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琼瑶自杀的报道,我的本能反应是她在模仿三毛。都是女人,都是文艺女人,都是有名气的文艺女人,都是生活的在岛上的文艺女人,所以,在人生的归途上选择一样的方式,不奇怪。
我第一时间不是去看详细的报道,而是发微博,发头条。我写到:活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抓住机会,最后再火一把!
很快,这条言论下面就人跟帖,有人点赞,也有人反驳。
2
过了一个晚上,我看到更多关于琼瑶自杀的报道。很多知名的艺人、名嘴、时事评论员都在讨论这件事情。特别是当我认真读完公布出来的琼瑶的遗书,我有些诧异。
琼瑶在遗书中表达的内容跟我的猜想大相径庭。她感谢所有的人,感谢社会。她对自己的一生感到幸福和满足,对她所获得的荣耀感到骄傲和幸福。她劝年轻人珍惜生命,勇敢面对人生中挫折,好好的活着,不要学她。她活到了86岁,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人生,就是不愿意接受上天的安排。她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离开方式。
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啊!
3
资料上说琼瑶的祖籍是湖南衡阳,1938年出生在四川成都 ,1949年随家人去台北定居。台湾的媒体人说她9岁就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是一个奇迹。大陆官网的介绍是她16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云影》就出名了,25岁出版了第一部个人小说集《窗外》。1980年代之后,琼瑶的作品不论文字版还是影视剧版,在大陆火爆的程度尽人皆知了。
我1985年开始读琼瑶的作品,第一部是《在水一方》的小说单行本 。我省了很长时间的零花钱买的,一夜读完。然后是被人疯狂借阅,最后这本书不知所终。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对这本书的讨论,我跟朋友们吵得几乎要动手。矛盾的焦点是对书中男主人的理解,大家说他是个随波逐流的坏蛋,我说不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他……
唉!那个年代呀!生活在大陆农村的我们是多么单纯,多么简单。人的思想也很直接,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所以,对《在水一方》中朱诗尧、卢友文的理解,就出现了争论。
现在想想,当年那个跟我吵架的人气急败坏要动手的样子如在眼前,而事实上他早已秃顶,只留下一圈软而稀疏的白发耷拉在脑袋上,走起路来吭吭咔咔地咳着。
4
我要特别说一下琼瑶的享年。我看媒体上都说她享年86岁,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有必要纠正一下。
说她86岁的人呢,大概是用的加减法来计算的。2024年减去1938年,答案就是86岁。实际上这种算法并不准确,因为闰年闰月的存在,在她86年的生命历程中大概要闰进去30多个月,也就是3年的时光被闰丢了。如果加上这些,她实际的生命长度应该是90岁了吧?
所以,中国传统中的“虚岁”一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5
我年轻的时候,有三个作家最火。那时候学校有一句流行的话是:男看金庸,女看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这是说的港台作家。关于内地作家那时候也有一句话:王朔把天大的事情说得一毛不值,贾平凹把一毛钱的事情说得庄严高大。这实际上是同学们对两位作家特点的总结,用评论家的话说,王朔是善于解构,在解构中解放被禁锢的自由和自主意识。贾平凹是善于建构,在建构中塑造出一个以我为王的王国。
那个年代,最火的琼瑶被归为女生的偶像——女看琼瑶嘛!
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蒹葭》的句子,被琼瑶翻译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而广为流传。蒹葭是芦苇,翻译成绿草是否合适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琼瑶阿姨的译笔已经脍炙人口了。
现在,90岁的琼瑶阿姨走了,以自己的方式走了,这也算一个浪漫吧!我想琼瑶一定是把这最后的告别当做一场浪漫来操办的,看看遗书内容就知道她并未“悲欣交集”,这很好。
我对琼瑶的印象就是这些,说她不重要也不对,说她很重要更不对。总之,她就像我人生过程中看过的一段风景一样。风景自有风景的价值,就让我用她喜欢话来送别她,顺便也告别一个时代——我们的年轻时代 吧!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琼瑶阿姨,一路走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