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法堂‖ 纸币上的二龙戏珠

文摘   2024-02-10 12:35   北京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按照我国传统文化中干支历法纪年,下一甲辰龙年应该是60年后的2084年了。龙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五,是惟一带有神性的动物,既是古代的吉祥瑞兽,也是权力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龙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传播着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坚定执着的伟大精神。在众多文物中,我们都能见到有关龙的各种造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传统动物纹样。纵观千年的纸币发展史,在纸币设计和印制过程中,能工巧匠更是将神化了的各种龙纹图案有机地融入到方寸之间,以纸币主景图的方式将其威严庄重的艺术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钱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纸币,品种丰富,题材多样,主景图表现元素众多,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其中,各种龙纹在历代纸币设计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展现出了华丽多姿的神奇魅力。纸币上的龙纹图案很丰富,有“飞龙在天”、“二龙戏珠”等等,而出现最多的图案就是二龙戏珠(也叫双龙戏珠、二龙夺珠),因为其精湛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吉祥的美好寓意,以其为题材纹饰的纸币更是备受瞩目。

二龙戏珠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展现的是二龙戏耍(或抢夺)一颗龙珠(也称火珠、宝珠)的造型,基本图案是二龙呈对置式,龙头相对,中间有一龙珠,二龙张口作欲衔龙珠状,或举起前爪欲抓取龙珠。据考证,龙戏珠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意思是价值千金的龙珠,一定是在九重深渊中的骊龙下巴下面。从汉代开始,二龙戏珠纹饰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案,寓意富贵幸福,后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装饰图案之一,大量用于各种器物、壁画、刺绣、碑谒、家具、雕塑和建筑装饰等上面。此外,关于龙珠的性质也有多种说法,《述异记》中说“凡有龙珠,龙所吐者”,由此推断古人认为龙珠应是龙自身产生的。也有学者主张龙珠是指太阳,因为在大部分图案中,龙珠上面都有条条火焰。亦有观点认为龙珠系指佛教中的宝珠——摩尼珠,也称作如意珠。在民间,百姓们认为二龙戏珠纹饰中,宝珠代表财富,二龙的形象是为保护宝珠,寓意保佑家庭、事业和社会安康,同时寄托对未来财富的美好向往。

纸币上的二龙戏珠纹样皆为对置式,可分为横形展现、竖形展现,以及横形与竖形组合展现三种,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龙珠都在两条龙、尤其是口部的中间或偏上位置,显示出肃穆的气势。二龙戏珠纹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通的纸币上表现风格各异。龙爪,又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分。今所见无论是银票,还是钱票,亦或是铜元票,二龙戏珠纹饰往往搭配以海水江崖纹饰。海水江崖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纹样,由海水纹山崖纹两个部分构成,也称江崖海水。主要是借用大海的特性来寄托美好的寓意,象征绵延不断、福山寿海、一统山河、万世升平、江山永固等。此外,因为传说龙可以腾云驾雾,龙呼出的气体可以变成云,故二龙戏珠纹饰还大量辅以云纹。

 横形纹样

横形二龙戏珠纹样,是指二龙左右呈横形对置,并戏耍中间一颗龙珠的造型。此种纹样又可细分为两种,一是二龙在一条直线上,龙身完全成横式;一种是二龙龙头相对,大部分龙身在一条直线上,但龙尾呈下垂状。第一种横形纹饰在官方发行的钞票上最早见于清朝大清宝钞。大清宝钞又称钱票、钱钞,始印于咸丰三年(1853年),以制钱作比价,面值多种,初期曾印制二百五十文、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和两千文几种。后来通货膨胀严重,又增发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和百千文几种面值,自咸丰三年到九年均有发行。大清宝钞是靓蓝色印制,原料为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 ,票面上端有“大清宝钞”四字,下端装饰有横形二龙戏珠。龙珠四周散发火焰,二龙的龙头和一前爪面对龙珠,龙的形象描绘非常逼真,气宇轩昂,大有龙行天下、气势磅礴之体态,具显出皇家的气势和威严。作为清政府发行的一种纸币,大清宝钞是目前纸钞收藏中的一大热门品种。

横形纹饰还见于广东官银钱局银元票。光绪三十年(1904年),广东官银钱局成立,同时发行银元票,流通市面。第一版银元票由天津北洋官报总局印制,钞票采用横式,但因为印刷不精,易于伪造而没有发行。光绪三十一年委托日本印刷局印制第二版银票,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种。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又向日本订制第三版银元票,形制与第二版基本相同。广东官银钱局银元票的发行采用现兑政策,须银到交票,不得预借”,故银元票在市面流通顺畅,佛山、陈村、西南、大良、石龙等各地商民均乐意使用,甚至连澳门地区的商民也乐于接受。在银元票上,二龙龙头偏大,毛发梢飞扬,身体似蛇形做弯曲状,一爪前伸,龙须弯曲向上,龙身周边布满祥云,有龙腾云海之势。龙珠高高悬在二龙头顶中间,上部有火焰四射。

第二种横形纹饰以湖南官钱局丙午年伍两银两票为代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湖南巡抚俞廉三筹设湖南官钱局,次年元月开业。截至民国元年(1912年),该局共发行银两票约二百余万两,银元票三十七万元,铜元票八百八十万余串。票币印刷精致,信誉较好,长沙俗称“台票”(藩台衙门发行的票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年湖南官钱局印发丙午年伍两银票,票面上方印有传统的二龙戏珠纹样,下方为海水图案。二龙作上升状,龙头刻画深刻,呈侧面像,龙口大开,仿佛正对着前方咆哮。龙身雄壮,龙眼突起,毛发飘逸,龙爪前伸,孔武有力,似在抓龙珠,龙须弯曲,栩栩如生。龙尾缠绕祥云,下垂直至票面下端,与海浪衔接。海水纹饰线条流畅,极富画趣。中间的龙珠上端有数道火焰,下方为滔滔海浪,仿佛龙珠冉冉升起于大海,摇曳晃动,光芒耀眼。

此外,二龙戏珠横形纹饰中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种类,在龙珠下面镌刻一巨大聚宝盆图。如,宣统元年上海四明银行纸币券,就是这种表现方式。四明银行名称来源于宁波境内著名的四明山。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经度支部和农工商部批准,由宁波商帮全资筹集的四明银行在上海成立,主要目的是为在上海的宁波工商业者提供金融服务,方便彼此之间的业务往来。四明银行拥有发钞权,经营方式完全仿效钱庄的做法,经营存款、放款、贴现、汇兑等业务。四明银行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发行第一版银元票,面额为一元、二元、五元、十元四种,委托上海华商集成公司印制。二龙戏珠纹饰位于票面上部居中,二龙相对,龙头上昂,颈部弯曲有力,形态逼真,体态矫健,龙爪刚健有力。龙口中间是聚宝盆图,龙珠位于聚宝盆上部,高高在上。二龙戏珠和聚宝盆二者组合在一起的造型是财运和富贵财气的象征,寓意招财纳福,代表了人们对幸福、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在横形纹饰中,还有二组二龙戏珠纹饰同时出现在同一张票面上,如光绪三十二年江苏裕苏官银钱局发行的通用钞票壹圆就是如此。光绪二十九(1903年)五月,江南裕苏官银钱局在苏州开业,发行有制钱票。后更名为江苏裕苏官钱局,发行有银元票。光绪三十二年江苏裕苏官银钱局通用钞票壹圆券正面右侧印有时任江苏巡抚陈夔龙头像,四周共印有六条龙纹,整体布局疏密有致,龙的姿态威猛庄严,每个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细致,显示出一种震慑的气势。其中二组对置式二龙戏珠式样,另外票面左右各有一条,头朝下。两组二龙戏珠纹样分别在票面中间的上端和下端,表现方式一样,均为横式龙身,四条龙尾分别与票面四角面值相连。龙头上昂,龙口大开。龙珠位于二龙龙头之间,上端有道道火焰。

竖形纹样

竖形二龙戏珠纹样,是指二龙龙身左右垂直,龙头相对,中间为一颗龙珠造型。大概是为保证纹样与整幅票券协调一致,力求布局得当之故,今所见竖形二龙戏珠纹样的纸币以竖式型制居多。

江西官钱局发行的银两票上面的二龙戏珠纹样就是竖式印制,票面左右两侧各印一条龙,龙头相向在票面上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为市面制钱匮乏,流通周转不便,江西巡抚柯逢时下令设立江西官钱局,总部设于南昌,在九江、景德镇、义宁州(修水)、吉安、赣州、抚州、上高、河口等地成立分号。江西官钱局设立未久,又另设江西官银号,与江西官钱局同时并存。光绪二十九年,江西官银号归并于江西官钱局,改称江西官银钱总号。按照当地习惯,使用九五折数为制钱本位,印制九五制钱票,满足适应市场之需。九五制钱票初版仍沿用江西官钱局的名称和江西官钱局的图章,以后即以江西官银钱总号名称发行纸币,流通江西地区的各府、州、县,可随时兑现,商民称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西地区商业日渐兴盛,制钱票又推行顺利,信用颇佳,该号又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其中,银两票票面见有二龙戏珠,辅以云纹、海水江崖纹饰。二龙皆带三爪,趾爪粗壮有力,鬃毛随风飘逸,龙须卷曲,双目圆睁有神,细密的鳞片随着龙身的摆动呈现出节奏的变化和疏密的对比,给人以庄重之感。与龙纹图案相互映衬的云纹寓意吉祥如意,海水江崖纹象征福山寿海。双龙的整个躯体与朵朵祥云纹巧妙地相互穿插,共同营造出起伏的动势与缥缈的意境,整幅图案生趣盎然。

安徽裕皖官钱局发行的一千文铜元票上面的竖式二龙戏珠纹样也很有特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安徽巡抚诚勋会同两江总督周馥共同上奏要求成立安徽裕皖官钱局,十月正式成立。官钱局初议由省政府招商入股,官督商办,后实为官办,由牙厘局和筹议公所各拨银五万两作为资本金。其主要业务是发行地方纸币、经营存放款和银钱兑换。官钱局成立后,当即发行铜元票三十万串,票面印“凭票发给铜元足钱壹仟文”。第二年,又发行银元票,共计40万元,铜元票和银元票都是可以兑换的地方信用货币,广受商民普遍欢迎。一千文铜元票为竖式印刷,中间的龙珠被两朵祥云托起,上端条条火焰四射。二龙生动威猛,各伸出一只龙爪,呈抓举状,龙嘴大张。龙爪为五个,龙纹规格以五爪正龙为最,象征天子九五之尊,寓意皇权至高无上。龙爪有骨有肉、骨节清楚,龙鳞繁缛细腻华丽,构图严谨抑敛。

纸币上的竖形二龙戏珠纹样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品种,就是整幅图案位于票面中间上端位置。如,光绪二十四年中国通商银行京平足银拾两银票。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自办的、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由晚清重臣盛宣怀创办。光绪二十三(1897年)五月,清政府核准在上海设立商办中国通商银行,该行在北京、汉口、广州、汕头、镇江等处设立分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后,清政府授予其发行纸币的特权,光绪二十四年即开始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这是中国最早发行的新式银行券。银两票票面上均有北京和上海地名。票面设计参照汇丰银行在香港发行的钞票,横式,但不失大清官票和宝钞之遗风。光绪二十四年中国通商银行京平足银拾两银票,二龙戏珠纹饰在票面上端居中位置,两条龙龙身较小,面面相对而立,身体弯曲,似呈上升盘旋状。中间位置上端有一巨大龙珠,内镌刻“中国通商银行”六字,上端还有一个小龙珠造型。二龙龙身较小,但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整个身躯都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动感之神韵。

在所有二龙戏组竖形纹样中,惟光绪三十三年江南裕宁官银钱局银元钞票表现方式最为奇特,造型别出心裁,自由奔放。二龙在票面中间面值左右两侧,右侧龙头朝上,左侧龙头朝下,互为相反方向。关于龙头朝向,民间认为朝上寓意步步高升,可以带来好运和吉祥;朝下则寓意可以辟邪,起到保护作用。二龙首尾汇合处各有一颗龙珠,可谓是二龙戏双珠。

横形与竖形组合纹样

这种横形与竖形组合纹样出现在纸币上不多见,仅见光绪三十一年江南裕宁官银钱局银元票。光绪二十九(1903年)五月,江南裕宁官银钱局在江宁(今南京)开业,隶属于江宁布政司,由江宁布政司藩库拨银十五万两作为资本,后又将金陵官银号并入,其库款项二十万两作追加资本。主要业务是发行钱票和经营兑换业务,印制有铜元票和制钱票,还发行有银元票。在光绪三十一年江南裕宁官银钱局银元票上均印有六条龙,其中上端有横形二龙戏珠纹样,中间是竖形二龙戏珠纹样,票面左右两侧各有一条龙,龙头朝下,呈下降状。横形和竖形二龙戏珠造型大致相同,龙身均有祥云环绕,惟横形二龙龙尾为云纹托举,竖形二龙龙尾为海浪托举。因为票面四角面值位置也是云纹造型,故整幅画面呈现庄严伟岸之势。

通过以上不同纸币上面造型各异、变化多样的二龙戏珠纹样分析和品鉴,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传统吉祥纹样,二龙戏珠之所以受到中国人喜爱、崇尚,是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在其中的。纸币是宣传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上面二龙戏珠图案被广泛地运用和传承,并不断得到发展,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总体来讲,二龙戏珠在纸币上表现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大都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二龙对称,龙身弯长,龙珠滚圆,在构图上具一种美感。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作为商品买卖的交换媒介,在方寸之间,镌刻寓意吉祥辛福的二龙戏珠纹样,深刻表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底蕴,既能显示出钞票的尊严,又能显示出钞票作为货币的符号,是财富的象征。纸币上的二龙戏珠纹样,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略有差异,但表现出的主题却是鲜明一致的。同时,二龙戏珠是纸币装饰上富有意味又有品位的题材,对鉴赏和研究纸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文刊登在《金融时报》2024年2月9日)


钱法堂
我国货币文化历史悠久,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揭示历史上若干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进而掌握社会发展演进的轨迹。深入挖掘历史货币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代钱币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对货币文化的广泛深入研究,也是今后钱币学努力的主要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