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 | 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评选结果公告

学术   2024-12-17 10:21   江西  


     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     

评选结果公告



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促进历史政治学学科发展,激励社会科学研究者产生原创性、高水平学术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一家立足于学科发展的高端思想库,特设“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

自2024年10月下旬开放参评以来,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收到了近百名学者的参评材料。2024年12月,评审委员会根据“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公告中的要求,经初审、通讯评审、终审环节,于12月13日在澄海高研院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终审会上确定了获奖名单。

历史政治学发端于中国人民大学,为了客观地体现历史政治学的发展状况,我们有限度地推举了三位人大学者。同时,为了鼓励更多同行投身于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团队的王续添教授、姚中秋教授和黄晨副教授,都表示优先奖励校外同仁。对他们表达敬意!

   杰出贡献奖(3人)


徐勇、陈明明、杨光斌


     一等奖(2人)  


王裕华、任锋


     二等奖(4人)  


刘伟、马雪松、孙砚菲、席天扬


     青年奖(3人)  


何家丞、刘九勇、莫盛凯



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

2024年12月13日



杰出贡献奖获奖人简介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经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研究成果连续四届获得教育部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届一等奖。


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基层治理研究。发起并推动大型“深度中国调查”,共同发起和推动“基层中国制度”研究。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199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1997)、《包产到户沉浮录》(1998)、《国家化、农民性与乡村整合》、(2019)《田野政治学的构建》(2021)、《关系中的国家》第一、二、三卷(2019、2020、2023)等。


陈明明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党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史。


发表《作为知识体系建构的中国政治学:经验、历史及其意义》、《中国政府原理的集权之维:历史与现代化》等多篇历史政治学论文,代表性著作(编)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马克思主义政府原理的中国逻辑》、《比较政治制度》等著作和教材。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论文)奖。


杨光斌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


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历史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的研究。代表作有《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认识论》、《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政治的概念: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论原理》和The Historical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一等奖获奖人及参评成果简介




王裕华

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成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著有《中国法制的兴起》和《中华帝国的兴衰》,《中华帝国的兴衰》荣获美国政治学会比较政治最佳图书奖。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政治学评论》《比较政治研究》等期刊,并担任《美国政治学评论》等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


参评成果


《The Rise and Fall of Imperial China:The Social Origins of State Development》(中华帝国的兴衰)一书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统治者与精英的互动,提出“君主困境”理论,揭示国家能力的提升与统治者个人生存之间的权衡。书中结合精英社会网络与国家建设,系统探讨唐、宋、明、清的治理模式及其对国家能力的影响。例如,唐代的“星状网络”强化国家能力但增加叛乱风险;宋元明清的“领结网络”稳定统治却限制财政能力;晚清的“指环网络”则象征中央权力的瓦解。本书采用跨学科方法,将历史数据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深化了对中国国家发展的理解,并为全球比较研究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框架与工具。


任   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1994-2005年先后于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接受历史学训练。2005年起,先后于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任教。研究专长为中国政治传统与政治理论。先后出版专著《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2014)、《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2019)、《共和立国与治体新论:钱穆历史政治学研究》(2024)。《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政治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担任《中国政治学》(辑刊)主编、《政治思想史》、《天府新论》学术编委,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参评成果


《治体论的思想传统与现代启示》致力于再现中国政治传统中关于秩序构建的体系性思维与其历史演进。这一探索的原初动力来自张灏先生四十多年前参与发起的经世传统史学研究,在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上受惠于史华慈风格的潜移默化,并得到钱穆先生无尽洞见藏的激励。论文关注中国历史政治传统中关键节点和典型阶段的思维论辩——尤其是立国思维与变革思维及其实践张力,聚焦于治人、治道和治法辨析所指向的优良秩序构造的要素关系,对于从贾谊到《清朝经世文编》的悠久传统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勾勒与提炼。这一探索亦尝试在政治学理论的反思重建中,对于政体论尤其是现代中国的政体中心论提出省察,在一个往复的比较宪制传统中以纳布科式抗辩来激活治体论的普遍价值和理论解释空间。追问治体论传统在现代中国的命运与前景、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层关联,将会为历史政治学的发展提供持久广袤的动力资源。



二等奖获奖人及参评成果简介





刘   伟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从事基层治理、政治心理与当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研究。著有《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话语中的政治》《中国民众政治心理研究》《政治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基本问题初探》《多元社会中的民主》(译著)等,专著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年来关注历史政治学研究,并参与相关讨论,在《文史哲》《探索与争鸣》《复旦学报》《学海》发表“政治学中的历史之辩”、“论量化历史对历史政治学的价值与风险”、“普通人的政治史”、“探寻历史政治学的过程追踪之道”等论文,多被转载或引用。

参评成果


《论量化历史对历史政治学的价值与风险》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该论文从政治学角度介绍、反思了量化历史方法。一方面,量化历史有助于严格检验假设,拓宽政治史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它也有简化历史、弱化人文关怀的局限。需要通过与多元研究范式的对话,以实现历史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



马雪松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吉林大学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院研究人员,《协商治理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参评成果


《大一统与辨正统: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论述》,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该成果运用历史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将大一统与辨正统这两种政治话语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脉络与政治背景中进行考察,从政治合法性角度深入关注了“一统”论述的政治史语境及“正统”话语的史学史脉络,揭示出大一统与辨正统在合法性论述方面蕴含的内在张力。这种分析路径不仅揭示了大一统与辨正统论述的政治合法性功能,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为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论述提供了新的认识取向。与此同时,将大一统与辨正统这两个传统政治合法性论述的主题纳入历史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也丰富了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议题与分析范畴。



孙砚菲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柏林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芝加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客座副教授。研究涵盖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和质性社会学,涉及宗教变迁、宗教运动、世俗主义、宗教民族主义、帝国与民族国家等议题。在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Theory and Society、Modern China、《社会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两度获科学宗教研究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专著《Religious Change in Post-Mao China: Towards a New Sociology of Religion》将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评成果


《零和扩张思维与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一个以政教关系为中心的分析框架》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2期。此文是一项长时段、多案例的历史比较社会学研究。它依据帝国对国教之外宗教的宽容程度,将欧亚大陆23个前现代帝国划分为七个梯队。文章强调帝国的意识形态——即国教的性质对帝国政策的形塑作用。作者从零和性和扩张性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国教的特性,指出国教的零和性或扩张性越强,帝国对非国教宗教的政策越倾向于不宽容。本文进一步指出,“零和扩张”思维影响延续至今,它使西方人在面对异域文化时常怀优越感,在应对不同文明和政治制度时易形成冷战思维,在国际关系中倾向采取零和原则。这一观察对我们深层次地批判和反思西方思维影响下的外交模式、探索发展中国式外交道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席天扬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经济学学士和硕士。研究兴趣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研究题目涉及当代中国官僚选拔和政府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历史制度分析视角下的官僚体制、大国分权和国家能力,以及比较政治学视角下的制度博弈和领导人行为。在Journal of Politic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海内外中英文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参评成果


“All the Emperor's Men? Conflicts and Power-sharing in Imperial China”发表于比较政治学国际顶级期刊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该研究建立了覆盖清朝历史上内地督抚的任职履历和地方武装冲突的大型数据库。通过计量模型分析清代督抚升降任免的特征与地方武装叛乱趋势的关系,揭示了统治集团通过官僚体制实现与社会精英权力分享的动态机制,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经验提供了新的证据。



青年奖获奖人及参评成果简介





何家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中国政治学》编辑部主任,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

参评成果


《论封建制民主——菲律宾的民主模式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性》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1期。该文通过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路径,发现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统治通过经济和政治的双重赋权,将土地私有制和自由民主制引入了菲律宾,由此产生的地主精英通过竞争性选举获得政治权力,形成了“封建制民主”。该研究的理论启示在于,“自由主义民主”在实践中可能成为封建制属性的寡头政治,强化了固有的不平等社会结构,阻碍旨在实现社会平等和大众福祉的制度变革。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自由主义民主的“普世性”话语,有助于打破流行的“自由主义民主情结”。



刘九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5年进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

参评成果


《家国时代的天下之公:古典政治观念的建构》入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批重大成果发布。本书从“政治公共性”的视角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框架,并将之概括为“天下之公”的政治学,用现代政治哲学的语言表述,就是一种坚持公共价值优先的政治理念。中国古典政治一方面是私人性的、君主专制的“家国政治”,另一方面也深受公共性理念即“天下之公”这一观念力量的影响和改造。二者的对立与交织,形塑了中国古典政治的基本形态。这一政治形态,包括“天下之公”政治观念体系的建构,基本上完成于先秦两汉时期——即本书涉及的时间范围。同时,以“政治公共性”的视角考察古典政治思想,也将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莫盛凯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一带一路”安全部级研究基地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培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译著、教材4部,参与多本著作撰写,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评论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撰写多篇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

参评成果


“修昔底德陷阱”是西方学术霸权的体现,《“修昔底德陷阱”:历史与理论》一书应用历史政治学方法,以历史原型为起点,全面解构并重塑其真实理论含义,是有效拆解西方话语、彰显自主知识体系普遍适用性、解释力的基础工作。本书从历史过程、国内政治出发,对国内对外政策思潮性共识形成及其互动过程的探究,否定了艾立森断章取义的结构性简化,既扩大了历史政治学的解释应用范围,也探索了打通历史政治学与世界政治学研究的可行性。










来源: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研院、PoIiticaI理论志

历史人类学
推送历史人类学、区域史、田野调查、民间文献研究动态,也涉猎历史学、人类学相关学科新书新刊、会议讲座等海内外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