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认识我的人问我,中医对这次的新型病毒有没有办法?
中医在过去几千年里,在对付瘟疫上立下过丰功伟绩。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没有中医的“护佑”是无法想象的。中医在对付瘟疫方面有无数医案专著,比如医圣张仲景先生的《伤寒杂病论》便是代表作。
中医当然有办法。只是中医在今天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在中华民族超过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无数次地帮助我们控制解决了各种各样的瘟疫,延续了泱泱中华血脉。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一定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干预。前些天我写的《瘟疫防治》就被微信公众号以不符合“健康绿色”网络环境原因封杀了。哈哈,“防治瘟疫”的文章不健康不绿色,看来得在前面加一些“先进”词语才行,有懂行的读者,还请多多指教!
中医防治瘟疫的主要思路,就是增强人体正气,重建五脏六腑的平衡。换句话说,就是将人体反常的状态“调回”正常的状态。靠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抗病排毒。所以与其问中医有没有办法,不如问人体有没有办法。
那么人体有没有办法呢?当然有办法,用中医的办法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中医的主旨,就是通过中草药、针砭数理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助”人体启动其本身就有的机制,培养、扶植、壮大正气,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当然拥有自愈能力。所以说中医治的是人体本身。
西医有没有办法呢?当然也有办法,等疫苗R&D完成生产出来就可以了。西医治的是病毒,病毒“新”型,而“新”药物没有研发出来,西医就没有万全之策。
很多老外问我,你们中医没有细菌、病毒的理论,真的可以治疗传染病吗?当然可以。中医走的路与西医不一样。中医的主旨,在于调整、改变、重建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里的“正气”强大了,细菌、病毒失去它们的生存条件就不灭自灭了。
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曾在其论文《论中医诊治非典》中说:“中医辨证论治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温病的发生是因气候环境、致病物质活跃、正气不足以拒邪所致。故中医的治疗不单与病毒对抗……‘非典’属中医春温病伏湿之证,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中医治疗分早期、中期、极期、恢复期辨证选方用药。”
河北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教授曾在《回顾SARS,中医药收获了什么?》一文中说:“在全国内地5326例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确诊病例累积总数达3104例。每一个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都有详细的流调资料;中医药在何时应用,效果如何都有详细的记录,是一个可信而难忘的真实历史过程。”
无论是以前的非典(SARS),还是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发病都有一定的特异性,根据特异表现来总结出病的共性,针对这种共性而进行的治疗,叫做辨病施治。医者需要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患者有没有一个共性的中医证型表现,是集中在热毒型还是寒湿型?是肺热炽盛或是风热袭肺?是上焦实热还是湿热壅肺?抑或是其他?如果大部分患者都表现为某一种类型,可根据辨病施治的原则,制定一个通用可行的方案。
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在辨病的基础上,还需要“病”“证”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方药的运用要灵活,治疗方案既要有普遍意义,又要凸显个体化诊疗,才能真正发挥中医药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特色与优势。所谓“大道至简”,千古以来的中国人,对付瘟疫,都是着眼于这八个字:芳香化湿、芳香避秽。所以大家不必囤货太多板蓝根、金银花。医家秘传的避瘟香囊(参见《医易闲话 (42) —— 瘟疫防治》):佩兰44克,防风16克,荆芥16克,薄荷16克,苍术16克,高良姜16克,香茅16克(香茅一般菜市场都有吧,找不到就用干的柠檬或藿香代替,22克),冰片10克。打成药粉做成香囊带身上或放枕头边上。若来不及去做香囊,普通的清凉油(万金油)打开盖子放枕头边上效果也差不多。
医家秘传,还有一个“正气茶”,本来一直在李时珍先生的家族中秘传,征得李家长辈同意,一并公开了:
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大青叶10克,重楼5克,蒲公英5克,紫花地丁5克,野菊花5克(无则用杭白菊替),管仲5克,夏枯草5克,青蒿5克。每天拿这11味草药,加入2片甘草(也可不加甘草),熬来当北方人的大碗茶喝。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安康吉祥发大财!
胡涂医
2020年大年初三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