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左右:实践历史与中国农村的发展》
“超级教授”黄宗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专著,“农业经济史三部曲”最后一部。立足本土、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研究,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出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著者:黄宗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定价:108元
品牌:大学问
作 者:
黄宗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宗智教授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专著,“农业经济史三部曲”最后一部。书中从18 世纪中国与英格兰的对比出发,探究两者农业经济的差异所在,并以此来看待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中的“内卷化”问题和小农经济发展的问题。本书还检视了统筹城乡试验区的实践,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出路相关的问题,如:源自城乡差别的农民工问题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应该怎样将之置于国民经济整体中来认识?一定程度上的城乡差别,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全书立足本土、从实践出发,集中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农村社会经济现实的思考。
本书亮点
1.“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8号图书,丛书主编“超级教授”黄宗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专著,“农业经济史三部曲”最后一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后续之作。
2. 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出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中国新时代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资本投入到底有多少、是从哪里来的?源自城乡差别的农民工问题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来源何在、到底该怎样将之置于国民经济整体中来认识?一定程度上的城乡差别,作为社会不公问题的因素之一,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
3. 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探讨中国农村发展的出路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着眼于农村经济、非正规经济等中国现实,探寻解决农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可能途径。
4. 立足本土、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研究。黄宗智教授“倡导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社会科学”理念的系统化呈现,通过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悖论现象,深入、清晰地论述“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探寻建立中国研究自身的新社会科学的方案。
精彩书摘
家庭经济单位的竞争力
与西方理论预期相悖的是,中国在农村改革和市场化30多年之后,小农经济仍然在农业生产领域占绝对优势。这里,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西方经验,只能看到其建构的所谓“转型”的一面,认为它只可能步西方的后尘,只可能逐步向更完全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农场“转型”。如此的经济学分析忽视的是,中国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强韧生命力,以及其所包含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逻辑。廉价的妇女化和老龄化农业生产,要比雇工经营的资本主义规模化农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当前的所谓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它的秘诀正在于,通过“订单”和“合同”,一个商业资本公司可以依赖(或部分依赖)小农户的廉价家庭劳动力来为其生产(无论是“旧农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及棉花,还是“新农业”的高值农产品,诸如蔬菜、水果、肉禽鱼、蛋、奶等)。
这样的劳动力要比使用全职雇佣劳动力的规模化生产便宜。也就是说,可以赋予(商业资本)公司更高的利润,亦即给予掌控资本者更高的资本“回报率”的形式,才会被采纳。目前的组织形式,与其说是向西方产业资本的大农场的转型,不如说是大商业资本+小农户生产展示了比产业资本+雇工的规模化生产更强的竞争力。(黄宗智,2012)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中国近一二十年来农业发展的另一“特色”。
当然,在上述的廉价劳动力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相关原因。在小家庭农户的生产下,经营者和所有者是合一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基本不存在,因为家庭小农场会为自己的利益而积极生产。而规模化大农场则必须面对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很不一样的监督问题,即怎样在广阔的空间中高效地监督农业那样分散的小生产(如何在百亩、千亩甚或万亩的农场上监督其雇佣劳动的投入)。(黄宗智,2012a)
更有甚者,商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农业生产所不可避免的风险转嫁到小农户身上,由他们来承担歉收的成本,以及因丰收而价格下降的成本。在名义上,“订单”农业制度正是针对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建立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面对“弱势”的小家庭农场,大商业资本(或其经纪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借口(例如,产品不达标而拒绝收购,或产品低于预期等级)来压价,而分散的小农户不可能进行有效抗争。正因为如此,公司和小农户之间“合约”的履行率一般只达到约20%。(刘凤芹,2003;张晓山等,2002)在畜禽养殖业中,公司违约的占到七成,农民违约的占到三成。(李秀华等,2003:3)
再则是家庭农场在当前的隐性农业革命中新兴的“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化”的小农场中所显示的高效率。已经给定的廉价家庭劳动力,可以不计工时夜以继日地投入超额的劳动,其逻辑类似于“夫妻店”。这正是今天正在进行中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新农业”的一种主要型式。同时,一个“种养结合”的5—10亩地的玉米种植和(小)规模化养猪农场,明显借助于两种相互辅助的不同生产的“范围经济效益”(传统的广东顺德地区的桑基鱼塘——用桑叶喂蚕、蚕粪喂鱼、鱼粪和塘泥肥桑——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不是大农场的“规模经济效益”。(详见本书第十章)当然,中国目前的土地制度毋庸说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家庭小农户的顽强竞争力不仅体现于农业,也体现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首先是1980年代蓬勃兴起的乡村工业。针对城市的大型企业来说,它们的秘诀乃是廉价劳动力,不仅工资远低于城市职工,也没有城市职工附带的福利。众所周知,乡村工业化使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被清楚说明的是,这是因为其价格远低于城市的劳动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最初是农业的一种副业,之后逐渐成为依赖农业为副业的主业。其基本逻辑同样:半工半耕的同一家庭借助于两种相互扶持的生产活动,促使两者的劳动力价格都要比从事单一生产的劳动力便宜。
正因为“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工人仍然是农村家庭户的成员,仍然住在农村老家,仍然吃着农村的“口粮”(其初期仍然分着集体的工分),因此他们要比个体化的工人雇佣成本低。他们仍然是农村家庭经济单位的成员,其收入与其说是个体化的青年工人自己所有,不如说是家庭经济的一部分,也是其提高现代投入的主要来源。这一切都和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预期相悖。
至于20世纪90年代后蓬勃兴起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浪潮,其廉价劳动力乃是中国所以对全球资本具有如此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中国被广泛认为是资本最好的去处之一)。正因为农民工家有小农场,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可以不必为他们提供(或更充分地提供)社会保障。因为他们一旦失业,或者到达退休年龄,可以返回家乡种地。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可以不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教育条件,因为他们的子女可以在家上学,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来带。其结果也促使他们的劳动价格更加低廉。这样,也就对追逐最高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也是一般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看不到的,其盲点和误解的最终根源正是因为它把基于西方经验的建构,想象为普适的理论真理。它把个体化的工人,而不是家庭,建构为基本经济单位。
另外,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包括大量农民工入迁,又组成、推进新旧和半新半旧服务业的需求,相应兴起的是同样由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工人)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其中,夫妻(或父母子女、亲戚)店相当普遍。他们一方面是农村家庭的成员;另一方面,自身也常常是由家庭经济单位(家庭主要+辅助劳动力)来经营。这里的经济道理,再一次是依赖廉价的家庭劳动力,再一次是因为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要比全职化、个体化的劳动力来得“经济”。(黄宗智,2008,2011)
正是在这个经济逻辑之下,由农户家庭成员组成的(2011年的)1.59亿外出农民工和0.85亿本地农民工,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农民工的经济秘诀,并不简单在于他们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不简单在于他们是“流动”的“临时工”,而更在于他们是农村农户的成员,家里有农场,城里有工作,借助两种互补的活动来维持生计。(黄宗智,2011)对他们来说,家庭而不是个人,依然是基本经济单位。这也是“农民工”,而不是简单的“工人”一词的深层社会经济含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 1
第一编 历史背景
第二章 18世纪英国与中国:两种农业系统及其变迁 31
第三章 中国高密度人口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 76
第四章 集体农业下的内卷化 88
第二编 改革时期的农业发展
第五章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新时代农业革命 140
第七章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 164
第八章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动力:公司、国家,还是农户? 201
第九章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对错 233
第十章 小农户与大市场 259
第三编 非正规经济与社会危机
第十一章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再论证:现实与理论 283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经验中的非正规经济实践:历史与理论 331
第十三章 小农家庭与非正规经济 363
第四编 中国的发展出路
第十四章 “第三只手”推动的公平发展? 407
第十五章 国有企业与中国发展经验:“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49
第十六章 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和经济学 488
引用书刊目录 511
后记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561
索引 600
来源:大学问Acade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