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是李自成的后裔?

文摘   2024-11-17 21:12   河南  



丁玲李自成之后商?
蒋祖林 李灵源 ‖文

1980年秋天,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工作,暂时住在母亲那里。我想,以母亲的年龄,她应该考虑写自己一生的回忆录了,可是我见她计划中的创作任务却很多。在一次谈到写回忆录这个问题时,我建议利用录音机来进行,由她按照年代先谈,我根据她之所谈提问,以补所谈之不详与遗漏。我帮她整录音记录,由她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加以编纂,做文字上的修改和润饰。我想,如果每星期谈上几小时,坚持下来,有两二年时间,一部回忆录的初稿就成形了。我表示,我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帮助她完成这工作,还可以做一些事实订正方面的事。母亲欣然同意。这样的谈话进行了两次,都只谈了不到二十分钟就被打断了,未能谈下去。以后也没有再继续这样的谈。回想起来是十分遗憾的。
这年年底,母亲到厦门疗养。也许由于上面那件事开了个头的缘故,她在那里自己着手从头写回忆录。从遗稿来看,第一节题名为《根》。可惜的是只开了一个头,总共只写了三千字,连《根》也没有写完。
母亲的《根》,开头是这样写的:
安福县蒋家,是一个有钱的人家,是一个人丁兴旺的人家。在我的爷爷的时代,据说那些爷爷们,这房、那房、远近房,究竟有多少房、多少人,连姓蒋的人自己也分不清楚,外人就更无从知道,只知凡是安福县的大房子,一片一片的,都姓蒋。
这些人都是财主,大财主、小财主,家家都做官。这个官、那个官,皇帝封敕的金匾家家挂,节烈夫人的石牌坊处处有,对这家人的传说很多。安福县蒋家是湘西一带远近闻名的大户。
溯本求源,据说还是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人带着兄弟俩,不知从什么地方迁到了这里。哥哥叫蒋光清,弟弟叫蒋光业。慢慢的这兄弟俩发财了。有人说他们挖到了金子,有人说他们原来留在外省的钱很多。猜测很多,流传的神话也很多,但他们不管这些,钱财还是越来越多。
有钱的人就有官做,红顶子、蓝顶子(当官的帽子上的一颗珠子,有红、有白、有蓝,按颜色分官的大小)进进出出,世代流传。蒋光清是大房,子孙多半住在乡下,蒋光业的子孙多半住在城里。蒋光清家里的官也不少,但钱财不如弟弟家,名气也稍微差一点。我在外几十年,凡遇到湘西,特别是澧县、石门、桑植等地的人,还是常常总会问我:“你是蒋光业的几代?”自然这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现在年轻人大约知道得就少了。
我是属于蒋光清大房里的,是有名的涯沙溪蒋家。渥沙溪的房子是我老爷爷名下的,后来分给了我的四爷爷和六爷爷。我所能知道的我家里的事,大约就是从我的这位老爷爷开始,以前的人,和另外的老爷爷们的事,我就根本听到的少。
安福为临澧旧称。
母亲的这段记述,有些地方是不准确的。她写这段文字时,还没有看到《蒋氏宗谱》,母亲是1984年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临澧,才看到这部宗谱的。
临澧蒋家有一部始祖为周公旦第四子伯龄的《蒋氏宗谱》,共十八卷。《宗谱》载,丁玲为其第九十二代孙女。
然而,与《宗谱》所述相并存的是一个“传说”,就是在蒋氏宗族中,丁玲的这一个分支,实乃李自成的后裔。
我第一次听到“丁玲是李自成之后裔”这个传说,还是1944年在延安。
那年夏天,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延安的机关、部队、学校都在学习郭沫若的《甲申三百祭》。这篇文章是作为整风运动的补充文件来学的,目的在于要全党,尤其是高级干都以此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我那年十四岁,在延安中学学习。也跟着参加整风运动,我们学校全体师生也投入到这个学习中,语文和历史教员为我们这些学生讲解这篇文章中的文言文,做些辅导。
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我从学校回到家里,和母东一起坐在窑洞门口乘凉。
我就向母亲说起了学校里学习《甲中三百年祭》的事和我的心得体会。我好像并不觉得李自成有多么伟大,相反,我觉得李岩还比他高明一些。作为人也完美一些。他对起义军忠心耿耿,屡有建树,却因牛金星由忌进谗,李自成偏听偏信,竟被冤杀,我寄于了他许多的同情。
我当时就此唠唠吸叨地说了这许多。回忆起来,我当时就唠唠叨叨地说了这些 。
后来,母亲话锋一转,说道:你知道吗?有传说,我们还是李自成的后代吧!”我心里为之一震,竟然有这样的事!接着母亲向我讲了这个“传说”,是当做一个故事来说的:
清初顺治年间,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带着一个孩子,来到湖南石门县的一所寺庙。这所寺庙已为兵乱所毁,破败不堪。他就在这所庙里做了和尚,成了住持。那个孩子则依于邻县临澧蒋家,从蒋姓。不多年这孩子已长大,便频频出游,声言出外经商,而每次出去必带回一大笔钱财,实际上是把埋惹在这一带的金银财宝一次次取出来。
于是他成家、置地,数年间已成大富。与此同时,他捐资把这所寺庙修复一新,寺前还建了一座十分壮丽的紫石牌坊,平时给这所寺庙的布施既频繁又优厚,并且对这位住持关心、照顾甚周。这个住持就是李自成,那孩子就是他的儿子。代代相传,我们就是他的后代。这位住持,也就是李自成圆寂后,已长成中年人的他的儿子离家出游半年有余,说是访友,实则回到老家陕西米脂县,在那里造了同样的一座紫石牌坊。后人还有人去米脂看过,回来说两个牌坊一模一样。听说族里有几房还存得有明朝宫廷里的器具哩!
这个传说真是太新鲜了,从而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母亲在她的《根》里说的“对这家人的传说很多”,猜测很多,流传的神话也很多”指的就是这个“传说”。
丁玲是否是李自成的后裔,与自成的归宿密切相关。关于李自成的归宿,史学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兵败后在湖北九宫山遇害,即“九宫山殉难说”;一是在湖南石门县夹山灵泉寺(通称夹山寺)为僧,即“夹山寺禅隐说。如果“夹山寺禅隐说”不能成立,那么丁玲是李自成后之说白是没有前自;如果此说得以成立,那么丁玲是李自成后裔之说也就不难进一步论定。
李自成的归宿乃三百多年来的一大历史疑案。官私史乘众说纷纭。由于清廷宣谕中称李自成已死九宫山,由于官性《明史》认定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也由于众多学者文人著书为文支持此说,“九宫山殉难说”一直是作为主流,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夹山寺禅隐说”则只见诸于若干地方志和私家史乘,以及民间传说。但从史学的角度来说,并无定论。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56年间曾有过一次小的讨论。当时拟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建一座闯王陵,郭沫若为李自成墓题了词。不料这时湖北通山县的一位小学教员写信给《历史研究》杂志,认为应是通山县的九宫山。原来通城县与通城县各有一九宫山,一大一小。于是《历史研究》请几位史学家和两所学校的历史系研究。其考证的结论是,李自成殉难九官山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在地点,断定殉难的地点是在通山县的九宫山,而不是通城县的九宫山。郭沫若读了上述考证的论文后,认为这些考证“确实有据,是可以信赖的”。因此他提出,他为通城县李自成新墓所作的题词,以及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说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九宫山,“都是根据旧有的传说,应予以注销并改正。”《历史研究》将上述考证文章,连同郭沫若的书面意见汇集发表。于是将郭沫若的题词由通城转到通山,在通山县修建了闯王陵。这样一来,李自成殉难九宫山似成定论。当时有一位老学者曾著文对此提出质疑,并提出“禅隐说”,但未给予发表。
时至1980年,湖南石门县夹山及其周围出土和发现了许多文物,
而这些文物又可与历史上的一些文献相印证,所以一些学者重提“禅隐说”,认为顺治九年在石门夹山寺出家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从此,“夹山寺禅隐说”崛起。
此后,史学界对李自成归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引有关人士的关注。随着石门陆续不断地有文物出土和发现,从而使讨论更趋于深化与激烈。毫无疑义,这场讨论是十分有意义的。也可能导致对李自成和大顺军后期活动的重新评价。
1999年夏,在石门举行了第八届明史国际研究讨论会。对李自成的归宿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纪要称:关于李自成的归宿,历来多存歧说。本次会议围绕……等学者的论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认真考察了包括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幕在内的历史古迹,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过有关文献和丰富的文物资料,李自成兵败之后禅隐夹山这一史学观点是具有一定史实根据和说服力的。但在直接证据尚显不足的今天,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会者认为以“夹山说”与“通山说”两说并存为宜。
经过20年的讨论,“夹山寺禅隐说”由无一席之地,上升到两说并存的地位,且名列于先。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李自成归宿问题的讨论,陆陆续续拜读了两说相互争辩的论文一百数十万字。我是赞同“夹山寺禅隐说”的。
给我的印象,支持此说的学者似成增多之势,有的原持“九宫山殉难说”观点的学者,在考察了夹山寺的文物后,转而著文赞同“禅隐说”。在一次讨论会上,几位《中国通史》和《中国历史大词典》明史部分的主编还表示了,编辑该书和词典时,以两说并存,但以“禅隐说”为主说的想法。”
在此期间,具体来说是在1990年至1991年期间,关于丁玲是否是李自成的后商也有过一次短暂的小小的讨论。这事源于 新加坡的一位名为尚海的作者,他根据我母亲生前接待殷白、王群生两位作家时,向他们说了她小时候曾听家里人说,他们这一支实乃李自成的后裔这样的话,写了篇文章,题名:“丁玲是李自成后裔?”发表在1990年10月11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上。
1990年10月,我因公务去新加坡十天,恰巧就在新加坡看到了这篇文章。看后觉得这篇文章在叙述传说的具体情节上走了样,而且语气也嫌肯定了些。本想写篇小文或者致该报编辑部一封信修正一下,但在新加坡逗留的时间只剩两天了,那两天公务又十分繁忙,竞抽不出一点时间。回国后,时过境迁,这个想法也就逐渐淡化下去了。
尚文发表后,国内的一些报刊纷纷转载引用,在香港也有刊载,
而且用的都是确定无疑的口吻,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于是有文章发表加以澄清和更正。文章的意思有二。一是认为“这则关于丁玲家世的报道,‘丁玲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一说是没有根据的,是以讹传讹”。对此,我认为指出这此报刊采用了肯定语气之不当是必要的,因为母亲从未以肯定的语气说过,而是以“小时候听来的传说”这样的语气向有关人士说的。但是这“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把“传说”也一概否定,似也不妥。二是以一部始祖为周公旦第四子伯龄的《蒋氏宗谱》为据,断言李自成与丁玲没有血缘关系。一些书写丁玲生平和传记的作品,在述说丁玲的家世时,也是以周公旦第四子伯龄为其始祖来写的。我觉得,现在就如此断言,也许稍嫌轻率;我以为,这个“传说”现在可
能正在一步一步向真实逼近。
《蒋氏宗谱》,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宗谱呢?
蒋氏前六十代先祖能被完整地流传下来,要归功于宋朝第六十世裔孙蒋之奇。蒋之奇名颖叔,讳之奇,与苏轼为同年进士兵,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兼观文殿大学士。宋朝的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边防等,与中书省共称同为最高国务机关。所以他是一个有文官职位参与主持枢密院军事事务的大官,死后赠魏国公,谥文忠。蒋之奇致仕后就勘修宗谱。蒙皇恩浩荡,宋徽宗降旨着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大学士苏轼为此宗谱撰写序文;后来,文天样又作《蒋氏像跋》可想而知,当时的蒋氏家族着实风光了一阵。苏、文二文均载于《蒋氏宗谱》内,为宗谱增添了许多光彩。
……
史载:清顺治二年夏,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所余主力约五十万人退入湖南境内,与南明实现了联合,改称“忠贞营”。以澧州地区(包括临澧、石门)为中心根据地,继续抗击清兵。其战线北至襄樊、巴东,南至广西南宁。顺治八年,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留守澧州一带的十万大顺军守军,在清军围攻下,几经战役,终于溃败。大顺军在澧州地区共坚持了七年抗清斗争。此后,各地余部汇集到鄂东巴东地区,又进行了十三年抗清斗争。
传说中说,李自成曾将一个幼子过继给蒋家。这说法有合理的地方,李自成在兵败之后,为留一血脉,也可能这样做。而且当地民间流传,蒋家与大顺军的关系甚好。
有学者著文,考证丁玲是否为李自成后裔。根据他们调查,临澧蒋家,不止丁玲这一个小分支说他们是李自成的后裔,还有几个小分支也这么说。从各小分支一代一代溯源而上,无一不汇于一个名叫蒋其魁的人,也就是说,这几个小分支合为一支都是蒋其魁的后人。从丁玲起上溯九代,就到了蒋其魁的名下,其传承为:其魁——永蔚——正君——大焕——光清——明章——微兴——定礼——保黔——冰之(丁玲)。
……

新中国成立后,临澧蒋家这一支曾将一批传世文物上交给国家,这些器物,经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明代宫廷器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些祖传的宫廷器物,与“李自成曾将一幼子过继给蒋家”的说法相联系,与上述对这个幼子的考证相联系,就具有了其特殊的意义,成为证明丁玲是李自成后裔的一个根据。
……
关于李自成归宿问题,史学界仍在继续讨论,两说并存的局面也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时间。关于丁玲是否为李自成后裔的问题,我现在也只能说到:丁玲有很大可能是李自成的后裔。

(本文节选自《我的母亲丁玲》,作者系丁玲的儿子、儿媳。)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

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丁玲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早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和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她在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期间,经瞿秋白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在《小说月报》上发表。1924年,她来到北平,并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1929年,丁玲与胡也频、沈从文在上海合办了《红黑》杂志。1930年,她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1932年,丁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她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并拘禁在南京。1940年10月19日,延安举行了鲁迅逝世四周年纪念大会,同日,丁玲、舒群、萧军发起了延安文艺月会。1941年初,文艺月会的会刊《文艺月报》创刊,丁玲、萧军、舒群轮流主编,共17期,至1942年9月终刊。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丁玲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1948年,丁玲写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2年,该作品获得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1952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她将荣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共5万卢布全部捐给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儿童福利部。“文革”中,丁玲被关进监狱5年。粉碎“四人帮”后,丁玲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1975年春,丁玲获释后被安排到山西农村。她和丈夫陈明将补发的工资捐献出1万元,用于农村生产建设。丁玲在晚年,不顾体弱多病,勤奋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万字的作品,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热情培养青年作家。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第866期
2024年11月18日




大地菲芳
这是思想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土地。这是厚德载物的土壤。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怀揣着梦想和乡愁的冲动,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风景、一路坎坷,一路思绪、一路跋涉,一路感悟、一路诉说。我们相聚在这菲芳大地,倾听、诉说。然后挥手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