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闲话 (56) —— 闲话脉学

文摘   2024-09-11 23:18   加拿大  


今天在我们的“古传中医传承群”里,Sophie问我:“先生给我们讲讲如何切脉吧。” 我一不小心回复了一大堆话。摘录这里跟大家分享。

望闻问切,这是传统中医的“四诊”,偏偏古传中医不搞这个。但是你既然问起,我也可以讲讲。


切脉,是脉学的内容。所谓脉学,据说是神医扁鹊流传下来的。哈哈,胡涂医都不需要动手切脉,神医扁鹊哪里需要动手切脉啊!


《战国策》、《史记》等古书中,关于扁鹊的传记和病案可以找到不少“史料”。其中有一个著名的“起死回生”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扁鹊带着弟子路过一个叫虢国的地方,听人说虢国太子死了,正忙着办丧事。一路上,人们都在谈论太子的病,扁鹊留心听着。他用千里诊病,一下子就知道太子没死,而是害了尸厥病假死。因此扁鹊急忙赶去王宫,要求给太子治病。悲伤中的国王,听扁鹊说太子还有救,大喜过望,把扁鹊带到灵堂。他看了看太子的气色——这个也是医家秘传的本事,以后再说。又摸了摸太子的脉搏。然后,解开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最后,他伸手一抓,来了根金针,在太子的头顶和身上取了几个穴位进行针灸,并且给他热敷。大约过了几个时辰,太子终于完全清醒过来。扁鹊救活太子后,人人都知道他是个能起死回生的神医。

在这个故事中,扁鹊把传统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进行了彻底的“表演”——先是“望”,看太子的“气色”!只是扁鹊的“望”诊并非今天传统中医的望诊。今天传统的望诊,是医生用肉眼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而扁鹊的望诊,按照古传中医的传承来说,扁鹊可能用的是传说中的人体潜能(理解为“超视觉神经”吧)直接往患者身上看。比如,最入门的望诊,根据医家秘传,叫做“望气”——看患者的“气色”——人体上的“气”的“颜色”! 哈哈,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体的能量场大小。这个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望诊”!比如,一个已经死去或即将死去的人,其身上的人体场一定是黑色的。扁鹊到灵前看太子的气色,当然用的是这种超级望诊法!


姥姥接着问胡涂医:“那这种古传中医望诊法要学多久呢?”——我告诉她,这种古传中医望诊法若是没有明师指点,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出来,若是有明师指点,一个晚上就可以被教会。像你这种跟了胡涂医十多年的老读者老朋友,哪怕已经是姥姥级的年纪了,我有信心十分钟之内教会你! 学会了古传中医的望诊,你就能明白其它的闻、问、切,其实完全不是传统的那一套望闻问切四诊法!


那么史书上为何还记载着神医扁鹊要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呢?哈哈,估计是因为太史公他们不懂古传中医的先进科技吧!此外,不排除明师如神医扁鹊,有意在国王面前不太显能,装模作样像个普通庸医那样来一套,免得被怀疑是啥神神叨叨的巫师!——这个可能性更大!当然,古传中医的超科技诊法,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种人体潜能——特异功能诊病法。使用人体潜能,比较耗费能量,而且神医们深深知道,人群中大多数人其实也不可能得到这种传承!那怎么办呢?只好“编”出一套任何人都能学的望闻问切来教他们!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四诊——望闻问切诊病法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传统“脉学”尽管千百年来一直都在中医临床上应用着,但是千百年来公开的“脉学”,与真正的秘传脉学,完全是两回事!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西晋王叔和先生的《脉经》,而事实上,在这部专著之前,早就有了《脉经》了,《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就有记载:“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原文节录: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这段话很好懂,用今天的话来说, 黄帝安坐,召唤雷公问道:你是学习医术,诵读医书的,或能广阅览群书,并能取象比类,贯通融会医学的道理。对我谈谈你的专长吧。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皆五液所从运行,这一切都是人体赖以生存,治疗中易于产生过失的,你务必明了,治病时就方可十全,若不能通晓,就不免要出差错,而为世人抱怨。

雷公回答说:我诵读过《脉经》上、下篇以外,但对辨别异同,取象比类,还不能十全,又怎能说完全明白呢。


“帝曰:子别试通五藏之过,六府之所不和,针石所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


黄帝说:你试试以你所通晓的理论,来解释五脏之所病,六腑之所不和,针石治疗之所败,毒药治疗之所宜,以及汤液滋味等方面的内容,并具体说明其症状,详细地作出回答,如果有不知道的地方,请提出来问我。

雷公说:肝虚、肾虚,脾虚都能使人身体沉重和烦冤,当施以毒药、刺灸、砭石、汤液等方法治疗后,有的治愈,有的不愈,想知道这应如何解释。


黄帝真是一位伟大的明师啊!

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若夫三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类也。

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熟,五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黄帝说:你已经是姥姥、娃娃阿姨,石书记级别的长者了,为什么提的问题这么幼稚呢?这是由于你的发问而招来的错误回答。我本来想问你比较深奥的道理,而你却从《脉经》上、下篇的内容来回答我,是什么缘故呢?脾脉本应微软,今病而现虚浮,与肺脉相似,肾脉本应微沉,与脾脉相似,这些都是医生时常所易于混乱的,然而如能从容不迫地去诊视,还是可以分辨清楚的。至于脾、肝、肾三脏,分属于土、木、水,三者均居膈下,部位相近,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你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你是家里铁盖茅台太多吗?还是榴莲没有跪够? 哈哈哈,这个“翻译”有点儿太古德社……


这本《脉经》撰于西晋时期(约公元三世纪),确实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开启了传统中医脉学的先河!哎,也正因此,真正的脉法却只在医家世代秘传而少为人知!

王叔和先生的《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据说”早在西晋的时候就已亡佚——其实一直在我手中!哈哈,宇宙在乎手,天下哪来那么多失传!


王叔和先生的《脉经》在宋朝的时候经医学家林亿等人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版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顺便说一下,王叔和,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 。出身寒门,幼年的时候缺衣少食。但是他从小勤奋好学,谦虚沉静。他刚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年轻时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后来他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名声也就越来越大。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三零一医院的院长。


学经方的,导师有没有要你们拜这位王叔和先贤呢?若没有王叔和先生,恐怕就没有今天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在王叔和之前几十年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先生深知这部《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它恢复其原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先生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德无量!

历代医家大德,都念念不忘王叔和先生的恩德!今天的经方专家,怎么连对经方博士都提都不提呢! 金代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 宋代林亿曾先生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清代徐大椿先生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当然,历代医家传人,也有不少人恨不得找王叔和老先生来揍一顿的……比如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 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 西昌老人喻嘉言先生就痛批王叔和先生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 哈哈,有点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若学了这套传统脉法,真正的脉法就很难学得出来了,就像一个人若过早学经方,就很难再练出《黄帝内经》上所说的“一剂知,二剂已”的功力了……


王叔和先生的《脉经》,对每种脉的体状、搏动征象及其变化,都作了具体描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使脉学系统化。 哈哈,正是这一点——使脉学系统化,使后代学者有个下手处,功德无量!但是这恰恰是古传中医世家所要避免的。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此为“三法”!而“四中”呢,则是指“九候”: 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 为什么“九”候又叫“四”中呢?

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1)心小肠、2)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3)肺大肠、脾胃、4)肾膀胱。 因此叫做“四中”。这些脏腑都在人体“中”心躯体部分,故曰:“中”!此外,真正的脉法,必须“守中”方能明辨。比如浮脉,我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是如何教的,我学的时候要能从一个浮脉里分辨出14种不同浮脉的“中”。 教科书上(《脉经》)说的是七瓣浮脉(1.浮紧、2.浮缓、3.浮滑、4.浮数、5.浮迟、6.浮虚、7.浮洪)),我们家非要我诊出十四个(8.浮沉。9.浮山。10.浮海。11.浮表。12浮里。13.浮漂。14.浮潜)。这些其实都非究竟法,非最上乘法嘛!等我好不容易全学会了,师父却说,这些本事得废掉了才能学真家伙……那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个道理就像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提到的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又要求他忘记了招式才可以迎敌。不爱看书的年老朋友们不妨找出这个桥段出来看看。


胡涂医

2020年9月11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