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新司法解释全文16条逐条解析——从立法精神到司法实践的全面透视(全文共7000字)

文摘   2024-11-23 08:35   重庆  


“拒执罪”新司法解释全文16条逐条解析——从立法精神到司法实践的全面透视(全文共7000字)



引言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13号,以下简称《解释》)细化了拒执罪的适用标准,为执行领域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本文逐条解析《解释》的全部内容,并结合司法实践探讨其意义。解析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正文


第一条

条文原文: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本解释所称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解析:此条明确了拒执罪的主体范围广泛,涵盖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以及担保人等,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单位,只要符合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条件,均可能触犯拒执罪。这一规定全面地将各类在执行程序中承担义务的主体纳入规制范畴,强调了法律对执行秩序的严格维护,避免任何负有执行责任的主体通过逃避或抗拒执行来破坏司法裁判的权威性与执行力,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能够通过执行程序得以实现。


第二条

条文原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解析:该条文清晰地界定了拒执罪所针对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具体内涵。首先要求是依法作出且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这确保了只有具备可执行性和确定性的司法文书才受拒执罪的保护。同时,将基于执行支付令、生效调解书、仲裁裁决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等而作出的裁定也纳入其中,这是因为这些法律文书在民事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执行的顺利与否关系到众多当事人的权益和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通过此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拒执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对象范围,减少了因对判决、裁定概念理解模糊而产生的法律适用争议,有力地保障了各类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在司法框架下的有效落实。


第三条

条文原文: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以放弃债权、放弃债权担保等方式恶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或者以虚假和解、虚假转让等方式处分财产权益,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实施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恶意减损责任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伪造、毁灭、隐匿有关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五)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六)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协助行使人身权益等作为义务,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恶劣的;

(七)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决定等不作为义务,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伤害或者严重影响被害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的;

(八)以恐吓、辱骂、聚众哄闹、威胁等方法或者以拉拽、推搡等消极抗拒行为,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情节恶劣的;

(九)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十)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解析:此条详细列举了多种可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情形,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情形(一)主要针对被执行人通过恶意处分财产权益的手段,如放弃债权、虚假转让等,蓄意逃避执行义务,使判决、裁定无法落实,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利益。情形(二)中以不合理高价受让或为他人担保等行为恶意减损自身责任财产,同样是逃避执行的恶劣手段。情形(三)则侧重于通过伪造证据、阻止作证等妨碍司法查明财产状况的行为,破坏执行程序的正常开展。情形(四)强调了在受到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不改正拒不执行行为,如拒绝报告财产或违反限制消费令等,体现了对这类顽固抗拒行为的加重惩处倾向。情形(五)针对拒不交付特定财物、票证或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等行为,在强制措施后仍不执行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的情况,保障了相关执行标的的顺利交付与腾退。情形(六)聚焦于拒不履行协助人身权益的作为义务且情节恶劣的情形,维护了涉及人身权益执行事项的严肃性。情形(七)关注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和职业禁止等特殊义务并造成被害人伤害或严重影响其生活的情况,凸显对特殊权益的保护。情形(八)和(九)分别针对以暴力、威胁或毁损执行工具等手段阻碍执行现场工作开展的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执行人员的执法权威和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情形(十)的兜底条款则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型拒不执行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法网严密,任何符合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本质特征的行为都能受到法律制裁。


第四条

条文原文: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一)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聚众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三)以围攻、扣押、殴打等暴力方法对执行人员进行人身攻击,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四)因拒不执行,致使申请执行人自杀、自残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五)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解析:本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相较于第三条的“情节严重”在危害程度上更为严重。情形(一)通过虚假诉讼、仲裁、公证等手段妨害执行,不仅破坏了个案的执行秩序,更严重损害了司法制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对整个司法体系的恶意利用与亵渎。情形(二)聚众冲击执行现场和情形(三)以暴力攻击执行人员,均属于公然挑战司法权威、破坏社会秩序的严重暴力抗法行为,严重威胁到执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会危害性极大。情形(四)因拒不执行导致申请执行人自杀、自残或其他严重后果,反映出拒不执行行为对申请执行人造成的身心伤害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进一步凸显了该行为的恶劣性。情形(五)兜底条款则为司法实践中应对其他未列举但危害程度与上述情形相当的行为提供了依据,确保在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拒执罪时能够全面涵盖各种情形,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第五条

条文原文:有能力执行是指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全部执行或者部分执行给付财产义务或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在认定负有执行义务的人的执行能力时,应当扣除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解析:该条文对“有能力执行”进行了精准定义,既包括全部或部分执行财产给付义务,也涵盖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这体现了执行要求的全面性,无论是财产交付还是行为履行,只要有能力而拒不执行都可能构成拒执罪。同时,明确在认定执行能力时扣除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遵循了人道主义原则,保障了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存权。在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与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之间寻求平衡,使法律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性化,避免因过度执行而导致被执行人及其家庭陷入绝境,确保执行工作在合法、合理、合情的框架内进行。


第六条

条文原文:行为人为逃避执行义务,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经查证属实,要求其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可以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前款所指诉讼开始后,一般是指被告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后。


解析:此条将拒执罪的规制时间提前到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在这一阶段,部分行为人可能预见到不利判决结果而提前隐藏、转移财产以逃避未来的执行。一旦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仍拒不执行且经查证此前有此类恶意行为,便以拒执罪论处。这一规定有效地填补了以往法律在时间维度上对拒执行为规制的漏洞,从源头上打击了被执行人的恶意逃避心理和行为,防止其通过提前布局来规避执行,有力地保障了司法裁判的可执行性,维护了司法秩序和申请执行人的预期利益,确保整个诉讼执行过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第七条

条文原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和本解释中规定的“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一般是指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及相关规定采取执行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情形,包括判决、裁定全部无法执行,也包括部分无法执行。


解析:该条文对“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作出了明确阐释,强调以法院采取执行措施后仍无法执行为判断标准,涵盖了全部无法执行和部分无法执行两种情况。这一规定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拒不执行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程度提供了关键的判断依据。只有当法院依法依规积极履行执行职能后仍无法实现判决、裁定内容时,才能认定为符合该要件,从而避免了因对这一关键概念理解不一致而导致的法律适用混乱,保障了拒执罪认定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使司法裁判在执行环节有更为清晰、明确的操作标准。


第八条

条文原文:案外人明知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与其通谋,协助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论处。


解析:本条将与被执行人通谋并协助其拒不执行的案外人纳入拒执罪的打击范围。在实践中,部分案外人可能出于各种不当利益考量,与被执行人勾结,共同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严重破坏执行秩序。将此类案外人以共犯论处,扩大了拒执罪的责任主体范围,有效遏制了被执行人借助他人力量逃避执行的现象,强化了对执行程序的全方位保护。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任何破坏执行秩序行为的零容忍态度,维护了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执行过程中出现“帮凶”协助逃避责任的漏洞,确保整个执行体系的公正与有效运行。


第九条

条文原文: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同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袭警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解析:此条规定了在存在犯罪竞合情形时的定罪处罚原则,即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来定罪处罚。当一个拒不执行行为同时触犯多个罪名时,为避免对同一行为的重复评价和确保罪责刑相适应,依据各罪的法定刑幅度、犯罪情节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处罚较重的罪名。这一原则体现了刑法在处理复杂犯罪情形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既尊重了不同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又能根据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给予恰当的刑事制裁,使司法实践在面对此类竞合犯罪时有明确的法律指引,避免了定罪量刑的混乱与争议,维护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第十条

条文原文: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该条文体现了对涉及民生保障类判决、裁定拒不执行行为的加重惩处态度。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抚恤金关乎特定群体的优抚权益,医疗费用涉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益,劳动报酬则是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来源。这些类型的判决、裁定直接触及当事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质量底线,对其拒不执行将严重影响到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基本公平正义。因此,法律规定依法从重处罚,彰显了对民生权益的特殊保护和重视,强化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保障基本人权方面的作用,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


第十一条

条文原文:实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提起公诉前,履行全部或者部分执行义务,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在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全部或者部分执行义务,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本条规定了拒执罪的出罪和从宽处罚情节。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拒不执行行为,依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不认定为犯罪,避免了刑法的过度干预。而对于在提起公诉前或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部分或全部执行义务且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分别规定了可以不起诉或从轻、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鼓励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法律关系,减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既给予了被执行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又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兼顾了执行效果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刑事司法与执行程序的良性互动。


第十二条

条文原文:对被告人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诉时,对其故意毁损、无偿处分、以明显不合理价格处分、虚假转让等方式违法处置的财产,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交由执行法院依法处置。


解析:此条明确了在对拒执罪进行追诉时,对于被告人违法处置的财产的处理方式。通过追缴或责令退赔,旨在恢复申请执行人因被告人的违法处置行为而受损的权益,防止被告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转移财产以逃避执行责任。将这些财产交由执行法院依法处置,确保了财产能够按照执行程序进行合理分配和处理,保障了执行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这一规定强化了对申请执行人权益的保护,使拒执罪的追诉不仅是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追究,还伴随着对受损财产权益的恢复和弥补,完善了拒执罪的法律后果体系,维护了司法执行的实际效果和公正性。


第十三条

条文原文:人民检察院应当结合侦查移送情况对涉案财产进行审查,在提起公诉时对涉案财产提出明确处理意见。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对涉案财产作出处理。


解析:该条文强调了公检法在处理拒执罪涉案财产过程中的职责分工与协作配合。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需依据侦查移送的情况对涉案财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这要求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不仅关注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还要重视涉案财产的处置问题,确保财产处理的合法性与公正性。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则要依法对涉案财产作出判决处理,使涉案财产的最终处置有了司法裁判的依据。这种公检法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保障了涉案财产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规范处理,实现了刑事制裁与财产处置的有机结合,有效防止了因部门衔接不畅而导致的涉案财产流失或处置不当问题,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和司法的权威性。


第十四条

条文原文: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解析:本条规定为申请执行人提供了刑事自诉的救济途径。当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并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且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在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控告后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时,可向法院提起自诉。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诉程序可能存在的不足,增强了申请执行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并且,允许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有利于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灵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关系的修复与和谐,同时也对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不立案决定起到了监督和制约作用,保障了法律监督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

条文原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解析:此条确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管辖法院为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这一规定便于案件的调查取证、执行工作与刑事审判工作的衔接与协调。执行法院对案件的执行情况较为熟悉,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事实等,由其所在地法院管辖能够提高司法效率,减少因地域差异导致的信息传递不畅、证据移送困难等问题,避免了管辖争议和推诿现象,确保对拒执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地开展,有力地打击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维护了司法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条文原文:本解释自 202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6 号)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解析:此条明确了本解释的生效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1 日,同时废止旧的相关司法解释,强调了法律适用的时效性与统一性。新解释的施行意味着司法实践需依据其全新规定来处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旧解释不再适用,避免了因不同时期解释并存而导致的法律适用混乱局面。对于之前发布且与本解释不一致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以本解释为准,确立了本解释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权威性和唯一性,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清晰、明确且唯一的法律依据,确保各级司法部门在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时能够准确适用法律条文,统一执法尺度,有效维护法律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与高效的实现。 



写在最后

《解释》的出台是我国拒执罪立法体系的重要完善,不仅从立法层面强化了对拒执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通过细化条款,《解释》为执行案件中的难点和痛点提供了解决思路,期待在实践中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END




法易通律师团队

法律问题咨询

专业律师解答

扫码进小程序咨询

















欠款追讨重庆律师
专业经济执行律师,分享经济合同、欠款追收、执行程序、公司股权、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
 最新文章