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法堂‖ 圣旨回易交钞铜版:半块也珍罕
文摘
文化
2024-03-03 17:58
北京
2004年春夏之交,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现了一块名为“圣旨回易交钞”钞版,面值银壹两,铜质,可惜已不完整,只剩上半部,是一块残版。但,因为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块以银两为面值的金朝交钞铜版,故文物、历史、学术研究价值很高。当地钱币学会迅速将此消息告知中国钱币博物馆,博物馆第一时间派出两名专家赶赴鄂尔多斯,经仔细鉴定,确认其为金朝之钞版,将该物征集入馆。钞版是古代印制纸币的模版,文献记载大部分为青铜质地。制作方法系铸造,即先雕刻一套模具,再多次翻铸多套铜钞版。“圣旨回易交钞”钞版制造技术亦应如此,版面设计风格、具体特征如下:钞版残体呈矩形状,残高143毫米,残宽161.5毫米,残重2356.5克。上方有一横额,宽105毫米,宽22毫米,周边由单线围成边框,横额位置与钞面配置和谐,互相映衬。横额内有手写体书写“圣旨回易交钞”六字,左读(印制后为右读)。因为是交钞名称,为便于宣传和识别,所以字形很大,字体刚劲、有力。虽为手写体,但均衡平稳,舒展有力,秀美匀称,字里行间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之美。横额下面是半残版面主体部分,版面上、左、右三边是由外粗内细的双线作界栏,界栏内侧25毫米宽度花阑内是由繁缛的花草装饰图案作装饰。这种纹饰一方面起到装饰美化纸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花草图案过于繁杂,需要高超的雕工技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上阑正中位置有一空心银铤图案,型制为弧头束腰,具备典型的金朝银铤外观,特征鲜明。银铤图案中部有“宝货壹两”四个小字,银铤两端各有一大圆点,型制符合金章宗时期铸造流通的“承安宝货”银铤的特点。版面主体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上端有双线勾勒出来的云朵纹饰,呈“八字纹”式样,下楷书“银壹两”三个大字,竖读,表示交钞的面值,也证明其为银钞。两侧各有“字料”、“字号”小字,亦为竖读。“字料”上方,“壹”字左侧有一正方形浅槽,应该是印制时放置活字的地方。“银壹两”左、右两部分皆为九叠篆文字,部分已锈蚀漫漶,版面左侧释读为“伪造者斩”,右为“赏银伍铤”,意思是如若以身试法,伪造印钞,按律例当斩;如有主动揭发伪造银钞者,赏赐伍铤。为维护“圣旨回易交钞”信誉,保持币值稳定,可谓是赏罚分明。版面外端左侧还有一竖行文字,锈蚀非常严重,据考证,疑为“纳银换□每两例□墨半钱……”。这里似乎应该是理解为印制银钞的成本费。钞版下半部仅右上角残存一“宣”字。钞版背面平素无文,左上角有一方形支腿,右上角留有支腿残断的痕迹。从现存的金元明三朝铜钞版来分析,为了印制需要,这块钞版背面上下左右四角应该各有一支腿,印制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钞版不易断裂。截至目前,有明确出土和征集地点的金朝钞版主要有,内蒙古宁城县出土的“北京路壹伯贯交钞版”、陕西西安出土的“陕西东路壹拾贯交钞版”、内蒙古博物馆征集的“陕西东路壹拾贯交钞版”、山西新绛县出土的“贞祐宝券伍拾贯两合版”。 上述这几块交钞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值均以铜钱为准,以“贯”为单位。以银为准的,史书记载有“天兴宝会”,单位为“钱”,同见(即现)银流转,但是没有实物和钞版留存。《金史》等史料中也没有见到以“两”为单位的交钞的记载。 因为“圣旨回易交钞”钞版上部有名为“承安宝货”的银铤图案,面值为“银壹两”,所以,确定其为印制银钞的钞版。此钞版印造出来的银钞以“承安宝货”银铤为钞本。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承安宝货”银铤的铸造背景。金代社会最初实行交钞和铜钱并行的货币制度,交钞流通范围广泛,从河南到整个北方地区,早期流通状况尚好。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政府全面废除了纸币流通期限的限制,规定交钞可无限期流通,导致交钞的严重超发和通货膨胀,日益贬值,开始走向崩溃地步。而此时,政府的军事开支却逐年增大。章宗统治时期,军事上面临南北夹击的局面:北方,蒙古铁木真部族势力开始崛起,经常骚扰北部边境;南方,南宋朝臣倡议兴兵北伐,不断出兵攻扰南部边境。金朝虽依靠兵强马壮,南北作战均获胜,但由此造成的军费开支也逐年很大,据记载,战争使朝廷消耗掉七十万两白银,五万匹绢帛,壹百万贯铜钱。当时给官兵的军饷和军需是白银、交钞并用,但银铤重五十两,体积大、面值大,百姓经常砍凿窃取,外加交钞贬值,为保证军饷供应和军需供给,解决财政危机,朝廷决定铸造小面值的“承安宝货”银铤。据《金史·食货志三》记载,(承安二年)“十二月尚书省议,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需,皆以银钞相兼。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壹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今所见“承安宝货”银铤型制类似马鞍形,上下宽,两端圆弧。四周铸有三道水波纹。面文、押记亦相同。表面中部均錾刻“承安宝货”、“壹两半”、“库□”、“部□”及金人特有的押记符号。金章宗承安二年(1117年)铸造“承安宝货”银铤的目的显而易见,一是便于流通,二是满足军饷发放和军需供给,即直接用于军事。银铤重量自壹两至十两,分为五等,每两折钱二贯,但很遗憾,迄今为止,仅发现有壹两、壹两半两种,其他三种面值尚未被发现。“承安宝货”银铤在使用初期,得到朝廷大力支持,使用顺畅。但不久之后,民间私铸泛滥,为降低成本多加杂铜锡,造成银铤的成色降低,致使商民拒用,京师商肆倒闭。面对这种困境,朝廷束手无策,被迫于承安五年(1200年)停铸。由此可知,“承安宝货”银铤从始铸到停铸,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承安宝货”银铤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白银货币,并与铜钱、宝券保持兑换关系,是金代政府的法定货币。“承安宝货”银铤是取代旧例银的白银货币,其使用范围比旧例银更为广泛,除了赋税、军费、俸禄之外,还用于商业流通,史书记载金章宗时期曾用白银作为奖励南粮北运等。“承安宝货”银铤流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在中国货币史上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铸造和流通是对白银货币的第一次改革。自这块“圣旨回易交钞”钞版面世二十年来,人们对其使用流通时间及性质开展了深入探讨。但因版面残缺缘故,且史料记载匮乏,看法很多,各执一词。钞版下半部仅右上角残存一“宣”字。有学者认为“宣”字代表宣抚司,进而判断该钞是宣抚司负责印制发行,认为“圣旨回易交钞”可能是金晚期迁至汴京城以后才印制发行,虽然那时“承安宝货”银铤早已不再铸造和流通,但仍以其为钞本,目的是回收交钞,也有可能直接用于流通。 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可知宣抚司是地方机构,且不是常设机构,是临时机构,主要的职责是节制兵马,征讨叛逆,绥服边疆,同时也安抚离散流民。最早设于泰和五年(1205年)。《金史·百官志》记载,在全国“十处置司”。如版面“宣”字代表为宣抚司,那么推测“圣旨回易交钞”使用时间不会早于1205年。 这块钞版的性质似乎应该是地方机构临时发行,主要目的是兑换百姓手中的“承安宝货”银锭和其他银锭。但是它的印制也是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故采用“圣旨”二字。交钞名称有“圣旨”二字,是代表了皇帝的旨意,所以具有法理上的最高权威,具有特殊的信用度和重要性。“回易”即“回易务”,是官署名称。“回易”是交换、买卖之意,最早出现在隋唐典籍中。两宋时期,因为各地军费用度不足,朝廷遂允许军队可从事商品买卖活动,有时候还发给一定的经营本钱,军队以此开展一些商贸活动,如开办客栈、长途贩运商品、倒卖钞券,甚至发放高利贷,走私盐茶等,以此牟利冲抵军费不足。金朝曾两度设立有回易务,其主要职能是从事经营活动,以及用绵绢绸缎、盐引来兑换银钞等。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十月,在燕京(北京)、汴京(开封)的行台尚书省各设置回易务,“以绵绢物缎易银钞,亦许本务纳银钞”。这句记载,充分说明回易务是掌管钱物的官办机构。因为当时市面白银广泛流通,不仅是使用量大增,而且兑换业务也随之增长,不法商人铸造银铤时掺入铜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回易务成立目的就是为了回笼银铤。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汴京后,回易务被废止。《金史·食货志》记载贞佑四年三月,因交钞愈发贬值,朝廷又恢复设立回易务,以“银钞粟麦缣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之”,从而恢复了纸币与银的兑换。无独有偶,1986年5月,在内蒙古兴和县南郊大同窑陶卜窑村出土了三枚金代银铤,其中2号银铤,重2101克,正面右上侧錾刻“回易伍拾两”字样。此银铤应该是回易务将从民间兑换的银铤重新铸造而成,与鄂尔多斯市发现的“圣旨回易交钞”铜版互为佐证了回易务这个金朝财政刮管理机构。今所见出土钞版实物,均为以铜钱为单位,以银两为单位只此“圣旨回易交钞”铜版一块。而且,此版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块来源清晰,出土地点和时间明确的宋金时期铜钞版,虽然残缺一部分,但它的券名、面值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金代的银钞提供了重要依据,故极其珍罕,有“钞版中的大熊猫”之美誉。讲述这半块钞版背后的故事,可以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及其蕴含的历史背景,并从文物视角出发,探究中国纸币文化所呈现的强大永续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