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阅读
文/唐亮
2024年翻过去了一页,每年我都要做一个阅读笔记,因为一年的阅读也是人生中的一个收获,今年我翻了一下我的阅读清单,显然比去年又少了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按例我退休以后,阅读时间会更多一些,实际上并非如此,我总觉得每天的日子过得很匆忙,但归根结蒂,还是受短视频的影响,现在进入了短视频的时代,一方面我自己学做短视频,另一方面刷短视频也化去了很多时间。这很容易上瘾,因为短视频不但信息量大,而且会针对你的口味,推送你想看的东西,潜移默化中灌输着某些生活观、世界观,这要比读书获得的思想更轻松,人类固有的懒惰性会比较容易接受短平快的信息和思想观念,无疑这是短视频给阅读书本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今年我阅读了84本书,每均下来每月在六七本左右。读书的类型也比往年轻松了许多,原来比较注重于名著的阅读,今年很少读了,可以说我的阅读也开始变得轻浮了,有些走马观花的感觉。比如我读了五本古龙的《七种武器》、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十五本的《银河帝国系列》、还有六本装的《美国悬念小说集》,目前读了五本,这些作品我以前很少涉及,今年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尝试读了一些,其实最终我仍然没有产生多少兴趣。也许我已经过了阅读这类作品的年纪,也许只有年轻人才能比较容易吸收带有点掠奇、充满想象,又比较带有点剌激性的作品。
相比之下,同样是通俗、畅销性的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我尽管读了五卷,但那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很通俗,很轻松,但又不乏历史的沉重性,可以说是一本通俗版的《大明史》,其中的人物,从皇帝到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有生动的叙述,特别重要的是每次的政权更迭,都会给人带来思索,我甚至认为明朝史和当代史有着某特别的联系,因此更能让人产生启示。
当然我也重读了一些书,如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鲁迅的《呐喊》、金澄宇的《繁花》,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书,尤其是《繁花》刚出版时我就读过,但并没有读出其中的味道,自从改编了电视剧后,这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电视剧改编本和原著之间,实际上出入很大,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作品,当我重新回眸原著,让我感到了文学和影视剧之间不同的意境,而这恰恰是观众或者读者在感官视觉与心灵深处产生互补性,以达到身心的全方位体验的效果。
当代文学仍是我关注的重点,今年让我觉得最值得阅读的是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也是我认为这届茅盾文学奖中最好的作品,整个人物的精神和天地之间的气派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出了“民族魂”,虽然这么说显得些抽象的,但是读过小说后,这种抽象立即就具体化了。其次是格非的《望春台》,几个人物构划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出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一本很特殊的书,是我朋友陆晓东所写的小说《凝固的爱》,我看的是书稿,写的是雕塑家滑田友在甪直修复保圣寺期间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这可以说是一段历史往事,更是一段人性的传奇。另外我通过《当代》文学杂志和《当代长篇小说选刊》,让我及时了解当代文学的动态和作品,从中我读到了很多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比如贾平凹的《山河传》、老晃的《饿兔子跳》、姚鄂梅的《不会飞的海燕》、董立勃的《尚青》、王树增的《天著春秋》、武歆的《赶路》等等,这些小说有历史题材的,但更多的当代题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用悬念的形式,展现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给人带来的危机感。但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都张扬了人性,人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命运感、归宿感,是时代造就了人,还是人改变了时代,这永远是文学所要反映的命题。
今年所读的外国文学作品不多,其中有奈·保尔的《不止信仰》东野圭吾的《幻夜》、阿辽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最有感觉的还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和黑塞 《悉多达》,前者窥见到了人性阴暗角落的扭曲心态;后者对人心的洞察,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多种层次。
除此之处,一些杂书,就象是杂粮也能给人的精神带来收益,我尤其赞叹的是《只有医生知道》和《当呼吸化为空气》,这两本书,一个是医生所写,一个是患者所写,两者对比起来会对人的认识更深一层。人的可怜、可叹又可爱,人的无奈和人的精神的抗争能力,都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这里我还要提到一本书,那就是房伟的《太湖万物生》,讲述的是太湖的故事、太湖的人文、太湖的风情、太湖的历史,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我们对这个母亲有多少了解呢?通过这本书,无疑能让人更亲近太湖。《魏斐德的上海三部曲》则是让人对旧上海的各种现象,追根溯源,以前大多是通过影视剧看到了旧上海的租界、巡捕、黑社会等等,但这本以颠覆你的固有认识。
还有一本书,我是在江苏书展上所买的,那就邱华栋的《现代小说佳作100篇》,这完全可以当作现代小说的词典,展现了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优秀文学作品的画廊,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世界现代文学的致敬。
还有类些于水苏子的两本童话书,其中一本《我有一双翅膀》被列为全国100部优秀儿童作品名录,真的为水苏子高兴,儿童的成长是离不开童话的滋养的。另外还看了《傅雷家书》、《中国最美的100篇传世散文》、《生命的重建》、《毛泽东的最后十年》、《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夜航船》,特别是啃下了厚厚一本《白话聊斋》,其实和我以前认知的《聊斋》并不一样,这更是一本社会众相的纪录。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营养,就像食物一样,看多看杂,无疑有不同的收获,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
短视频其实是代替不了读书的,虽然我的读书数量少了,但生活中我是还依然离不开书的,我的床头永远摆放着书,夜深人静时才是读书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