写烘托自己的某种心情(如高兴、悲伤、兴奋、苦恼等)。(10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3分)

(1)

(2)

(3)“我”跟着母子俩去她们家住宿,了解了她们家的情况;

(4)

2.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D(解析:A.“掺”应读为“chān”;B.“撅”应读为“juē”;C.“眺”应读为“tiào”。)

2.D(“潦亮”应为“嘹亮”,“戮穿”应为“戳穿”。)

3.A

4.C(解析:C.“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不合语境。)

5.C(解析:A.自相矛盾,“最”和“之一”前后矛盾,删去“之一”;B.否定不当,删去三个“不可”;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场景”。)

6.A

7.(1)图一:捕捉刻画典型细节“红领巾” 。图二: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景。

(2)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意对即可)

二、(一)1.(1)小吴找到了邻县人,但不认为是老乡

(2)小吴找到了同县老乡,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和辱骂

2.理解 关心(或关爱、挂念)

3.“汪”极言小吴眼中蓄满了泪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吴因为“我”的理解而深受感动的情态。

4.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吴惊愕、尴尬、痛苦、绝望等心理。

5.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体现了以小吴为代表的孤独者们勇于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6.示例:我怀里揣着满分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声鸣叫,树叶在晚风吹拂下轻轻交谈着,似乎它们也在祝贺我、鼓励我。夕阳徘徊在山巅不肯落下也似乎是为了想多看我一眼……

(二)1.(1)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2)“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4)“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做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3.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4.“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1.快乐语文天地2020知识汇总

2.快乐语文天地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汇总

3.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4.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资料汇总

5.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 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15.写作手法39讲汇总

6.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合集一(共二十六)

7.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单元写作指导与优秀习作汇总

8.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汇总+思维导图(66例)

9.作文指导合集(共十七篇)

10.【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1.2021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

12.2021年七——九年级名著导读+知识点大集合汇总

13.古诗文阅读训练1——200篇汇总

14.现代文阅读训练1——200篇汇总

15.作文素材汇总(快乐语文天地2021年11月)

16.快乐语文天地【学生习作】100期 汇总

17.2021-202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最新版汇总)

18.2022部编语文七至九年级课文朗读汇总

19.部编本语文七——九年级课外名著读书笔记汇总


20.2021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汇编(一)


21.统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 微课视频(合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22.2021-2022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 汇总

23.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中考古诗文知识 汇总

24.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课外名著原文阅读汇总

25.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及解析二十篇汇总

26.2022年部分省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汇总

27.统编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汇总

28.七—九年级名著导读汇总(共36篇)

29.七—九年级名著篇目+读书笔记汇总(共36篇)

30.初中语文各文体知识点答题技巧汇总

31.2021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合集

32.2022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汇总

33.2022年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汇总

34.2022年部编本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汇总

35.部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同步学习笔记汇总

36.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解析版)汇总(1-24)

37.八上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专题(解析版)汇总(1-24)

38.初中语文十四部课本名著章节内容梳理汇总

39.2022——2023年度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预习汇总

40.七、八、九年级上册单元作文辅导汇总

41.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经典常谈》十三章习题及答案合集

42.部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同步训练合集

43.2023中考考前辅导合集

44.2023中考考前作文指导合集

45.暑期预习2023丨统编初中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全集

46.七八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范文(各六单元)

47.课内重点文言文29篇合集(解析版)

48.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合集

49.初中语文40首古诗词曲知识梳理合集

50.【教学视频】七八九年级语文上册合集(各64集)

51.2023年七八九上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合集

52.2023-2024七八九上下册语文预习知识全集

53.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汇总

54.最新2024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及教材变动情况说明







欢迎扫码关注快乐语文天地


读书三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山有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快乐语文天地
介绍相关的语文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